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三个备选,在旁边看热闹的阁部院大佬们也纷纷发表意见,意图对最终人选施加影响。
首辅夏言和大学士严嵩越发的后悔了,不过后悔的方向却不太一样。
严嵩后悔的是,因为大门外总有锦衣卫官校监视,没有按照儿子部署规划,早日与左都御史霍韬、兵部尚书张瓒达成勾结。
不然的话,在这种场合,大学士加左都御史加兵部尚书的组合,话语权绝对很大。
说不定就能强行施加影响,还有机会把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推举上去。
严嵩有点怀疑,秦德威在大门外布置锦衣卫官校,根本不是为了收拾儿子或者羞辱严家!
秦德威就是为了防止自己与其他大臣串联,让自己这种时候孤立无援!
想到这里,严嵩忽然有点惊悚,秦德威在那个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今天这个场面?
也就是说秦德威蓄谋已久,可能早就勾通了家里仆役或者婢女,偷走了自己文稿?
而让首辅夏言后悔的是,自己推举毛伯温失败后,竟然只寄希望于秦德威与严嵩争斗,没有准备其他主动方案。
现在这样的场合,自己只能当个边缘人,连插手契机都找不到。
等其他一些大翰林表完态,秦德威就冷笑着开口道:“那么,该着我说几句了。”
其余编修、修撰这些小翰林见状,也就先闭上了嘴,等秦德威说完。
但秦德威并没有直接表态,却看向严嵩,高声问道:“当初皇上曾经下旨,叫严阁老今日举荐新任大宗伯人选!
所以我斗胆猜测,在严阁老心里,一定有个备选人吧?
不然的话,若真连个人选都拿不出来,岂不就成了欺君之罪?”
严嵩感觉自己今天不去物理手撕秦德威,就是非常有涵养了,哪还有心情与秦德威互动?
秦德威似乎也不需要严嵩说什么,自顾自的继续说:“严阁老不想说便罢,但我猜也能猜出点东西。
严阁老心目中的人选,必定是个能服众的人物,毕竟您是个新上任的大学士,该求稳要求稳。
而具,又能服众的人物屈指可数。
那么刚才三个公认最具资格的备选之中,或许就有严阁老原本拟定举荐的人选啊。”
众人一时间只觉得,秦德威这通分析好有道理,逻辑满分。
但最精明的那些人已经意识到,秦德威这通分析究竟有什么意义了!
秦德威凝出十分犀利的眼神,在温仁和与张璧这两大热门候选人之间来回扫荡。
突然冷不丁的对温仁和发问:“温前辈!我斗胆问一句,你与严阁老可有过往来?”
温仁和毫不犹豫的答道:“没有!”
秦德威又迅速转向张璧,同样问道:“那么张前辈,我还是斗胆问一句,你与严嵩可曾有过往来?”
但张璧却犹豫了,没有像温仁和那样第一时间果断回答。
其实已经不用回答了,犹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张璧也没法,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不敢保证一切都天衣无缝。
万一以后被证实当中撒谎,政治信誉就彻底破产了,御史能直接把自己弹劾回老家去。
“呵呵呵呵......”秦德威别有用心的笑了几声。
严嵩是一种表面上的“政治正确”,所以秦德威不能明说什么,只能用笑声表达“你懂得”的内涵。
毕竟严嵩的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可是一个谄媚事君、无底线逢迎皇帝的人物。
然后秦德威就很玩味的质问詹事府少詹事孙承恩:“我就想想问孙前辈,你还支持张璧前辈么?”
孙承恩刚才是张璧最有力的支持者,这时候也极其无语。他再看向张璧,神色就有点不对了。
你张璧居然跟严嵩这样的奸臣暗中勾搭了?再公开支持张璧,会不会被认为是谄媚当红人物严嵩。
至于其他人,想法大概也差不多。原本支持张璧的人,在秦德威咄咄逼人的扫视下,也羞于再继续支持张璧了。
又听到秦德威高声叹道:“难怪严阁老当初故意派我老师张玉溪公出使,至今尚不能完差回京。”
自始至终没有人在明面上说什么,没有人会公开指责张璧。
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只要是公开推举形式,张璧今天肯定没戏了。
秦德威仿佛毫不费力,像是撕掉一张纸似的,轻轻松松就废掉了一个热门候选人。
众人这时候不约而同的把视线转向另一个热门人选,吏部右侍郎兼掌院翰林学士温仁和。
秦德威都杀掉了一个张璧,绝对不会轻易停手的,不知道又会怎么对待温学士?
只见秦德威走到温仁和前面,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然后说:
“温前辈乃是有德行的长者,平日里对在下也多有关照。据闻温前辈乃是弘治十五年登科,堪为词臣中最早。”
众人听到秦德威这些没用的寒暄,还是莫名其妙的,不明秦德威目的是什么。
然后秦德威转头看向内阁班位,继续说:“如果在下没有记错,三位阁老的登科时间,应该都晚于温前辈吧?”
夏言、顾鼎臣、严嵩三个大学士,闻言齐齐变了脸色。
顾鼎臣和严嵩都是弘治十八年登科,比温仁和晚了一届,夏言更不用说了,正德十二年的菜鸟,比起资历就是弟中弟。
所以温仁和如果当了礼部尚书,大家都会很别扭。
在嘉靖朝,礼部尚书基本上就是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