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现江东军水军北上那一刻起,汉军就一直在与江东军抢时间。
营门撞开后,廖化没能在人群中看到陈邵,所以,他放弃了与汉军营地指挥官对话的尝试。
营内的将士们等了太久,不少人试图出营,加入战局。
廖化却制止了士兵们的行动,他要求将士们在营门附近留守待命,清理出空间,迎接粮车入营。
廖化带兵南下的目的,就是输送粮食。
现在,粮车进入营地的最大障碍,已经解除。
一系列命令迅速下达到军中,廖化指挥营门附近的将士,清理堵塞门口的各种残骸,包括破碎的营门,和撞坏的木牛部件。
同时,廖化派出卫兵,督促无关人员让出入营通道,催促运粮部队,立即将木牛和鹿车运入大营。
把杂物踢开之后,将士迅速把粮车推进营门。
木牛和鹿车进门之后,推车的将士们立即撤离,让开通道。
营内的汉兵则马上接手,把粮车拉进营地。
分工明确带来了高效率,将士们很快完成运输任务。
这期间,江东军尝试反击汉军N圈。
敌军的尝试失败了,遭到了汉军的凌厉反击。
把粮车全部运进营地后,廖化没有在现场逗留,集结部队,准备撤离。
从汉军到达营门,直到运粮结束,廖化都没有见过陈邵和他的士兵。
根据营内汉兵提供的情报,陈邵此时正留守南门督战。
对于这位江东军降将的行动,廖化很不满,如果此时接近北门的是敌人,汉军这座临时营地可能已经失守了。
后方战事更重要,现在也不是训斥大将的最好时机。
命令营门附近的汉军加强戒备,守住营门之后,廖化便指挥部队撤离。
离开之前,廖化留下了陈东。
一方面,让这名陈邵的亲信接管北门的防务,避免江东军偷袭得手;另一方面,他希望陈东提自己把口信转达给陈邵。
廖化要求,陈邵务必守住阵地,把兴山方向的敌军牵制住,不能放任江东军一兵一卒北上。
汉军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以关平部为先锋,开始北撤。
迅速击破江东军的包围圈,把粮食送进营地,汉军也付出了代价,损失了不少兵力。
但是,没有了粮车随军,将士们的负担减轻了。
回军的时候,行军速度明显提高。
先锋再次接近江东军东岸大营。
出营列阵的那支敌军,已经在南门重新集结,做好了战斗准备。
敌军兵力有所增加,从人数上看,至少有五百将士。
背靠大营,江东军做好了战斗准备。
汉军如果发动强攻,必然遭受损失,为了迅速撤回防线,保住东岸和熊山粮草大营的粮食,汉军需要快速行动。
派出传令兵,廖化通知关平带兵迂回,试图绕过江东军的阻击,快速北上。
得到命令之后,汉军先锋立即执行。
江东军采取了与之前汉军南下时期截然不同的阻击方式。
列队的江东军开始转向,朝着汉军的迂回路线行动。
汉军人多,江东军人少,江东军又没能提前占据地利,敌人必然拦不住汉军。
但是,按照敌军的行动速度推算,关平的先锋或许可以顺利撤离,汉军主力却必然会跟敌人发生战斗。
汉军侧翼一旦遭遇偷袭,很可能在北撤过程中,出现较大损失。
既然迟早会有一战,那么,廖化觉得,趁着汉军拥有兵力优势,率先发起战斗,效果会更好。
廖化当即立断,命令部队向江东军冲锋。
同时,派出传令兵,要求先锋回军,配合主力夹击敌人。
只要击破了这支江东军,那时候汉军再北上,没有后顾之忧的将士会加速返回防线。
廖化麾下的将士,以陈东统帅的那些汉军南下先锋为主。
在之前的战斗中,这些将士体力消耗极大,战斗力也受到影响。
汉军和江东军尽管迅速冲杀在了一起,将士们却没能迅速击破阵型混乱的江东军。
江东军反而把汉军打的有些败退。
直到关平统帅的先锋返回战场,攻打江东军侧翼,局势才发生扭转。
汉军不仅从两个方向突击,将士们还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
廖化抓住了一个敌方破绽,亲自带兵突击,把江东军军阵一分为二。
江东军的东岸大营中,同样有大量士兵出营,试图增援,然而,敌人慢了一步。
江东军迅速陷入崩溃,崩溃的速度太快,以至于,敌人的援军还没有参战。
如果汉军集中兵力,进攻东岸大营,确实可以夺取敌人的大营。
但是,想要彻底瓦解敌人的反抗,并且,控制住营地,需要时间。
汉军没有时间,廖化立即进行北上。
廖化却也不甘心放任江东军败军迅速重整,甚至于,重新投入战斗,江东军此时刚刚败退,为了扩大战果,汉军必须追击。
汉军开始分兵,廖化命令关平统帅麾下将士追击。
把江东军败兵驱散之后,关平才会北撤,和廖化会合。
廖化先行一步,带兵北上,撤回防线。
分兵之后,汉军再次加快行军速度,绕过江东军东岸大营的营墙,开始北上。
廖化的顾虑,并非杞人忧天,绕过东岸大营之后没多久,廖化便看到了那些从视线中消失的江东军战船。
江东军的船队停靠在靠近汉军防线的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