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佑明荣光>第二百章 崇祯的两个“发明”

别看活字印刷到了后世,被多么的推崇,但实际上,一直到清朝之前,活字印刷,根本就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小透明罢了。

正如上一章所说,这背后的原因,无非就是文化垄断这四个大字。

在古代,读书,那是一件高尚的事情。

为什么高尚?

因为读书的人少。

为什么少?

其中一个原因,便在于书籍的昂贵。

不管是哪个朝代,书籍,永远都是奢侈品。

但活字印刷的出现,其实完全是有这个昂贵的这个现象的。

可想而知,如果活字印刷推广开来,除非是人为的控制印刷量,不然书籍将永远都不会是一种奢侈品,这样一来,读书人就会越来越多。

这很显然是既得利益者们不想看到的。

所以这就造成活字印刷被埋没,从而间接的导致了那些手头没有多少钱的大儒们想要出书的话,就要面临着高昂的费用。

没办法,雕版印刷这玩意,实在是太费钱了。

但现在,皇帝愿意帮助这些大儒们出书,大儒们怎么可能不乐意?

恐怕挤破了头都要来才是。

至于剩下那些不来的,估计要么是身体情况不允许,要么就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着作。

这样的人,自然不在崇祯皇帝的考虑范围当中。

“对了,孔先生,朕久闻活字印刷术的大名,不知孔先生在南方的这些年来,挺过这活字印刷否?”

孔衍桢还在这思考崇祯皇帝说的,崇祯却将话题给扯到了活字印刷上面。

“回陛下,臣自然是听说过的。”

孔衍桢也没想着糊弄皇帝。

既然皇帝都已经将活字印刷的大名给念出来了,那么他孔衍桢要是再装傻充愣未免就有些在这里戏耍皇帝的嫌疑。

“嗯,知道就好。”

崇祯没有多说什么,潦草的结束了关于活字印刷的话题以后,便随手从自己旁边抽过来了两本书。

“孔先生看一下,这是朕闲暇时写出来的一些东西。”

孔衍桢一开始也没有在乎。

毕竟崇祯这个皇帝,在文坛里面的文名基本上可以说是零蛋。

所以孔衍桢不怎么在乎皇帝写的是啥也是正常的事情。

但当孔衍桢真正的翻开第一本以后,表情却是凝重了下来。

越看,孔衍桢脸上越是惊叹。

直到看完,孔衍桢长舒了一口气。

“怎么样?”

崇祯笑眯眯的看着孔衍桢。

“陛下......”

“呵呵,孔先生,别的不说,咱们先来说一说这关于标点符号的事情?”

孔衍桢一开口,崇祯却是打断了他的话说道。

看着孔衍桢将自己的话憋了回去点了点头,崇祯咧开大嘴无声的笑了笑,随后拿过来一支墨笔跟一张纸,写下了一句话。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衍桢过来仅仅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了这句话的出处。

《论语·第八章·泰伯篇》

接下来,正当孔衍桢还在思考皇帝写下这句话的意思的时候,皇帝却是再一次的将这句话写了好几遍。

但是这几遍的断句,却各不相同。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基本上就是现在的主流断句方法,可以说,从古到今的王朝,基本上就是这么断的,这也是“愚民政策”的最大理论来源。

你看,就连圣人都说了,对于这些刁民,我们不可以让他们知道的太多。

所以文化垄断、阶级分层就变得理所应当起来。

后面的,意思却是完全相反。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样一来,孔子说的这几句话,意思可就跟前面的那一句大相径庭了。

就连孔衍桢,此刻也是紧紧地盯着崇祯后面写出来的这几句,不知道该怎么说为好。

“在朕看来,孔圣人当时所说的意思,现在已经是没有人能够知道了,但朕觉得,圣人一生主张‘有教无类’,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刚才朕写下来的第一种吧?”

“陛下......说的极是。”

孔衍桢有些艰难的说道。

由于这些年来,第一种断句方法基本上都已经成为了惯例,所以孔衍桢也是从小这么学着长大,从来都没有思考过别的可能性。

但是今天,这一层窗户纸让崇祯皇帝给捅破以后,孔衍桢才发现,原来就是这么一句话,只是变一变断句方式,意思竟然都能够大相径庭?

至于皇帝说的对不对,这还用想吗?

孔衍桢也不傻,自然知道应该怎么说。

即便对这种断句方法提出来疑惑的不是皇帝,孔衍桢也回去迎合对方。

当然,这跟孔衍桢的学术精神没有什么关系。

正如崇祯皇帝所说,圣人曾说过有教无类,但很明显,第一种断句方法跟有教无类这四个大字完全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这岂不就是在说圣人自相矛盾?

那可是圣人啊!

圣人是不能有一点污点的,也是不允许被质疑的。

所以,就算是为了维护孔圣人的名誉,孔衍桢说什么,都不可能再去认同第一种断句方法。

“呵呵,现在孔先生应该明白朕所发明出来的这个标点符号,究竟有多么重要了吧?”

孔衍桢连忙点了点


状态提示:第二百章 崇祯的两个“发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