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庶女为后>第一百六十章 类似于活寡妇的日子本公主受够了

众人自是都知莫鸢是全国上下无人能及的美人儿,可是眼下她的出神入化实在令在座之人无不称奇。.

美女子和奇女子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更多人的关注点却早奇女子身上,也就是现在莫鸢所达到的效果。

暗夜中,唯有莫鸢置身盈盈幻光中,那光不强烈,都是自衣服之上的梅花深处散出,足以把莫鸢这只美丽的冬夜蝴蝶熏染的璀璨星辉。

零星的乐曲声渐消,有片刻的停顿和迟疑,然后豁然直上,气势恢宏的曲调伴随着莫鸢的翩然起舞震撼了在场人的心。

莫鸢跳的居然是失传已久的惊鸿舞!

连嫣儿和萍儿都是一脸震惊,这个郡主从来未在她们面前显露过,两人也从不知道郡主居然会跳惊鸿舞。

相传,惊鸿舞是上五代先皇的先皇后所专有,当时境内四国,无人能及,每到使臣来访,宴会上必有先皇后的惊鸿舞,这也确实成了当时使臣们来访必向皇上请求的节目之一。

惊鸿舞需要的不仅仅是肢体的柔软度,更多的是舞姿的巧妙和技艺令人称道称奇。惊鸿舞不同于其他的舞姿,终归都是有一定的路数,实际上,惊鸿舞仅仅是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剩下的,随着当时当地情境的不同,由表演者根据自己的心绪天马行空来创造舞姿。

这样一来,不仅加大了惊鸿舞的可观性和新奇性,每看一次都能得到不同的视觉盛宴,还极为考验舞者的自我梳理以及对未知的灵活应变能力。因为和先前路数的不同,每一步之后可能需要什么样的舞步做铺垫,亦或者是动用到身体的哪个肢体环节来支撑身体,才不至于令美感消失,和以防身体不支而改变了平衡。

当年为了一睹先皇后的惊鸿舞,不少能人志士以莫须有的名义赢得皇上的赞赏,得以参加皇上盛摆的宴会,然后目睹先皇后的惊鸿舞。

那时的先皇后尤为大方,对于但凡是有求者,每每必应,即便惊鸿舞消耗的精力和体力巨大,先皇上也要让先皇后为了在人前显贵和身为彰显一国之母的广阔胸怀。

便是因为此,先皇后的身体每况愈下,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先皇上也要协同太医在一旁守候,一旦先皇后跳完,即刻让太医去为先皇后娘娘调理身体。

有太医曾经和先皇上讲,先皇后的身体已经不能允许她再这样折腾自己。可是先皇上呢,不忍拒绝来使或者能人志士对先皇后舞姿的敬仰之情,他们敬仰于她,先皇上满足于他们,那么他们必定会效忠于皇上,或者是可以彰显自己的诚意,增加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减少征战的纷扰。

先皇上的心思是好心思,先皇后也明白他的心中所想。故此不等先皇上做艰难的抉择,先皇后率先做了决定,表明只要能为国家带来利益,让百姓一日不再水深火热中生存,她就会跳一日。一国之母,不把性命交与百姓,如何又算得上是称职的皇后。

先皇后这一番话自是打动了先皇帝的心,都是一心为国为百姓的人,即便夫妻二人心心相印,也避免不了要为国为百姓暂时牺牲掉儿女私情。

如此,先皇后又跳了不到半年的时间,终于因为心力交瘁,撒手人寰。

举国哀悼,百姓无不唏嘘慨叹,如此贤良淑德,百年不遇的皇后早逝,今后国家之中又少了一件无价之宝,一时之间,先皇后被传为佳话。由此,被歌颂了百年。

先皇帝没有把悲痛持续很长时间,国家之间,君臣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很多种,对于那些来访使者,能人志士,或许先皇后的表演不过是皇上得以满足自己愿望的明君之举,或者是表明重视的程度。

现今先皇后病逝,先皇帝自然绞尽脑汁想出其他的办法来得人之心。

找了很多人去模仿先皇后的舞姿,全国上下无一人成功,多的是败者而归,怀着崇敬之心无言祭拜先皇后。

这时的人们才知道,先皇后跳这支舞绝不仅仅是表面看上去的那般光彩照人,轻松异常。为了国家百姓,她跳到生命的尽头,却从不去争辩自己的功劳。

先皇帝终于放弃,唯有在深夜中独自一人徘徊寝殿,和孤影相对饮,让晚风把细语捎给世界另一头的心爱之人。

将相帝王,虽后院佳丽无数,也唯有那一人不可替代,可以相携手并肩睥睨天下,造福百姓众生。

因了有这一段渊源,在近百年之中无人敢挑战这惊鸿舞,一方面是因为敬畏之心,一方面是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偏偏今儿个莫鸢拿出了手,还跳的如此气势磅礴,光华夺目。

莫鸢把上五代先皇后身为女中豪杰的广大胸怀展露无疑,到了末尾,又让她回归到女人的娇弱。自古后宫之女死的凄凉,就算身居高位也难免心生孤单,只因自己全心全意爱的那个人只是把千分之一的爱意投注在自己的身上。回想一生,也只能为曾经得到过的宠爱一笑而过,散去周身的那些痴心妄念,或坦然或不甘或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可先皇后不同于以往的女子,只把个人的一生都付诸在了对爱情的追逐上,和对宠爱的争夺之上,她意向高远,为了百姓而甘愿殚精竭力,甚至付出生命。或许,先皇帝对她的感情中,除了爱情,更多的是对身为皇后的她的佩服和感激吧。

所以,先皇后在临死之前应该是满足的,没有丝毫的悲哀和悲怆,纵然回归到了女人的娇柔,也是含笑九泉,无憾而终。

莫鸢的这一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章 类似于活寡妇的日子本公主受够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