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农业文明的历史,土地开垦向来重要。
在亩产不变的情况下,唯有开拓新的土地,才能获得更多产出。
这点上,林一南相当清楚。
“秦汉时,以开垦山林为主,砍伐树木建造房屋后留下的空地,变为耕地。”
“到了唐宋时期,由于地少人多,开垦田地的模式多了起来。”
“比如村中就有许多梯田,梯田这种东西,大多都在宋代后开垦出来的。”
“不过梯田相对于现代农业来说,很难机械化。”
“再有,则是淤田。”
“就是改变河道,利用河床淤泥冲刷成为田地,如此土地更加肥沃。”
“至于沙田,这种海水冲刷堆积淤泥的方式,这远离大海的山村里可弄不了。”
“反而是架田,最为容易。”
温老完全被林一南的话勾引起了兴趣。
作为农业专家,前两个他还了解。
可到了沙田与架田,他就完全不懂了。
利用完河里的淤泥,还要利用海水的淤泥?
这得是多大的工程?
他是没有见过这样的田地。
当然,这也是因为农民不够被重视的原因。
没有钱,自然不愿意开垦这种高成本的种田方式。
反而在宋代以后,这种沙田存在很多。
但随着战乱等,时间久远,缺乏保养后,曾经的遗迹怕也早就消失在了海水中。
除了几本古籍中尚且有记载外。
究竟还能有多少人知道曾经种地的文明,也是如此的辉煌?
“什么是架田?”
“就是与水争利!”
林一南相当平静。
“在河道上架上木板,铺上泥土,最后在将泥土用高板子围起来。”
“最终形成可以耕作的水田。”
温老瞬间清楚。
“这么看,有点像是水培植物。”
“但都讲究无土栽培。”
“能规模化吗?”
“目前主要作用在育秧育苗。”
林一南大致了解了些。
“也就是说想要无土载种成熟期的农作物,水里的营养根本不够农作物吸收。”
“的确这样。”
“这个我也有些了解。”
林一南皱了皱眉。
“不知道温老知不知道马斯克这个人。”
“国外的?”
温老微微愣住。
倒是旁边虚心听讲的吴莹插了句。
“老师,那个是世界首富,搞电动车跟研发火箭移民火星的。”
温老愣了楞。
“世界首富不是盖茨吗?”
“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
“总之,目前的首富就是这个全心思想要移民火星的家伙。”
“他不单单开拓了电动汽车的市场,还搞出了可回收火箭,让人类移民火星更进一步。”
林一南的目光明显发亮。
“而他的弟弟,也同样相当有钱,但侧重点与移民火星不同,他弟弟同样是个种地狂魔。”
“他励志用食物来改变世界。”
“同时他也在开发集装箱垂直农场。”
“这个培育着大量绿色食物的集装箱,可以抵达城市的任何角落,让人民轻而易举的吃到刚刚从采摘的蔬菜。”
“当然,这个集装箱农场,可可以跟着他哥哥的火箭,在火星上进行农作物培育。”
“我想,当世界首富终于第一步移民了火星。”
“那么那集装箱农场,也终将抵达火星,而非地球运送的压缩食品。”
温老明显被林一南的话震撼到了。
他没想到种地竟然也能玩出这么多花样。
甚至打算种到火星上去了。
当然,那个种地的是因为他有个好哥哥。
温老根本无法想象。
但最终,也只能化作感叹。
“这种情况,恐怕只能出现花旗国。”
“我们的农业,还不发达。”
林一南却是笑了。
什么叫还不发达?
只能说普遍温饱吧!
农民靠种地,恐怕连小康都混不到!
谁还能有心思火星上的那点事情?
不过……
显然国内的科学家也研究月壤种田了……
林一南也想到了这个。
“温老,月壤那个您见过没?”
“咋?所有农产品我们都试过了,全都种不出来。”
林一南嘴角抽搐。
果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位移标准。
能补能种地,仪器测的终究不准。
还是全都埋进去培育才是最好的测试。
毕竟,耕种是埋藏在这个农耕大国人民血液里的民族基因。
月壤不能种菜这六个字,不知道让多少网友深受打击。
倒是吴莹补充道。
“月壤中没有有机物,况且太过干燥。”
林一南摆了摆手。
“那可能是你们方式不对。”
“单轮地球来说,恐龙时代的环境,跟现在的环境就完全不同。”
“其中生长的作物也不同。”
“现在地球环境下的植物,未必适合月壤的环境。”
“难道就不能培育出适合月壤种植的植物?”
温老有点懵,无法理解。
倒是吴莹眼光一亮!
“有道理啊!”
“怎么所有人都没想到?现在基因修改技术都已经这么厉害了,再发展发展说不准真的能弄出来能在月球甚至火星上种的植物!”
“你简直就指出了方向。”
林一南笑了笑。
这其实没啥大不了的。
手机阅读:http://m.00ks.cc/22098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cc/220986/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十六章 月壤不能种菜)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红楼斗酒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