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压力之外,却是隐隐的兴奋感,终于到了要接掌北伐军的时刻了。
为了此时此刻,他已经准备了太久太久。
祖孙二人倾谈到凌晨,要不是祖逍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催着祖逖去休息,恐怕要彻夜长谈了。
尽管经过了长途跋涉,但毕竟是少年人,精力充沛,恢复力强,只睡了一个半时辰的祖逍,依然按时起了床。
穿着短褐在院子中一招一式认真地练习,因为打听到祖父还没有起床,便独自用了早餐。
昨日他回来得匆忙,简单交代了一句让董昭安排好王羲之的住所,便迫不及待赶去见祖父了。
此时问了问,才知道并没有安排在刺史府,而是雍丘城中一处比较高档的客栈。
这个安排他也理解,并不是董昭要将王羲之当外人看待,怎么说他也是王敦和王导的亲侄子,总要避下嫌的。
将来羲之回到建康,他自己也好交代一些,这样做双方都可以免去很多的麻烦。
“这半年朝廷情况如何了?”
祖逍派人给羲之送了些东西过去,他暂时太忙,等抽出时间来再去看望。
以他和羲之之间的了解,都不会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
现在他关心的是朝廷局势,由于深入敌境,他们对南边的消息非常滞后,了解得并不多。
他很想知道,经过他的干涉,东晋的局势到底会发生哪些改变,又会对未来的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这是属下昨晚收集到的所有情报,少主请过目。”
董昭跟着他已经有一年多,对于他底钍煜げ还了,知道他对情报的重视程度,所以连夜就已经整理了出来。
祖逍接过来仔细浏览了一遍,看完摇头笑一笑,又重头到尾梳理了一遍细节。
他的习惯是喜欢深挖那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往往是这种不引人注意的信息里面,隐藏着大玄机。
看完他又拿了一支自制的炭笔,将重点内容圈了起来。
这份情报很有意思,许多应该在今年春天的叛乱中死去之人,不仅活得好好的,而且还蹦跶得特别的欢实。
朝中的大局面,表面上看起来与以前没什么区别,王敦出兵虽然失败了,却没有任何的实际损失。
反而晋元帝还要小心翼翼的示好,下了一道诏书进行安抚,并晋升王敦的养子王应为长沙郡太守。
长沙郡属于湘州管辖,本就在王敦的控制之中,这封赏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仅仅代表一种态度罢了。
王导官复原职,依然是骠骑大将军,司空,录尚书事,但有一点耐人寻味,那就是他不再领中书监。
中书监是皇帝近臣,地位仅次于中书令,一般都是皇帝特别信任的臣子来担任。
可见他们君臣之间依然有裂缝存在,司马睿对他生了防范之心,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君臣相得了。
历史上应该死于叛乱,被王敦杀掉的戴渊,仍然出镇合肥,只是气焰没有之前那么嚣张了,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王敦身上。
这半年以来,他甚至屡次修书向祖逖示好,而刁协也一样,历史上他勤王兵败,逃亡途中被自己的随从杀害。
现在,他不仅活得好好的,还重新担任了尚书令,可见圣眷更浓,他可是坚定的反王一派,节制二王的主意,最早就是他和刘隗提出来的。
刘隗此人更耐人寻味,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他倒是逃过了死劫,身为镇北将军,却率众投降了后赵。
可见这个平时以清流自居,满口仁义道德的家伙,实际上毫无气节可言,打击王氏纯粹就是为了一己私利。
现在,他依然还是镇北将军,出镇淮阴,鉴于历史,此人将来不得不防。
万一他一心攻打后赵的时候,这家伙在后面举了白旗,到时候他立刻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艰难局面。
“董叔,刘隗那里有没有人监视?”
董昭曾经全面负责北伐军的情报工作,所以这事情他最清楚不过了。
“有,戴渊和刘隗两边都有,不过戴渊那边要多一些。”
果然不出他所料,祖逍理解这样的布局,毕竟戴渊的职责就是监视祖逖,而刘隗的任务是防备石勒。
所以,把重点放在戴渊身上是正常的。
昨晚祖逖已经跟他说过了,会继续让董昭负责情报事务,当然,这也等同于将所有的情报人员,都交给了祖逍。
点点头,祖逍接着看下去,近期东晋朝廷最大的变化,就是司马睿将自己其他的儿子都封了王。
这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举动,要知道在此之前,晋元帝有意废掉太子司马绍,准备立其宠妃郑阿春所生的第六皇子司马昱上位。
当时因为受到了王导、庾亮和温峤等重臣的极力反对,不得已才作罢。
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如今突然就转变了态度,不再左右摇摆,估计这与王敦的事情脱不了关系。
司马绍出身不佳,母亲荀夫人是名地位低微的鲜卑族宫女,因此他的长相黄须碧眼,颇有混血儿特色。
但他性情极为孝顺,文才武略俱佳,又,喜好文章辞藻。当时的名臣,从王导、庾亮到温峤、桓彝、阮放等,都被他亲近看重。
司马睿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当初因为虞皇后无子,本着无嫡立长的规矩,才勉强立了司马绍。
政权稳定之后,司马睿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在遭到激烈反对之后,仍不死心。
竟然想办法将王导、周顗等软禁在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