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而导致了根本没有什么人做实事,也由此,导致了华夏崖山,导致了煤山,导致了近代……
总而言之,刘邪既然穿越了,还成为了天子,那他就决不允许儒家的那一套圆滑事故继续荼毒这个文明!
他要构建开放的文化世界,构建开放的精神文明,为中华华夏打好基础,让华夏能以开放的姿势彻底的走出去。
尤其是要杜绝儒家的荼毒思想的存在。
按照刘邪的认知,只需要儒家体系崩溃了,那就算后世还是会有崖山,还是会有野猪皮入关,那没了儒家给他们引导的话,他们也不会渐渐的走向自闭的时代去。
反正,就是削弱儒家,彻底否定董仲舒玩出来的那一套天人感应和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要将百家思想放到一个公平平等的位置上去,让百家思想各自争锋,而后融合出开放的包容的,最为多元化的中华民族文化来。
儒家的东西,自然有好的部分,但儒家的那些,即便是好的部分,也太容易被曲解了。
但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
而这困难的事情,最为艰难的地方,就在于一点——教育!
教育的普及无法提升上去。
汉朝以及此时的东汉,文忙碌大概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高度……而后蔓延了两千年的封建王朝,文盲率没能下降多少。
直到民国年间,文盲率依然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高度,直到后来,文盲率才逐渐下降到了一个低水平的程度的。
所以,
儒家最不好的一点就是,知识封锁。
但说起来,学术下移,也本来就是儒家开的头,是孔子创办私学而开始的。
但紧随着孔子创办私学之后,儒家反而更加严苛的封锁学术和知识,以至于,从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之后,到了两千年后,文盲率依然没有削减下去。
换句话说,孔子可能没啥大问题,但儒家,却是有大问题的!
这大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出现在学而优则仕!
如果读书人太多的话,这个学而优则仕的优的难度可就是大幅度提升了。
就好像后世公考,长长数百比一的招录,而在这个时代,学而优则仕的难度,则稍稍小一些……
至少没达到几百个人抢一个位置的地步。
但说起来,大汉似乎玩得是举孝廉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举孝廉之下……
比如,钟繇,似乎就是举孝廉的。
比如,杨修也是举孝廉的,比如还没出世的钟会,也是举孝廉……
所以说,举孝廉,也被完成了举贵人子嗣……怪不得从举孝廉转为九品中正制度,是如此的平滑而毫无波折。
所以,要打破教育的垄断,将文盲率给削减下去,让天下读书人多起来。
同时,削弱儒家地位,让读书人不只是去读四书五经,不只是为了当官而读书。
为了当官而读书的人,在当上官之后,便会松懈了,便会**了。
就像后世,为了考大学而读书的人,高中的时候多么刻苦努力啊,可考上大学,完成了这个看似终极的目标之后,大多数人,就松懈了下去,就开始在大学四年浑浑噩噩的,什么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
这就是目标的树立的不正确!
后世的读书,被大多数的树立为了考上大学,于是,大多数的人在考上大学的时候,就感觉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
而同时配合上大学的松散管理和松散的宽松学习模式,于是乎……顺理成章了。
而如今的官本位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一种情况,读书人在儒家教条思想之下,以当官为目的。
而达成了这个目的之后,就开始松懈了,就开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开始慢慢的堕落**……
所以,
这个目标的纠正才是最重要的一环。
纠正读书是为了当官的目标,将读书的目标,纠正为后世张载的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而往圣可不只是儒家的那几位圣人,刘邪准备之后追封商鞅为法圣,追封韩非为律圣,追封墨子为工圣,追封公输班为匠圣,以老子李耳为道祖,以庄子庄周为盗圣,邹衍为阴阳祖,以扁鹊为医宗,华佗和张仲景……当然还是封张仲景为医圣,毕竟张仲景是跟着他刘邪混了,而华佗,鬼知道华佗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其余百家都是如此,便是名家有些诡辩的公孙龙,也可以封为名圣。
如此,往圣不只是儒家那几个,而是百家都有了之后,为往圣继绝学就不只是继承儒家那些东西了,而是百家都需要。
而为万世开太平,也不再只是儒家的事情,而是百家的事情。
阴阳家可以去验证一下邹衍的小九洲、中九州和大九州的学说嘛,去就具体的走出去勘探地图和新世界去。
而墨家则要在墨经的基础上,结合之后刘邪会补充的部分,开始真正的工科的开端,然后,整个华夏,将从建安年间,就开始奠定科学的基础……
如此一来,方向明确的情况之下,往后两千年的开发……足以让华夏走到极致,甚至能在白人都没反应过来之前,便殖民全球!
华夏的创造力之巨大,潜力值巨大,真的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超乎了想象的存在的。
唯独可惜的就是,秦始皇帝建立了帝国主义之后,后面的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