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铁流1911>第六十五章 【穷死的革命】

“号外,号外,《大汉报》号外!”

阳夏战争期间,《大汉报》一日出五、六次号外,以此鼓舞军心民气,深受武汉三镇百姓喜爱。北洋清军炮击武昌,《大汉报》馆附近落弹两枚,被命中一枚,致使报馆被迫关闭。两军停火后,《大汉报》重新营业却罕有号外,今日之号外声,令武汉百姓颇觉好奇——为啥报童都不说是什么事情呢?乃纷纷掏钱购买。

“保路风潮祸首盛宣怀向日人出卖汉冶萍股权!民国临时政府拟批准中日合办汉冶萍:冶萍行将落入日人之手!”

一时间,武汉三镇群情激愤,有识之士无不痛心疾首,大声呼吁:“利权不可失:冶萍不能卖!”随即,湖北军政府发布文告,呼吁社会各界组织起来,募集资金偿还日债,避免汉冶萍落入日本人之手。一个名为“抢救汉冶萍”的组织应时而生,四方奔走,到处游说,足迹遍布湖北军政府下辖的各州县和湖南岳州、江西袁州(萍乡煤矿在袁州萍乡县地方)。

“号外e外!抢救汉冶萍委员会已经募资九百万!”

“号外e外!抢救汉冶萍委员会已经募资一千四百万!”

“号外e外!英勇的第九镇官兵为汉冶萍募资三十万!”

“号外。。”

《大汉报》几乎变成抢救汉冶萍的“御用喉舌”,每日刊发号外向公众报告抢救汉冶萍进程,从而激发起更多人对实业救国,对钢铁救国的了解和热情。各地百姓纷纷投入到捐资、筹资的行列中,其规模、其热情,已经远超去年的保路风潮。

湖北如此,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地也是风潮顿起,舆论、民情一方面痛斥盛宣怀卖国,一方面指责民国临时政府是非不辨、卖国求款,另一方也发动绅商贤达、贩夫走卒为汉冶萍募资。

抢救汉冶萍的风潮拒汹涌,却也不能掩住人们对国家大局的担忧和关注。

1912年2月9日,满清内阁总理大臣电告和谈全权代表唐绍仪,请其敦促南京方面阻止中日汉冶萍合营一事。2月10日,清湖广总督、北洋第一军总统官将司令部从湖北孝感迁到直隶保定,各部纷纷撤向保定集结,摆出一副随时开进北京的架势。与此相比,占据泌阳的白狼匪部跨越芦汉铁路线的小事就不引人注意了。当晚半夜,正阳县城及周边数乡枪声激烈,间或有大炮轰击声。

一连几天,何向东都待在黄陂县政府。这里紧邻电报局,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各方消息。南京的、上海的、武昌的、黄州的、正阳的、保定的。。几场“大战”同时爆发,令他几次发出“筹谋虽成,把握不易”的感慨。

他是如此,部下更是如此,因为一日间电报往返多达几十次,故而连曾广胜、杨虎、裘三升、余祖言都有些疲累、懈怠,进门也不招呼了,也不报告了,因为这些不是总指挥需要的,只需进门就说电报内容即可。

“南京来电,方(君瑛)部长拜访议长林森、实业部总长张謇,已得阻止政府批准交易之承诺,今晚前往上海募资。”

“清帝退位通电,宣统退位了!清内阁总理大臣通电全国拥护共和!”

“杨分督已到信阳!”

“第一纵队击匪于汝宁府(汝南),司令部驻汝宁城。”

“洛阳来电,清河南巡抚宝芬请我军原地驻防。”

一直沉默不言的何向东突然摆手止住余祖言,想了想,道:“回电宝芬,令其向我军交接军政事务;另电信阳杨分督,请去洛阳接受军政,急急急!再电滠口熊秉坤统领,请第五协全员尽快开拔接防孝感!电令邓国泰,今夜接防信阳。”

“电报,武昌转南京急电,陆军总长令全线停火!”

“直接回电南京陆军部黄总长并发武昌,豫南匪患有向豫中蔓延之势,剿匪刻不容缓!请陆军部呈报大总统并和谈代表考虑,北洋军对北方之控制亦非紧密。另,我部并未与北军交火,重复,我部并未与北军交火!”

电报接二连三的来,好不容易,何向东才得了空闲,却又要根据事态发展真理思路,预设对策。

看来,南京政府是真的穷慌了!前日方君瑛有长电来,尽数政府财政危机之事。南京政府没钱,于1月8日批准发行一亿元“民**需公债”,2月2日开始发行,到前天为止共计募资不足三百六十万元。

这份电文让何向东心中大定。看来,民众对南京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因“汉冶萍”事件而打了折扣,至少有部分人开始持观望态度了。方君瑛不知道,何向东却很清楚,截止昨天晚上,抢救汉冶萍委员会在江浙沪一带募资总额已达五百多万元,超出政府发行公债的数量。

由此可见,指南打北之策已经趋向于最圆满的成功。仅仅只差最后两步了!

当然,南京政府募集资金的渠道不仅仅是发行公债。

按照方君瑛的说法,东南实业大佬张謇算过一笔账,南京政府要维持政权,每月需要约一千万两,扣除税收所得,每月尚欠80万两等于一百万元龙洋。

张謇这本账是建立在南京政府首先有年度收入的基础上,可惜,南京政权是一穷二白。上海起事,攻打江宁,革命党向招商局索取军饷10万两,向日本三井借款30万元,之前还曾向日本大仓商行借款54万两,后来又以“苏路借款”得到300万元。这些钱很快就花了个精光,连糜集在南京的军队都养不活,各部没有活动资金,连总长、职


状态提示:第六十五章 【穷死的革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