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宣德大帝>第143章 利润

其实棉布的细密问题更多的是纺纱问题,要想棉布细密首先就要纺出细纱来,有了细纱才能织出细布。

纺织业的重点在于纺,这也是西方珍妮纺纱机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什么时候能有合格的棉布出来,朱瞻基并不是太过着急,他更希望大明的工业基础能够扎扎实实的推进,而不是不切实际的提升。

为了更好的利用青楼女子这个资源,朱瞻基交待全旭调查大城之中的青楼有多少这样过气的女子,在锦衣卫专门成立一个赎买青楼女子的部门,专门负责天下所有过气妓女的赎买。

这些识字的女子比起那些识字的读书人要好用的多,她们可不会跟皇帝讲什么与民争利这样无聊的话,皇帝将她们救出苦海,给了她们一个自食其力的机会,她们心中肯定是心存感激,成为皇帝的死忠。

无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钱粮的支撑,现在朱瞻基除了国库拨给皇宫的一部分钱粮之外,所有的收入都在自己的两家买卖手里。

为了给大家吃一个定心丸,也为了知晓自己的家底有多少,朱瞻基看向李擎问道:“李掌柜,这过去的一年全聚德的收入如何?”

“回陛下,由于一些食客的建议,他们从西城来到东城吃一顿烤鸭实在是不太方便,建议我们在西城再开一家店铺,为了方便食客就餐的需要,‘全聚德’在今年又在西城开了一家分店。

两家店铺扣除成本之后,纯利在五十万两左右,其中有二十万两是新店贡献的利润。臣计划明年将在通州与保定府再开两家分店,届时我们的收益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做的不错,两家店铺的利润就赶上了一个大府的岁入,可见工商业之利润的丰厚之处。不过这么高的利润可有纳税?”

“回陛下,顺天府与大兴县都知道这是陛下的产业,无人敢来收税,臣这里没有交一文钱的税。”

“你们听听,这么大一家饭店,养着几百口的人,竟然不用交一文钱的税,整个行在‘全聚德’不是特例吧,别的贵人家里的店铺是不是也是如此,不用缴纳一文钱的税?”

一众勋贵武臣都低下了头,他们的家中哪个没有买卖在街上,谁都没有交过税,也没人敢来收他们的税。

看样子皇帝以后是真要收他们的税了,躲是躲不过了,还不如大方一点在皇帝那里留个好印象,争取将国内的损失在海外贸易中捞回来。

众人纷纷表示愿意交税,不能因为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耽误了陛下的大事。

朱瞻基知道若不是自己先给了他们足够的好处,这些人怎么可能轻易的妥协。不过朱瞻基继续将眼光看向郭宜林问道:“你们那里也是一样吗?”

“回陛下,是的!刚开始是有小吏前来征税,臣问他们要征税的凭证,胥吏不但不给凭证,还吓唬臣若是不交税就让臣站枷笼示众,却只字不提征税凭证之事。

臣怀疑他们就算是征到税也不一定会上交朝廷,而是会假朝廷名义以肥自身。

臣不愿意这钱交的不明不白,便告诉他们这是宫中的产业,这些小吏当时就吓傻了,从此再没有来征过税。”

“既然你们不用交税,那这一年的利润可不少吧?”

“一年利润至少百万两,而且用人很少,整个‘保洁日化’上下不到五十人。”

众人都知道皇帝弄出来的香皂与雪花膏是暴利产业,却还是没想到竟然有如此高的利润。

这么一家作坊的利润能赶上一个小省的税收,这简直就是富可敌国啊!

朱瞻基却对奢侈品的利润心知肚明,不过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奢侈品并不会给国家带来多少好处。相反还会成为腐败的温床。

“诸位觉得朕的这两家产业,哪家更好一些?”朱瞻基问道。

众人第一反应当然是利润高的‘保洁日化’了,可是如果真这么简单,皇帝还需要去问他们吗?

难道是‘全聚德’更好一些?没道理啊,放着更挣钱的产业不选,偏偏选择挣钱少的。

见众人不敢回答,朱瞻基又问道:“假如朕现在卖掉这两个产业,你们会选择哪个?”

“当然是选择香皂和雪花膏了,不选挣钱多的不是傻子吗?”朱勇脱口而出,然后所有人都用看傻子的眼光看着他。

朱勇脸上有些挂不住,梗着脖子说道:“你们看着爷们儿干什么,难道爷们儿说的不对?”

朱瞻基笑呵呵的说道:“成国公站在个人的角度,一点儿都没错,没人会嫌自己的钱多。

不过站在朕的角度上,若是二选一的话,朕首先会选‘全聚德’。”

朱勇现在明白了大家为何要用看傻子的眼光看他了,他这是指着皇帝骂傻子呢。

反应过来的朱勇补救道:“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臣是说臣是傻子!”

朱瞻基本来还没觉得什么,朱勇也是无心之语,可是朱勇再一解释,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朱瞻基脸都绿了,可又不便发怒,咬着牙说道:“就当朕是傻子得了,不过诸位觉得朕为何要选择‘全聚德’?”

朱勇这回不敢说话了,小眼睛来回乱转,看着众人的表情。

在场众人里只有唐三任大概明白一些原因,他也不愿意在这样的场合太出风头,只是半闭着眼等别人回答。

小农经济的农耕社会,让人的眼光只盯着土地,眼界根本无法看出太远。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人束缚


状态提示:第143章 利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