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弹?”李月英一脸迷糊。

李月英身为一名二线飞行员对步兵装备了解不多,另一方面也是鹰酱此时对火箭弹的应用不多,所以她一时不知道怎么翻译这个词。

王学新想了下,就解释道:“你可以说……用火箭发动机发射的炮弹!”

王学新有些担心道格少校也不知道,如果是这样的话,王学新还要把斯金奈找来跟道格少校解释了。

不过幸运的是,道格少校知道这东西,他一脸震惊的望向王学新:“你是说毛熊的82?你们有这东西?”

也难怪道格少校会知道82,它是毛熊研发出来用于空战的火箭弹。

现代人不知道火箭弹的研发历史,大多会想当然的以为火箭弹是从地面搬到飞机上的,包括王学新也是这么认为,因为“喀秋莎”的名气和发挥的作用太大了,大到可以掩盖其原型的光环甚至一点水花都看不到。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毛熊的火箭弹是从空中搬到地面的。

也就是说,最初毛熊没想到生产“喀秋莎”这种火箭炮,他们原先只是想单纯的将火炮搬到飞机上用于空战……

这时代的空战装备通常有这样的两种模式:一是小口径机枪,二是大口径机炮。

机枪是最常用的,其缺点是子弹威力不大容易被敌机装甲挡住,尤其是随着发动机功率越来越大,各国战机都用厚重的装甲将飞机的要害部位武装起来,于是机枪往往几梭子过去明明命中了却无法将目标击坠……鬼子的飞机除外。

大口径机炮威力大,往往几发甚至一发就能击坠目标,但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准确率不高、体积庞大、弹药少,另外还有后座力大还有重量等。

其中后座力大会影响飞机的稳定性,体积和重量又会影响飞机的灵活度……于是机炮在空战上往往成了鸡肋般的存在。

毛熊科学家就觉得,这么打多没劲,有没有一种装备既没有后座力、体积、重量、弹药少这些缺点,又能在空战中一发入魂呢?

于是就想到了火箭弹。

火箭弹与传统机炮相比,它的优势就是只需要弹而不需要炮身。

于是,同等的重量、同等的体积,就能带更多的弹药……最最重要的还是,这玩意它还没有后座力。

至于精确度,毛熊才不管这个,只要数量多,看准了一口气打出去,碰运气碰上一个也成。

于是就有了82这种用于空战的火箭弹。

毛熊是在1930年开始研发这种火箭弹的,然后在诺门罕战役就用上了,当时把鬼子吓得不轻,一枚火箭弹在一公里外命中了鬼子的97式战机,一发就将97式战机炸得粉碎。

要知道当时空战中机枪的最远射程只有600米……这还是最远射程,通常这距离是无法命中目标的,空战需要追着敌机的尾巴近距离射击。

但毛熊却能在一公里外用炮弹将敌机摧毁……这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如果是这样,那么帝国飞机还用比吗?

还不是全部都要在射程外被毛熊飞机击落?

那帝国还有制空权吗?

……

结果就是,整个诺门罕战役鬼子空军都不敢与毛熊正面作战,这也为诺门罕战役的失败的埋下了伏笔。

鬼子当然不知道毛熊这是碰运气碰到的,其实真打起来这82不顶什么用,其精度差到把能带的24枚火箭弹一口气打出去都未必能命中目标。

毛熊也知道这一点,因此才把它搬到地面上,将其稍加改动就成了“喀秋莎”火箭炮。

(注:初期的82用的就是“工”字钢滑轨而不是现代看到的火箭巢)

此时的毛熊甚至知道这种火箭弹用来对付地面目标也许效果会更好,因此把它搬到攻击机上。

但汉斯一进攻就将毛熊的空军几乎全部消灭,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完全掌握了制空权,使毛熊即便在红场大阅兵时要保证不遭敌人轰炸都困难……这段时期,火箭弹的作用自然就无法发挥。

(注:对地攻击机通常需要战机掩护甚至是制空权,否则就是敌人战机的靶子)

因为82是一款新兴的空战装备,因此道格少校对它也有所了解。

王学新摇头否定道:“不,少校,我们没有82,不过与它类似!而且我们的火箭弹射程更远!”

毛熊的82由于是早年研发的,口径小装药不足(82),再加上主要方向是用于空战,因此射程只有5公里。

八路军的107火箭弹,射程同样只有5公里,但这是地面射程,如果搬到飞机上……一是飞机本身就有速度,二是飞机还有高度,射程肯定会增加。

王学新估计这射程可能会增加一倍到10公里,再不济七、八公里那应该没问题。

道格少校听着还有些不相信,他问了声:“你们怎么会有这种火箭弹?”

这是因为鹰酱都没有批量装备这种火箭弹,道格少校不相信眼前这支装备极为落后的八路军居然有。

不过鹰酱不装备是正常的,鹰酱在装备上往往讲究精确,像火箭弹这种东西暂时不符合其风格。

“我们当然有!”王学新回答:“我们在这方面与鹰酱还有合作,斯金奈上尉就在运城执行这个任务。”

道格少校虽然不知道斯金奈,但他听王学新这么说,相信这事不会有假,于是一摊手,说:“好吧,即便是这样,王营长……你不觉得这种火箭弹精度太低了吗?你能保证我们能用它来完成这次任


状态提示:第77章 RS8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