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一案随着吴尺被吴王无罪释放,而暂时告一段落。
朱元璋真的给了陈功一个大脸面,若按军纪或元廷的旧制,伙同他人“劫狱”,并逃逸的罪行,会被直接绞死。
更何况,吴尺配合侯严解救的是元廷当朝的公主,罪责更加深重,而不容半点姑息。
可是,这个无耻之徒是陈功的家仆啊,朱元璋这次网开了一面。
但这样做,绝不是吴王念及了和陈功的旧情,而是另有所图。
那日将陈功留在王府宴饮,朱元璋十分动情地追忆了过去,又与陈功推心置腹地谈论着如今的大好形势,让陈功好不感动!
最后,老朱十分诚恳地提出,让陈功拿出所有的土地,深耕细种,为他的大军提供充足的军粮!
这才是朱元璋留住陈功,与他推心置腹、举杯换盏的真正目的。
五千亩上好的水田,若全都种上水稻,一年会是多少收成?
按一亩稻田一年产一季水稻计算,平均亩产2-3石,合大概三四百斤,5000亩差不多一年就可以产出近两万石粮食。
仅陈功拥有的田地所产,就可以一次满足10万将士一年的口粮。
这绝对是不容小视的,朱元璋早把账算得一清二楚了。
那天“请”来了近百位应天的地主富绅,他们手里掌握着应天几乎所有的土地,朱元璋为此几天都茶饭不思……
陈功当即表态,一定要全力支持吴王的义举,自己带头供应军粮,而且还要动员其他富绅积极进行效仿。
朱元璋当时非常高兴,硬是留着老弟在王府过了一夜……
现在吴尺被放了回来,他成了真正的自由人,自由的连百姓的户口都没有,吴尺等于注销了军人的身份,同时也没有地方户籍。
这样也好,可以毫无顾忌地从头开始。
“少爷,不,老爷,吴尺就是您的家奴,从此甘愿为老爷当牛做马!”
吴尺来到陈功的家中,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无尽感激道:
“小人自从被少爷带出野蛮之地,每日都迎接着新的生活,可谓脱胎换骨了,侯严色迷心窍,最后走入了歧途,小人也是念及与他的旧情,才会……”
吴尺还在为侯严的亡故,以及自己卷入的案情而耿耿于怀。
面对泪流满面、信誓旦旦的家仆,陈功心里一时竟也难以释怀了。
“吴兄请起,你我是多年的家人,不必再如此伤怀,今后便在家中过活,老爷我绝不会另眼相看的。”
陈功走上前去,将痛哭流涕的吴尺慢慢扶起。
过去的可以翻篇了,现在陈功正是用人之际,吴尺能够派上大用场。
做买卖搞生意,陈功越来越有了心得,可如何耕种土地,却依然是个门外汉,虽然他曾经在陈家庄搞过农业生产,那也是小打小闹。
五千亩水田全部要种上水稻,这可是充满挑战的大生产运动,陈功的头皮有些发麻。
靠自己一个人显然不可能完成。
过不了几日,朱元璋就要带领大军出城去了,陈功既要组织农民开垦荒地,又要适时播种,还要按时交上军粮,这是要人命的节奏啊!
朱元璋显然没顾上给他具体进行部署,吴王还要去打仗啊,怎么可能事无巨细呢?
陈功很理解吴王的现状,他不能让老大哥分心,专心打胜仗才对嘛,种地搞生产这点小事,何足道哉!
种地确实没有打仗难,但一下子要组织上千人的农民,来投入生产劳动,也不是拔根汗毛,吹口气就能变出来的。
有了,去找他!
陈功左思右想,最后想到了布政使司的当家胡德礼!
此人正是负责地方民政事务的最高长官啊,虽说朱元璋已经设立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但一遇战事,大部分机构形同虚设。
应天城里只留下元廷的旧部,纯粹的文官在驻守,他们和自己一样,如何能冲锋陷阵呢?
呵呵,如此正好,这就去找胡大人!
陈功带上吴尺匆匆离开家中,便直奔布政使司衙门。
吴尺不明就里,但见老爷十分着急的样子,心想一定有重要的事情要办,也不多问,紧跟着而去。
胡德礼正在衙门里百无聊赖,虽说已经投靠了吴王政权,可自己毕竟是元朝的旧人,心中对吴王政权还在打着鼓。
闻言朱元璋是个不计前嫌,心胸豁达之人,希望自己的仕途不会再起波澜。
给自己刚泡好了一壶好茶,茶叶还是李公子上次孝敬的,胡德礼同样惦记起这个豪爽的富家公子。
听说李公子等人已经被吴王赦免了,这让深谙官场风云的胡大人,大大松了口气,这小子真有造化啊~
“大人,胡大人!”
门外有人在叫嚷,胡德礼分明已经听出,来人正是李功!
“胡大人好生惬意啊!”
陈功已经闯了进来,他倒一点不见外,完全没把胡德礼当成衙门里的当家人。
“什么风把李公子吹来了,呵呵,快快请坐!”
胡德礼赶紧热情招待,命侍女端茶倒水。
吴尺惊愕不已,一直惶恐地站在陈功一旁,老爷真牛气,还能这样与朝廷命官交际。
陈功跑的着急,口中刚好饥渴,端起茶盏,大口喝了起来。
“啊,好茶!”
放下茶盏,抹了一下嘴,陈功这才淡定了下来。
“大人,小弟此番前来,确有一件大事相商。”
胡德礼睁大了眼睛,看情形对方真有什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