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从产地到餐桌?”牛志新有些不太明白。
从产地到餐桌是后世一个极为响亮的口号,听起来非常合理,也很有号召性,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极为麻烦,毕竟这中间包含了采摘、分级、物流、仓储、流通等环节,无论哪一处环节做不好都不行。
到最后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却极少,后来到了直播带货才有了那么一些韵味。
而和大学生村官合作是小南沟那位大学生村官给李树的启发。
前世李树比较闲,所以喜欢往小南沟跑,再加上外公和舅舅都曾是村里的主要干部,所以他跟那位大学生村官还是比较熟悉的。
那位大学生村官住在市里,一开始,她只是给亲朋好友带一些山里真正的山货,后来她谈了男朋友,人家则看到了商机,在黄源开了一家特产店,主要以山货为主,由于货真价实,生意还很不错。
而李树跟她聊的时候听她说过,说有个大学生村官网,那里面有全国各地大学生村官上传的特产什么的,李树没事也登录过,发现上面很多东西价格真的极低。
不过前世的他没有想过这一块,所以只是感叹了下农民生活多苦,就没有了下文。
自岳普和雒歌晓听从自己的建议,准备开超市时,他就想起了这个网站,于是登录看了看,又跟当地的水果蔬菜价格做了对比,发现价格相差真的很大!
尤其是滞销的水果蔬菜!
比如今年春天琼州省的辣椒,因无人收购烂到地里,但黄源辣椒的价格却稳定在一块五以上,这中间有多高的利润?
如果用来搞促销,能吸引多少顾客?
不说滞销的,就拿正常的水果蔬菜来说,直接通过村官们联系发货,那成本就低得多。
当然,双方都有好处的话,他们不是更有干劲了吗?
不过自己要的是利润,对方要的是政绩罢了!
比如西山的七零的苹果,批发市场的价格两块左右,而西山产地上车价则是一块,这中间就差了一块。
李树还联系了一位村官,对方说每天的价格都不一样,但一定会比批发市场上便宜多的。
这就是产地优势!
还有规格落差的。
比如前世的李树曾经跟张喜峰去源东的一个蔬菜基地拜访过舅舅的一位朋友,当时正值六月份,大棚里的硬粉西红柿大量上市,舅舅的朋友说,虎三以上的上车价一块三,虎三以下的没有人要,都扔地里沤肥料了!
李树还问过,为什么不卖了呢?那不是钱吗?
对方的回答是他的地方有些偏僻,来的人少,再加上也卖不了多少,自己也没有时间三五斤三五斤的卖,并且由于价格差别太大,他要先保证大果的销路,所以除了一些小商小贩会过来以三五块一筐的价格带走几筐外,其他的都堆肥了!
李树还带回来了两筐,回来后专门问了问老妈,老妈说大街上这种大小的西红柿价格是五块钱四斤,也就是一块两毛五一斤。
当时李树就惊呆了!
那一筐可是二十来斤的啊!
后来他还做了一个多月的西红柿生意,蔬菜大棚给他的价格是三块一筐,他以八块钱的价格送到相熟的流通店,流通店则以七八毛的价格出售,销量还不错。
后来他才知道,上车的西红柿大多数都是往外地走的,而本地菜市场的容量有限,那些能卖上价钱的大果都耗费了他们极大的精力了,谁会去卖小果呢?
再说了,卖完大果他们就该继续忙碌了,谁顾上小果呢?除非有新的渠收购商过来收!
“那些下货量大的可以从产地直接发货,这样的话我们的成本会低一些,然后做促销,做活动,吸引顾客,以量来保证利润,然后在生鲜区专门弄上几个柜台,卖中端的水果蔬菜,至于高端的,先不要涉及。”
“还有,我说的产地不光是外地,其实我们本地也有水果蔬菜种植基地,我们可以直接跟他们对接,这样更新鲜。”
他细细的给牛志新讲起了自己制定的策略。
还拿西红柿为例,虎三以上的正常价卖,虎三以下的从大棚拉过来后,直接以低价买,用以吸引顾客,况且,低价并不代表没有利润或者低利润。
“我给你个电话,这是百越西瓜产区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你跟对方联系过两天让发过来一车西瓜,他们那里的西瓜主要是无籽西瓜,现在价格很低,适合我们搞开业促销!”
“还有一个西山苹果产区的电话,你也跟他联系一下,也发来一车,到时候也可以搞促销用!”
“源东有个蔬菜大棚基地,你们也去联系一下。”
“总之,对于量大的农产品,我们可以去产地直接要货,但对于在黄源销量小的农产品,那就让别人供货,哪怕贵一些。”
“至于贵的,销量小的,我们也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样进行招商!”
说了这么多,牛志新也听懂了,他认为这可以试试:“行,这几天我就派人去考察考察!”
“对了李树。”赵友辉突然说到,“你爸的鸡场一天能有多少鸡蛋?能卖完不能?”
没等李树回答,赵友辉继续说到,“钢哥弄的不错,你们这个老李家鸡蛋已经算是黄源的名牌了!”
李树笑了笑,去年老爸准备建四万羽的蛋鸡场,但经过自己的劝说,预留了发展的空间,今年春天又在他的支持下建成了十万羽的蛋鸡场,分三茬养,这样能保证有六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