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中学的就都应该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当距离1埃,我们看到了密布的电子云,原子核外围的电子云比较浓。
所谓电子云,其实并不是说一个原子拥有无数个电子,象云雾般的弥漫四围。每个原子拥有的电子数都是固定的,有数的,具体依元素种类而定。这些电子行踪飘忽不定,在原子核外部乱窜。一个电子,无数法身。就把这些电子“团团转”的特点用电子云来形容了。离核近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大些,云就密;离核远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小些,云就稀。
距离拉近至10皮米,我们看到了原子核外围的浓密电子云。仿佛到了浩瀚无边的宇宙。这样来看每个原子都像是个小宇宙,我们的世界就这样的周而复始着……
继续放大观看,接下来看到的景象,则跟哈勃望远镜观察宇宙的景象完全一致,是真的完全一致!
要探索浩淼的宇宙,要找到组成物质的最细结构,只能是徒费心机,因物质只是一种幻相,它没有常而有质碍的最细尘粒,若在虚幻的现象界中寻找,将会离真相越来越远,永远也不可能穷尽其微,只有转而研究人的内心,宇宙物质之谜才有解开之时。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门了.
佛法中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结果有些人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恋空的人弃绝一切以求一个空字,最后还是有一个“空”的意念无法除去。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说明了色和空是不相碍而相同的。执着于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执着于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
还有句话曰“耽静反为静缚”,也是同样的道理。静并不是教人躲到安静的地方,不听不想,那样等于用一个静字将自己束缚住,动弹不得,又有什么好呢?真正的静是心静而非形静,是在最忙碌的时候,仍能保持一种静的心境,不被外物牵动得心烦气躁。在尘嚣之中保持着心的静境,岂不比那些寂静中虚度时日,或是身在寂静心不寂静的人更有意韵!
当然执着纠结于一个问题时,不妨抬高自己的高度,用更高的视角来看,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既然是宇宙,就是包容一切的,还有什么问题我们烦恼呢?
不管是有钱人开的豪车,还是穷人脚上的破履,它们都有着一样的宇宙。不管是豪华餐厅里的美食,还是垃圾堆里的烂菜叶,它们也都有着一样的宇宙。让我们一切善待万物,热爱这个世界吧!
老家门前的那叠烧纸,这个令我纠结多年的心结,此时也终于解开了。虽然它带给我们太多的猜疑、恐惧,但是这些都不复存在了,它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它也是包容一切的宇宙。何惧之有呢?!
虽然我仍然是一个俗人,一个记者,但我一直在追寻着宇宙的真相,我要努力做领跑人,我前方的路,还会很长,永远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