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铁流1911>第201章 【战略纵深】

《英日同盟》的存在是中国加入协约的最大障碍。

当法国北部地区落入德军之手,法国益发依赖英国的援助时,英国在协约各国中的领导地位就此凸显出来。英国政府碍于《英日同盟》条约和日本的强硬态度,两次拒绝朱尔典转交的中国加入协约三点要求,却也看到日本独霸远东的野心。

沙河之战的详细情况,逐渐的经由陆军部和英、法参加查办军事人员的报告清晰。中**队确实是在正面交战中,堂堂正正的击败了日本陆军独立第十八师团!

因此,朱尔典第三次向英王政府递交《中国加入协约的可能性报告》。

作为大英帝国驻华公使,长期负责帝国远东外交战略执行和建议的重要外交官,朱尔典曾经在袁世凯身上押注,取得了巨大成功。袁世凯领导的中国从此倾向于英美外交,使得英国在华商业利益没有因为1911年、1913年两次战争受损,反而在大借款中得到发展。

不能不看到,如果日本在中国实现其利益扩张,势必对英国利益造成损害!日本在长江流域频繁的情报刺探、工业投资,已经打破了以往“英国支持日本的关外利益,日本承认英国在华既得利益”的默契。

不能不看到,如果中国对德宣战,德国在华利益就成为一块肥肉,中国想得到,英国何尝不想?日本又岂能旁观?德国在湖北的钢铁、化工领域投资,相当程度的挤占了英国资本发展空间。预计到明年中叶,汉阳兵工厂每年近十二万两的硝酸购置款项就再也不会落入英国商人的腰包了。这,仅仅是极小的一个方面!

不能不看到,虽然目前英国急切需要世界第五、远东第一的日本海军舰队帮助,但是这支舰队已经引起英国、美国的足够担心。《英日同盟》不能约束日本的扩张行为对英国造成的“伤害”,那么,英国政府就必须设法以某种的合理的方式**日本的扩张。

不能不看到,英国在华利益需要袁世凯政府,朱尔典无论出于私交还是公义,都要帮助袁世凯坐稳了大总统的宝座。如今,在黎元洪、段祺瑞、何向东,可能还要加上冯国璋,南北三股势力的夹击下,袁世凯的统治地位摇摇欲坠。很显然,如果袁世凯不能在外交上满足“好战的何向东”,事态会进一步恶化。更令人担心的是,何向东本人与英国外交人员接触的兴趣几乎为零。

没有强大海军的中国,在朱尔典眼里就是一块肥肉,永远不具备威胁。

拥有强大海军的日本,与拥有世界海上霸权的英国之间,迟早会走向敌对。

可怕的是,英国政府因为对日本海上力量的某种“不切实际的”依赖,正一步步的帮助日本海军完成“从近海到远洋的转型”,也就是帮助日本增强谋求海外殖民地的能力。看看地图,日本在远东的每一步扩张,都将是英国的一步退让q天,日本占领了马绍尔群岛,未来,日本会满足太平洋的那些群岛吗?美国人对日本舰队的担心来自于菲律宾的安全考虑,英国人呢?

对此,朱尔典忧心忡忡,支持中国加入协约的真正战略目的,就是想要扭转这种现状——在实现英国在华利益扩张的同时,遏制日本扩大利益范围,同时促使英王政府修正对日战略,避免“培养”出一个未来在海上的强劲对手。

亲自监督电报员拍发了长长的电文之后,朱尔典离开东交民巷,绕过还住着满清皇帝的紫禁城,去往铁狮子胡同的陆军部。作为袁世凯的朋友,他需要帮助袁世凯进一步的明确段祺瑞的企图,看看能否在冯国璋“晃动”的同时拉回段祺瑞,以维持中国**势力的平衡。

袁世凯改国务院为政事堂,改责任内阁总理为国务卿,又请北洋元老、满清遗老徐世昌出任国务卿,目的本是要扫清称帝道路上的障碍,以“复古”为名大造帝制**。

人算不如天算!欧战爆发,日军出兵山东的国际局面加上复杂的国内政局——袁世凯在“废誓道”问题上与手下大将生出罅隙,加之何向东军事势力的快速崛起——迫使中立办事处一步步取代旧日内阁的职能,在外交、军事、内政和经济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简而言之,设在陆军部的中立办事处,正在逐渐转变成为“微型中央政府”,首脑就是陆军总长兼统率办事处坐办兼中立办事处坐办,段祺瑞。

中国要加入协约,第一道门槛就是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因此,段祺瑞接待朱尔典的态度与前番接待日本人相比,自然是大为不同的。

得到朱尔典要来的电话通报,徐树铮少将就站在陆军部门口敬候。

在济南,何向东牙疼还没好,徐树铮就回到北京找“**籍”的蒙藏院总裁贡桑诺尔布会商“组建一到两个蒙古骑兵师”。贡桑诺尔布原本是喀喇沁右翼扎萨克,在蒙古诸王中属于开明人士,宋教仁解散同盟会组建**时,曾出任七理事之一。一直以来,贡桑诺尔布反对外**立,竭力维护中国边疆稳定,在蒙藏民族事务中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选择扶持贡桑诺尔布的喀喇沁蒙古,是何向东抱着腮帮子与徐树铮会商的结果。

在蒙古王公的地盘上组建一支直属于陆军部的骑兵师,问题不是一道命令那么简单n向东的对策是,组建骑兵师的同时推进内蒙古经济建设,开发赤峰地区的矿产资源、举办畜牧产品加工厂、引进优良草种“以种代牧”。从改变内蒙地区的经济形态


状态提示:第201章 【战略纵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