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望怎么也无法想象六十文的成本要怎么印出五万字来,还得扣去渠道费用供稿费用等等。
白鹏飞笑道:“不瞒张主社,其实白氏书坊是我的产业。”
“什么?白氏书坊?”张春望惊讶。
一个多月前白氏书坊神秘出现,以一本《牡丹亭》在短短时间成为了临安城里最红火的印书坊之一。
这家书坊能以便宜到不可置信的成本印出质量良好的书籍,有人猜测白氏书坊是得了什么外洋的技术,所以成本极低,而像张春望这种业内人却知道,外洋的印书技术还不如大申,白氏书坊低成本的原因多半不是外洋技术,他们想到的是匠户的徭役。
印书匠作为匠户,也是有徭役要求的,每年要为朝廷免费工作一段时间。一般是叫他们去刻印一些朝廷文告之类的东西。但在大申,徭役一向是官员上下其手的好机会,张春望猜想白氏书坊印书成本低廉的原因就是哪个手眼通天的人物把江浙一省的印刷匠集合在了一起,以徭役为借口让他们免费为自己印书。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合理猜测,而这种事又绝不是白鹏飞一个乐户可以做到的所以即使白鹏坊”,还是没有人怀疑白鹏飞就是白氏书坊的主人。
“白氏书坊是你的?”张春望再次问道。
白鹏飞点头,他也知道坊间对于自己书坊的传闻,笑着坦白道:“我的书坊没那么神,只不过是掌握了些祖传的印书法子,所以成本极廉而已。我也没有什么背景,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戏子而已。”
张春望愣了半天,他原本满心怀疑,但看着白鹏飞的笑脸良久,才终于相信了他的话,露出一脸苦笑道:“你这话跟我说行了,告诉外人恐怕没几个人会相信。”
白鹏飞也是无奈,他开始并不在乎自己的印刷术,但很快也意识到自己的印刷术是个香饽饽,但白氏书坊的名头已经打出去了,再改名反而此地无银三百两。
所以他的做法只能是一直不敢大范围宣传书坊是自己的,多少也是想利用大家的传说将白氏书坊与某个大人物相勾连,将书坊掌握着新印刷术的消息封锁住。
如果在其他朝代,白鹏飞还能想着把印刷术献给朝廷,换一份安稳的保护,但在此时他就算了。
按历史来算萧申朝相当于于元末,过几年说不定都没了,他现在献印刷术上去说不定到时候就被各路起义军当成萧申余孽清理了。而且凭到达这个时空后的所见所闻,白鹏飞很不放心萧申的治理水平,他完全相信如果自己献上印刷术,大概率会碰到一个昏官,一番巴结可能反而会把自己坑死。这是一个皇帝亲自下场放高利贷的政权,白鹏飞对他们的期望实在不能太高。
白鹏飞对张春望真诚道:“还请张主社帮我保住这个秘密。”
张春望一愣,郑重点头。
白鹏飞说出这个秘密也是无奈,否则张春望根本不会和他合作,他自己又没有发行渠道,只能借助春鸣社的渠道发行。
两方合作以后张春望也成了印刷术的受益者,白鹏飞自然不用再担心他把印刷术的秘密透出去。
确定白鹏飞有能力印刷五万字只须六十文的出版物后,张春望直接失去了反对报纸的理由。
白鹏飞说他的报纸要一周做一份,张春望仔细想一想也就明白,每周都能找来一册五万字的好剧本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白鹏飞想发行报纸,还真就只能登他说的那些内容。
当下两人商量决定,等明天找来绍元稹,大家再一起定个章程出来。
第二天一早,白鹏飞带着一张连夜赶制的报纸又来到春鸣社。
绍元稹和张春望看着那四张由写着密密麻麻内容的大开劣质纸张组成的报纸时,都有些惊奇。
两人各拿了一页,看起来。
报纸的字模是白鹏飞特别赶制的,和因为印刷技术不过关,印不了后世报纸上的字那么小,所以已经将字号放大了一倍,但对于习惯看超大字号的传统线装书的张春望和绍元稹来说,这两份报纸上的字仍然小得出奇,初看时十分不适应,用了一段时间才慢慢习惯。
白鹏飞连记者都没有,自然没有新闻可以写,所以整张报纸直接搬运了后世文娱报纸的内容,放了三部连载小说上是他将前世的作品用申朝口语翻译魔改后的,但主旨大差不差。另外还有一些字谜,文化科普,益智小游戏之类的内容,基本是白鹏飞随手抄来的,十分粗糙,但张春望和绍元稹两人却看得很新奇。特别是连载小说,两人看了一会儿,问明这小说是边写边发的,都觉得看起来别有一番意趣。
而那些益智游戏和字谜也让两人颇为喜欢。
在知道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可以慢慢欣赏时,人就会不自觉进入一种轻松模式,两人看着报纸心情也放松下来。
白鹏飞只见一身古人打扮的张春望半靠在圈椅上,翻过报纸的一面,滋溜一口茶水,继续慵懒的阅读。
他突然觉得这场景无比熟悉,一份报纸一杯茶的摸鱼生活提前几百年出现了。
张春望和绍元稹翻完了报纸,都明白了白鹏飞的意思,这报纸确实有一种吸引力。
绍元稹道:“若是六十文一份,我定然每天买他一份。”
张春望则是在发现自己看了半个时辰报纸后十分惊讶,表示这东西太消磨时间了。但说起办报,两人已经体验过报纸的有趣,知道这东西销量极大,自然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