长乐的生存习惯,是不盲目直线移动生存区域,每到一片新的地带,就选择一个核心点,以这个点为圆心,四面探索。
目前他的核心点,就是那三根石柱形成的凹槽,曾经在里头因不知名原因死过一个人类的地方。
在遍布迷雾,且地面平整的崖谷底下,突出来的石头物体,算是唯一可借助的地标物了。
长乐的系统建模能力伴随着的是记忆力的改善,因为他可以在瞬间分析出一个对象物体的整个外观形态,就像是将目标依照点线来解构一样。
这些天然的石头,每一块的具体形态都是不一样的。
不单是建模分析能力,他的视觉放大能力,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到石头的表面细节,有无凹槽,有无裂痕,有无花纹,又是什么样的纹路等等。
这可以保证没有任何两块石头是完全一致的。
当然这非常费眼神,长乐不可能每看见一块石头就仔细分析和记忆一番,他只要认清自己认为有助于路径识别的石头就行了。
换句话说,这些石头类似于公交车的站牌,你到了哪里,可以从站牌看出,你要到哪里,也可以先识别石头。
但是——
没有,没有,什么都没有。
长乐围绕着三根石柱为点,以圆形面的规则探索了好一会儿地图区域,都没有遭遇到其他任何一种生物。
这里的生物,指的除了动物类,还有植物。
长乐略略绝望。
动物类物种存在的基础,是植物的繁盛,这崖谷底下看不到植物的话,相应的动物也不会太多(常理),那么他的捕食对象也会变少,而且会缺乏食物的可筛选度。
如果每一头动物,实力都像那头变色龙一样甚至更高,那么他将不得不时刻跟战力相当甚至高出自己的对手作战,这绝对不合理。
即便是地面上那头金毛狮王,也不会无端去找鳄鱼大象的麻烦,不然它再强大也活不长久,这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长乐没信心保证每次的高难度作战都能取胜,每次强大敌人都取胜,那是故事。
除了提供动物给养的环境,植物本身就可食用。
长乐的消化能力可消化植物纤维,虽说是不完全消化,且欠缺高蛋白成分消化后只能得到糖分,但有了植物好歹能保障他不会饿死啊。
嗯,会不会是这样的道理:
这崖谷底下不是没有植被,毕竟植物生长并非需要阳光完全直射才行,有些植物室内也可以生长的,只是效果不佳,这崖谷底下属于光线普惠,不至于一点儿植被都不给生存机会。
他只要找寻到水源、或者潮湿的地方就行了。
按理来说,这大裂谷底下,多少是会有水源的,毕竟地表上面一下雨,附近的水都会灌注进来,崖谷底下没有烈日,蒸发很缓慢。
大裂谷虽然宽度惊人,也不是没有边界的,他只要耐心找,肯定能找寻到那些水源。
靠着现在这种以一个点位核心,慢慢向着四周蔓延的办法,早晚会临近到裂谷两侧,将水源可能会流经的地方找寻到。
果不其然,他的耳朵果然捕捉到了隐隐的流水声。
不容易啊。
长乐的听觉测试过了,他现在的听觉距离大大降低,更细致的动静,往外能听个十几米就差不多了,他都怀疑之前那头变色龙无声无息接近,是不是由于这崖谷里的声音动静被削弱的原因。
这导致崖谷的宽度的实际效果多了数十上百倍,每一段距离的行进,都得小心翼翼,慢慢查探,加上他自己的确行进速度低了很多,有点儿长途漫步的架势。
长乐喜悦下,赶紧顺着流水声过去,却在即将接近的刹那间,猛然刹停步伐。
不对,前面有东西——
长乐的听觉、嗅觉并没有感应到任何东西,他的视觉本源也没有看到任何东西,但他新获得的热感能力,却提醒他前方好几米外的迷雾里有什么。
那是一团很淡很淡的热感影子。
依照热感的热源形态、面积,他判断出,那是个块头比自己大上不少的生物。
长乐只思忖了一瞬间,就打算避开。
但是没退回几步,那团模糊的热源忽然动了,如果不是自己的动态视力基本没有受到4倍重力的影响,长乐恐怕根本就追逐不上那东西的移动。
那团热源以极高的效率向着自己移动过来,几乎是一个猪突的工夫,就正式进入了长乐的常规视界。
然后长乐被吓了一跳。
四五米外,他常规视觉的极限距离处,他看到了一头很是惊人的动物。
那动物皮肤偏向于灰白色,同时和石质地面、白雾产生混淆。
其块头很庞大,腿有四条,不,六条。
多出来的两条腿,就相当于两条前足,被向上耸立的上半身高高举起着。
这动物还有两个硕大的明显是复眼的眼睛,有着类似于蚂蚁类的一对儿大颚牙。
它最醒目的科识别特征,还是被其上半身举起来的那一双前腿,像是被折叠后的锯子一样。
这、这莫非是一头螳螂?
长乐内心的翻滚滔天一样。
怎么可能呢。
他发现了这个世界的一些现象,大多数的动物,普遍会比前世正常世界里对应的物种体态要庞大。
但再大也有个倍数的上限(那头火鸟是个例外先不提),就算是之前的变色龙,体长连带尾巴可以达到三米,也不至于不可想象,毕竟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