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列岛此时处于分割状态,九州、近畿、关东各有部落联盟或国外,国王下辖许多部落,相互之间激烈竞争,整体处于奴隶制向农奴制转变的阶段,商品经济并不繁荣,更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
九州的邪马台卑弥呼控制人口数万,加上其麾下筑紫、日向、大友等属国总共也不到20万人,其南方还有不服的熊袭人。为了吃下更多的货物,卑弥呼召集几个盟友,将手上的存银、银器、金银首饰大部份集中起来,总共提供了半吨白银,相当于出云石见银山当时10年的产量,换取了200万钱,10吨铁。
本州西北部出云有另一个势力,几代之前,大和国王之弟受封前往出云,与朝鲜半岛南下的意宇、须佐、杵筑氏,经过一番龙争虎斗,最终合流,建立了出云国。出云氏,位于交通要道,坐拥石见银山,数十年来储存金银极多。
为了交换剩下的铜铁,刘备继续东行,与东面的数个部落做了交换,之后又与居住在大和国王(未来的日本天皇)、关东部落联盟做交易。之后满载200斤金,2吨白银,珠宝、硫磺、稻谷、鱼干若干。这些货物,转手便可卖到3000到4000万钱,3倍的利润。
邪马台、出云等部落联盟,也并不觉得亏,他们依靠交易过来的铁、铜、铜钱,打造武器、农具,招募和训练武士,大大增强了实力,为大肆扩张做好了准备。
卑弥呼对刘备与大和国、出云国做交易很是不满意,虽然邪马台与大和、出云有一些亲戚关系。卑弥呼在床上很是不配合,不主动。
分而治之,本是国策,刘备岂能因为色而废事,随卑弥呼闹腾,始终不松口。
为了提供更多的金银以供交易,出云国拿出掌握的石见银山,与刘备共同开采,取得的金银出云7分、刘备3分。刘备的部队从朝鲜半岛运来千余三韩俘虏,并提供工匠负责技术,出云国从日本其他地方,抢来数百俘虏,一面加强石见银山周边的防御建设,一面投入比较危险的石见银山,挖掘银矿、金矿。将石见银山的年产量从50千克,提高到1吨。随之而来的,当然是不断的安全事故,但不论大汉还是大内家,都不可能对敌人过分仁慈。
。。。
张飞:“兄长,没想到这次贸易利润这么大。这劳什子大和国王,众不过十数万,兵不过万余,其手下割据城池,各自为政,兄长只要带这5000士卒,以我为先锋,破其都,灭其国,毫无困难。换兄长来做这个大和国王,如何?”
做日本天皇?
不可否认是极有诱惑力的提议。
刘备本想征服日本,通过近月的调查,打消了想法:“不可。灭其国,自然不难。此处地域广阔,却田地不肥;人口不少,却大部分人都非我族裔,低矮丑陋,语言不通;士大夫各自为政,却道路闭塞。加上国土呈长条形,路途遥远,远达3000里,一个来回就要一个月,便是占据了,又如何长久治理?”
此时的日本,还处于部落奴隶制向封建分封制过度的阶段,生产力和社会组织程度,只相当于中国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太过于落后,平原较少,极贫穷,田间地头的的农人,平均身高仅仅1米4,5,1米65以上的几乎没有。加上山岭纵横,河流急促,将平原分割得支离破碎,有的平原之间,只有小道相连,不由使人产生浓浓的无力感。
想击败某个部族,占据一片土地,并不困难,甚至成为日本最大的国王,也不困难。但想牢牢控制、统治整个日本,这个没有驿道,没有普及铁器,土地没有充分开发,资源缺乏,民族来源复杂,人口却超过百万的日本,至少需要投入数十万百姓,需上万军队,数千万钱,十年以上的时间。
说好听点,日本是条退路,说不好听点,日本是个泥潭。依靠手上的数千兵,自然可以荡平日本的山城国周边地区,这个最富有的地区,但那之后,让谁来治理?若是让关羽张飞来治理,短时间自然不用担心二人的忠诚,但时间长了,谁说的清楚?
张飞:“好不容易来一趟,入宝山却空手而归,可惜!”
“如今我们已经占据朝鲜半岛中南部三韩和耽罗岛的土地,流民已经有了安置的地方,我们也有了退路,这次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又赚了很多钱,何必节外生枝?”
刘备坚决的否定掉张飞的想法:“况且大和国王,乃是徐福后裔,本我中原之人,若是攻取其地,便如两兄弟打架,反而便宜了外人,仁义的人不为也。”
从秦末开始,大和国与关东部落联盟斗争很是激烈。关东部落联盟一部分是从库页岛、北方四岛南下的东北通古斯人,一部分是巴比伦后裔,文化不高,却都英勇善战。巴比伦人西亚的家园被灭后,上千年时间四处漂泊,到达日本列岛时已经筋疲力尽,千年前原本领先的科级文化不仅没有得到成长,反而因为缺乏稳定环境停滞不前、因为大量技艺传承中断而大幅度后退,跟与大陆交流更频繁的大和国、邪马台国相比完全处于劣势,斗争中节节后退,大量部众被奴役,原本琵琶湖周边、尾张、三河土地也被抢走。
关东与大和之间的矛盾是可以利用的,九州、出云与大和的离心离德也是可以挑拨的。关东部落虽然语言不通,远交近戈却不学就懂,在购买铁器、工具上,学习技术上无比虔诚,派出数十名贵族子弟随船返回大陆,学习经验。
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