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104章 前线事宜,魏廷之争(求订阅,推荐票!)

“我建议让前线的仲达立刻撤退,大将军病重,光凭他一人之力恐难堪重任,何况他掌兵不到五年,军事经验完全不如大将军,若长期如此,对大军士气与战争胜负有着直接关系!”

站在文官一侧的大鸿胪刘晔再度向曹叡发动了建议攻势,上一次提出建议是因为针对辽东事宜,他认为辽东公孙度若养虎为患,日后必为魏国边境大患。

但此建议并未被曹叡采纳,还把他的官职由太中大夫迁到了大鸿胪,这让刘晔十分恼火,但也万分无奈,君主在上,臣子只能听从。

不过有些人提出了反对刘晔的建议,中书令孙资和散骑常侍刘放二人走上前来向曹叡反驳刘晔的建议,而曹叡现在斟酌不定,面露难色,对于朝堂上的纠纷越发烦恼。

“陛下,臣以为抚军大将军司马懿跟随武皇帝,文皇帝已有二十余年,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策略上都有着极高的评价。

并且陛下您也知道抚军大将军的军事才能,大司马(曹休)石亭战败,若非抚军大将军与扬州刺史共同抵御吴国追击,我大魏兵马可能还会受到更多的损失。

针对此次蜀国北伐,臣以为大将军虽然病重,但我大军兵力仍然可以与蜀军一战,而且抚军大将军以及诸位参战将领完全能够与蜀军一较高下!请陛下斟酌!”

站在刘晔身前的刘放把司马懿捧的那是天花乱坠,而在他身后的羽林监夏侯玄也对刘放的话感到十分赞同。

夏侯玄乃是夏侯尚的儿子,但为何要支持司马懿继续在西北统兵,实际上是因为他的妹妹夏侯徽嫁给了他的儿子司马师,在这种场合,他当然要为司马懿占一占理。

但是刘晔却对刘放的那一席话显得格外愤怒,他反驳道:

“刘放!你知不知道大魏正面临蜀国和吴国的两面夹攻!倘若东南战场迟迟不下,再继续和蜀国强耗,这对于我大魏国力来说无异于是巨大的负担!”

站在刘晔身旁的陈群见他势单力孤,虽然他与司马懿交好,但也清楚自己应该站在哪边,他走上前来为刘晔帮腔向曹叡拜道:

“陛下,如今吴国大举兴兵进攻合肥,伯宁传来的军报诸位不是不知道,大水泛滥,暴雨连绵,兵器和粮草都被突发的大水冲刷腐烂依旧奋战。

虽然彦云率领淮南兵已经投入战场,但对于大魏如今现存的军事物资储备,诸位想一想,能撑得住两线作战的支持吗?”

可见,陈群虽然对于军事不怎么精通,但是他也清楚目前魏国的国力基础和物资储备,两线作战根本就消耗不起。

“陈司空说的甚合朕心,东南前线战事吃紧,西北战场亦是如此,朕此次前去长安,一来探望大将军,二来则是与大将军决定西北战事问题……”曹叡见陈群出来发话,正好顺了他的心意,但转而又看向站在殿下的夏侯衡说道:“伯权一心为国,朕甚是欣慰,但你四个弟弟都投身战场……”

没等曹叡说完,夏侯衡脸上就有些失落与不解,他走上前来打断曹叡说道:

“陛下,臣为名将之后,又是嫡长子,我的四个弟弟都在前线奋勇拼杀,而我身为长子,他们的大哥却在皇宫独守空院,大丈夫不去固守边疆,却在这里昏昏僵僵……”

听到夏侯衡的抱怨,曹叡的内心颇为震动,他知道为什么曹操和曹丕不让夏侯衡去前线拼杀,但他们却忘了夏侯衡的志向被他们的保护而彻底埋没。

“好,此次前去长安,你同朕前去!并且命你为雍州别驾,镇西将军,与郭淮共同治理雍州事务。”曹叡也被他的一片赤诚而打动,因此他废弃了长时间以来对夏侯衡的保护,让他真正的驰骋疆场,实现毕生保家卫国的志向。

不过,之所以让他担任镇西将军,是因为郝昭被俘,根据前线传出的消息来看,郝昭可能已经投降,这个位置正好空缺出来,于是就让夏侯衡顶了上去。

至于郝昭的投降与否,曹叡已经不在意了,魏国少他一个不少,多他一个也不多,正是因为这种想法,雍凉大量人才流失也是有前提因素的。

夏侯衡见曹叡允许他出战西北,于是走上前来拜道:

“臣,谢过陛下!”

………

退朝后,曹叡单独把陈群留了下来,并且周围所有人都被曹叡屏退,只有他二人在宫中说话。

“陛下,单独留下微臣,可有事交代?”陈群看向坐在龙椅之上的曹叡颇为疑惑地问道。

坐在龙椅之上的曹叡站起身来走下高台来到陈群面前笑着说道:

“中书令,散骑常侍等人都不顺着朕的心意说话,大鸿胪虽为大魏国力而考虑,但未免说话太过直白……

只有长文你肯说,敢说实话,这些都是他们不如你的,之所以留你单独说话,是因为朕在前往长安的时候,洛阳无人监管,因此朕把监国之权托付给你,如何?”

“啊?这……”陈群有些受宠若惊,对于曹叡这番话和举止行为,他还是头一次看到。

但曹叡却觉得陈群一定能够不负众望,因此他把放在龙椅前御案上调动洛阳兵马的兵符和印玺拿了出来,将这两物交给了陈群。

“这是调动洛阳兵马的兵符,这个是印玺,倘若有人不服从你的号令,这印玺就代表朕,不服从你就代表着不服从朕。

除了大将军以外,朕唯一能够推心置腹的辅政大臣只有你,司马懿素有鹰视狼顾之相,无论是武皇帝还是文皇帝


状态提示:第104章 前线事宜,魏廷之争(求订阅,推荐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