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设备关键技术项目组虽然被外星人的生产方式给整沉默了,还好他们一开始也没指望能完全“借鉴”外星人的生产链,来生产那些让各团队和厂家都头疼的定制设备。
不过也的确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3d打印就算了,虽然用来生产一些生活用品还可以,但涉及到加工设备、航天部件,现有的3d打印技术完全不够看。
土球的3d打印,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成果,是参与到大零件的模具生产……的第一步,沙型,都没到模具本身。
3d打印存在的问题太多,打印金属,塑形过程中就自然冷却了,淬火什么的都做不了,因此性能稀碎。打印塑料好一些,不过一些对微观结构有要求的塑料,也只能做出次品。更不用说复合材料、碳纤维等。
粉末灌注比较陌生,想来应该和粉末冶金差不多。而土球上的粉末冶金,是一种烧结技术,类似于烧陶瓷的概念,航天系统实用的很多零件在怪兽危机前用这种技术生产,现在随着发射频率越来越高,采购零件数量上去了,早都改成更成熟的模具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生产力短期内不可能无限拔高,项目组讨论下来,只有在标准化和数据库方面下功夫。
标准化不是什么新词,但土球所谓标准化,也就比概念强那么一点。
而在外星人那,生产飞机零件的专化设备,也能生产坦克中相似零件,其本质没有差别,都是生产相似结构的零件。
转到土球上举个例子,曲轴生产,这是考验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船用曲轴那种大家伙且不论,只讨论车用。
工业比较初级的,采用车床、人力一点点来;稍微好点的用五轴机床来加工。
但要同时获得加工速度、精度、良品率的全面优势,必须上专用机床。它生产出来就只为加工曲轴而存在,那它是不是可以生产更大的曲轴呢?毫无疑问,甚至都不需要重新设计,只在其中预留机械运动的空间余量,多准备点刀头,就能实现更大或更小曲轴的生产。
当全部的零部件,都以专用机床来生产时,可想而知设备的通用性会拔高到什么程度,生产十吨和五十吨的飞机可以用同一条生产链。
数据库也举个例子,某设备需要一个扭四个弯的蛇形零件,a工厂没做过,只能从头开始,先上高级师傅手工去做,再想办法程序化、精密化,哪怕24小时加班,在保证最终精度的前提下很难压到二十天以内。
可c国工业量如此大,保不齐那里就存在一个厂子b,曾经因为某种奇葩需求,生产过这种结构的东西,交给这家直接就上自动机床了,效率成本都会大幅度改善。
搜集和整理各厂家数据不太现实,部分厂家肯定会以商业机密之类的理由搪塞。
但标准化和数据库综合起来,可以引申出一条新路子。
咱们规划出五千个标准零部件,以后航天口的新型加工设备,不能随意超出五千个标准件的框架,如果必须要新增,也要拿出足够的理由能说服同行专家。
把这些标准零件摊派给各个厂家,让它们去研究加工工艺,建立数据库,达到能够快速生产各尺寸标准零部件的要求。
等各种航天加工设备的量逐渐上去,成本很自然的就降下来了啊,虽然永远也比不了那些量产机械,至少比现有的航天采购系统要省下很大一笔钱。
航天口对成本不怎么敏感,可他们更关心的效率也得到了解决。
但话说得容易,几千个标准零件的数量能够满足多少类型的设备?要不要再加几万?形状怎么定?如何照顾到各种月表开发的需求?都需要团队一个个调研,认真的论证,时间、工作量都十分庞大。
哪怕组个千人团队,一两年都够呛,但如果有计划的去做,几个月后,或许能先组几套设备先用着。
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有,但是只有一点点用,与标准件方案差太远。
重点现阶段的很多设备都有一定的试水性质,谈不上订购多少多少套,绝大多数设备哪怕包括地面备份在内,也不会超过三套。现有框架内,如果不集中超大规模的团队,效率高不起来,可哪有那么多重点项目能胡乱用人呢。
标准件方案的优势在于,它通过限制零件,将真空工业设备的设计也一并标准化,把原本针对任务设计的特殊结构,变成有一定产量的常用件,同时在设计、生产段节约大量时间,并以此降低成本。
初步的讨论报告被提交上去。
纠结了一番,还是决定,做!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统一零部件标准,说不定是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做的最优选择。
这件事受益的也不仅仅是航天口,到时候标准出来效果还行的话,完全可以另推一套大气内使用的设备零件新标准嘛,甚至不需要另推,直接在航天标准上延申即可。
例如机床的刀具机械臂,根据需求被设定成几个标准型(大小可调整),当产量足够高,成本降下去了,自然就可以稍作简化,取消掉为零重力、低重力、真空环境服务的设计,引入民用领域。
时间走到一月下旬,被地表称作“怪兽克星”的死亡权杖二号机就位。
二号机的变化,严格来讲很难算升级。
比如一号机的瞄准具,采用rcs驱动来实现瞄准。
二号机的瞄准具也配有rcs单组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