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战时,县城行政区划将“乡”改为“编村”,所属“村”改为“主村”、“附村”。编村设“村长”,村设“村长副”等。
牺盟分会在西街当铺院挂牌后,举办了首批“村政协理员”培训班。
第一批学员四十多人,他们大都是经过苏大本、王强、吴树修等亲自发展选拔出来再经过组织审查的抗日积极分子,还有自愿报名参加抗日组织的热血青年,他们在抗日游行示威中就是其中的骨干力量。
在会上张衡一做了《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一起动员起来,积极参加一切救亡运动》的报告,宣布了牺盟会提出的“不分党派,不分男女,不分职业,只要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一齐动员起来,积极参加一切救亡运动”的总纲领。
训练班历时九天的学习,使大家领会了抗日救国的真正含义,懂得了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救中国的革命道理。会后大家在牺盟会的安排下,全体参训人员下到各村以协助村长办理村政为名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并以演讲,教唱抗日救亡歌曲等形式,揭露日军侵华的罪恶,号召人民群众抵御外侮投身抗日,在县城职员和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其次,在宣传的同时,自愿参加革命的群众越聚越多,这势头就像雨后春笋一般,使偏僻的农村沸腾了,到处都能听到“抗日救国,不当亡国奴”的声音。
抗日的烽火正在全县蔓延,大家的拳头攥在了一块。张衡一根据上级牺盟会的指示,要求迅速组建全民武装,组建民兵游击队,一个40多人的小型游击队马上组织起来,定名为“壶关县牺盟游击队”。
同时,县长赤岗也迅速组织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定名为“抗日模范队”,一切装备都由县府供给。
县府、牺盟会以“牺盟游击队”和“抗日模范队”这两个抗日武装为基础,在游风约下黄花水村正式成立了“壶关县抗日民族自卫队”,简称“自卫队”。自卫队下辖三个中队200多人。
自卫队成立后,贫苦农民的子弟纷纷报名参加。月底,队伍发展到5个中队400多人。同时,牺盟会又成立了“壶关县总动员实施委员会”,简称“壶关县动委会”,县长赤岗任委员长,牺盟特派员张衡一、公道团团长杨笃宽任副委员长,动委会下设战时指挥、民运、锄奸、供给等4个部。
动委会的职责和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组织发动全县知识分子、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参加抗日救亡斗争;整顿和改造区、村政权;动员青年参加抗日军队,在群众中开展借粮借款运动,支援前线;广泛组织统一战线,扩大抗日阵线;向各村指派自卫队教练员,负责训练青年农民并吸收优秀分子加入县自卫队。
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上下为抗日救国推行“有粮出粮,有钱出钱”的合理负担政策,由县长向各村下达通令。
壶关县府征款训令
因军事紧张,需款很急,向全省提出征款的合理负担办法,各编村村长:为令遵事,目前军事紧张,需款紧急,若以本县呈准,合理负担办法分摊,当由本府会同公道团,牺盟会将本县各编村,按村中实力及商号情形分别拟定分数,作为摊数标准,并于十一月十一日提交本府财政会议决议。通过查该村应占的分摊总数目。
以后一切县摊款即以各村所占分数比例分配。该村长应将村所占分数就所属附村民商财力,再按百分比摊至各附村。使有钞者多出钞,少者少出,绝对不会再按户数、人口、地亩分摊,并不准向贫民摊牌,仰即切实遵照办理此令。
民国二十六年十月
县长 赤岗
年底,特派员张衡一接受阎锡山的委任状担任壶关县县长,县牺盟分会的工作由姚希圣全面负责。
特派员张衡一被委任县长后,便有了一切主动权,针对抗日救国推行“有粮出粮,有钱出钱”的合理负担政策在通令下达后表现出无动于衷的情况下,张衡一征求动委会委员长赤岗的意见,把掌握全县经济财权的南北两党和四大家族和绅士吴太昌、平秉钧等请到县府大院召开了座谈会。
会上赤岗代表动委会作了简要说明:“我赤岗来到壶关没有多长时间啊,多亏在坐的各位抬爱,使我对大家的各项工作很满意,啊,如今,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我们要跟**一道坚决支持抗日,啊,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啊,大家心中都要有个数,啊——我就不多讲了啊,接下来欢迎张县长讲话,啊——”。
接下来张衡一县长讲话:“在坐的各位代表,你们都是壶关的各位精英,都是先行者,现在国难当头,动委会号召全民团结起来,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力出力,实行合理负担政策,全民抗日,根据自己的力量为抗日出力,只有我们各位先行者带起头来,老百姓才会跟着走。根据合理负担政策的要求,我们要推行特别富户和一般富户的合理负担,不能搞摊牌,全县农村要按具体情况布置任务,一般负担户数要控制在百分之四十以下,坚决杜绝一刀切。”
再下来就是在坐的代表各自发言,尽管各个富户口头上讲的很好,但是最终没有实际行动,都是你看我我看你。
张衡一是个火爆性子,干起来就讲究个雷厉风行,动员会已经过去两天了,还不见有任何动静,于是急忙召集牺盟分会和县府成员一起研究对策,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