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世民把北方取得捷报的消息,在朝堂上公之于众后,朝野皆都哗然。
本来并不被看好的李治,突然取得了如此大的军功,令太多人眼气的同时,也意识到现在朝廷的风向。
李治的功劳太大,很可能接下来就要接替李承乾为太子了。
身在北方的李承乾,还在云州安心等尉迟恭给他安排立功的机会。
在行军速度上把李治给比下去,让他志得意满,觉得未来只要随便取得一点军功,哪怕是什么都不取得,也能压李治一头。
就在这时候,一个很不好的消息,由他带来的幕僚李百药禀告到他耳中。
“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从幽州传来消息,大捷呀!”
李承乾闻言不由皱眉道:“大捷叫什么大事不好?还以为是遇到大败了呢。没看孤正在投壶吗?”
到了云州,李承乾也没更多的事情,他一边玩一边等开战。
等他稍微反应了一下,才把手上准备投壶用的箭矢放下,打量着一边的李百药道:“你再说一遍,什么大事不好?”
李百药急道:“太子您可赶紧留意吧,臣也是从边将那边得知,说是幽州取得大捷,而且是晋王指挥兵马所取得,杀伤和俘虏至少有五万狄夷……”
“不可能!”李承乾言之凿凿道:“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老九他现在估计都还没到幽州,就算幽州有大捷,跟他有何关系?”
李百药这次哭丧着脸道:“就是因为他没到。”
“说清楚!”李承乾也急了。
李百药这才把他所得知的消息大致告知了李承乾。
“据说是那位晋王,一路上行军缓慢,都是在佯装,其实他所部兵马的战斗力非常之可怕,还带了很多新式的武器。”
“正是因为他的示弱,令狄夷以为他这边有机可趁,结果派出五万以上的兵马奇袭幽州左卫后方,却是遭遇到了晋王所部的埋伏……近乎全军覆没。”
李承乾听到这些话,人已经瘫坐在石凳上。
李百药继续道:“更可怕的是,听说晋王所部在此战中的折损近乎没有,幽州一线的损兵折将也都是来自于边军,而功劳近乎全都是晋王的。”
本来李承乾还气定神闲,现在他已经完全慌了手脚。
“不可能,不可能!”
前后反差太大,令李承乾怎么都不愿意接受。
突然门口走进来一队将士,而当首的正是尉迟恭。
“尉迟将军,到底是什么情况?听说幽州那边有变化?”李承乾只好过去问询尉迟恭。
不是说好了要协助我来取得战功?
怎么云州这边一点动静没有,而我弟弟就取得那么大的功劳?
尉迟恭面色很是拘谨道:“刚得知的圣谕,陛下下旨,边防所有事务一切都听从卫国公的调遣。”
“卫国公?”
李承乾反应了一下,这才意识到,卫国公李靖现在跟李治走在一起。
若说边防所有的事务都听李靖的,是不是说李治就可以主导一些?
那李治让他去送死,他是不是也去?
“正是,也是从幽州得来的捷报,我大唐兵马在幽州左卫取得大捷,令狄夷损兵折将,眼下各路人马正准备再一次出兵草原,这次的目标直指草原腹地!”
尉迟恭现在也不能主导云州防务了。
之前北方各条战线近乎是各自为战。
现在李世民看到幽州取得大捷,就名义上让李靖来主导这场战事。
但李靖还在李治那边,李治在此战中就有了更大的话语权,甚至说一切都由李治来主导也不过分。
李承乾气愤道:“怎能如此?云州距离幽州数百里,难道让我们也都听幽州的?”
尉迟恭解释了一下:“如果是战略僵局的话,云州的确不用听幽州的调遣,但现在是要战略出击,要协调各方人马在草原上的出击路线,非要分清主次才可。”
“以往出兵草原时,也是同样的策略,并非是此次才有。”
李承乾并不懂边军的情况。
所以尉迟恭跟他说的,都是他第一次听闻。
“殿下,现在幽州取得大捷,对于云州将士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鞭策和激励,若是殿下也想建功立业的话,更应该协同大军进兵草原才是。”
尉迟恭劝说李承乾带兵进草原。
别的不说,李承乾麾下可有李世民调拨给他的两万京营骑兵。
这些骑兵进入草原后,或许也能完成封狼居胥的壮举呢?
但李承乾并不想真的带兵进草原。
哪怕现在李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功劳,可李承乾知道,带兵进草原,就有危险。
何况现在还是由幽州方面主导这次的出兵计划,万一被算计,死在草原上怎么办?
李百药走过来道:“太子殿下尊贵之躯,怎能随便冒险?此番作战,太子应该作为后军,掩护各路人马才是。”
尉迟恭听到此话,不由皱眉。
他很想说,当今陛下让你们来,不是为了让他们当监军在后面凉快的。
现在我是尊重你,才来跟你商议,其实只要一道令下,你不出兵也要出兵。
可始终眼前是太子,尉迟恭知道分寸,没有去跟李承乾争。
“尉迟将军,并非孤不想带兵进草原,实在是之前没有带兵进草原的经验,要不这样,孤就先留守于云州如何?”
如果说李百药让李承乾当后军,就已经让尉迟恭轻视李承乾。
现在李承乾所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