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1635汉风再起>第一一一章 来自英国的使者(续)

1669年8月10日,宣化,新乡城(今东帝汶苏艾小镇)。/p

位于城西的广场,还未到上午十点,便已经是人山人海,使得整个新乡城充满了烟火气息。/p

今天是新乡县逢十的赶场日,周边数个乡镇村社的百姓暂时放下手头的农活,相携进城,采买所需的日常用品。镰刀、锄头、铁锹、铁锅、白瓷碗碟、木桶……以及粮油、布帛等生产和生活物资。/p

新乡作为齐国开拓的第一处海外领地,距今已有三十多年了。虽然,在二十多年前,宣化总管区的驻地从新乡迁到了地理位置更为优越的镇海(今东帝汶帝力市),但还是凭借其先发优势,成为宣化地区第二人口大县和最大的商贸中心。/p

来自南洋的各种特产和汉洲本土输入的工业制成品在此汇集和中转,每年移民季的大量运输商船和移民于该地做短暂休整,荷兰东印度公司前往汉洲本土或者威远进行贸易运输……,这一切,造就了新乡城现在的繁盛。/p

根据四年前的人口数据统计,整个宣化总管区已拥有七万余人口,而新乡县就占据了两成多,达一万五千余。/p

宣化总管区的管辖范围除了宣化岛外,周边的牛岛(今印尼延德纳岛)、北夷岛(今印尼韦塔岛,帝汶岛北边)、延陵岛(今印尼阿洛岛,帝汶岛北边)、松陵岛(今印尼罗地道,帝汶岛西南)、元和岛(今印尼萨武岛,帝汶岛西南)、富宁岛(今印尼松巴岛)等数百座大小岛屿也划归宣化总管区辖下,成为汉洲本土的北方外围屏障。/p

宣化总管区主要以农业种植和林业采伐为主,数座岛上生长着大量的红木、檀木等名贵木材,以及柚木、樟木、楠木等优质船材,在本地区稍稍加工后,便装船运往汉洲本土,随后便被加工成一套套名贵家具和一艘艘驰骋于大洋之上的海上巨舰。/p

宣化岛雨量充沛,河流纵横,再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开发,此前因土壤冲蚀而略显贫瘠的土地也在勤劳的农人手中变得日益肥沃,陆续兴建的灌既工程,使得本地的水稻种植得以实现一年两季或三季。如今,宣化地区已经成为齐国最为主要的粮食产区,为国内每年新增人口(移民)提供了稳定的粮食保障。/p

英国远东特使莫里斯·麦克米伦子爵一行人在数名齐国警察的护卫下,徜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饶有兴致地在一个个商贩摊位上驻足流连。/p

诺大的广场上,除了售卖蔬菜、水果、香料、鸡鸭、猪牛羊、各种海鱼等日常副食外,在许多大大小小的摊位上还有茶叶、瓷器、黄金工艺品、海参、玳冒、珍珠等贵重商品,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p

麦克米伦子爵等一行英国人,并没有引起集市上的民众特别关注。这荷兰红毛夷经常往来我新乡,或停靠补给,或大量采购本地物资,这西洋人的面孔见得多了,也就没啥稀奇了。不过,瞧着他们一行人被数名警察护卫着,估摸着是来了夷人的大人物,准备要去汉洲本土,觐见我们齐国大王。/p

麦克米伦子爵在一处摊贩前,仔细挑选了十几颗珍珠,又捡了一些姿态奇特的玳冒,随即便让随从与摊贩商量价钱。/p

“麦克米伦勋爵,他们不收我们的银币。”那名随从连笔带划地与摊贩说了半天,待口袋里掏出十几枚银币时,却遭到了商贩的拒绝,要求他们支付汉洲银元。/p

“为什么?”麦克米伦子爵惊诧地问道:“我们在巴达维亚购买物资时,尼德兰人都收我们的银币,他们汉洲人为何不收?”/p

“他们……他们似乎嫌弃我们的银币成色不足。”那名随从有些尴尬地说道:“他们只接受汉洲银元支付我们所购买的商品。”/p

这个时期,英国尚未发行纸币英镑,仍采用的是金银复本位制,银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铸币。但英国的铸币与大部分欧洲国家的货币一样,普遍存在“缺斤少两”的现象。/p

盖因,铸造的金币也好,银币也罢,会经常在人们手中流转,因而,若长期没有回收重铸,就会磨损得很严重,磨损后的铸币重量下降了,实际变成了不足值的劣币。/p

除了自然磨损问题,民间还私自将铸币偷锉或削剪。由于当时金属铸币都是手工打制的,制作较粗糙,铸币的边缘往往不平整,因而一些人就会将铸币边缘偷锉或削剪下来,然后再将其投入到流通中。而这些偷锉或裁剪下来的“边角料”日积月累达到一定量后,就可以重新铸成新的铸币。/p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一些在铸币厂(主要是受王室控制)工作的铸币师,他们会私底下和商人勾结,偷偷将官方的铸模进行彷制或改造,利用业余时间伪造铸币。商人们将金银条块给铸币师,然后铸币师利用彷制铸模铸造劣质的、掺杂其他金属的劣币。/p

为了解决偷锉削剪以及彷造的问题,早在1663年时,英国伦敦的皇家铸币厂开始用机器铸币,对贵金属进行切割、冲压和铸造,并在铸币的边缘打上文字和花纹,并打造了垂直型的边缘,以防偷锉削剪。不过,这些新的机器铸币并没有迅速进入流通,而是因为含银量高、币值稳定,被人们储藏起来了,或被一些商人熔化出口了。/p

】/p

在17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铸币磨损、偷锉削剪、掺假伪造等现象在英格兰以及欧洲地区愈演愈烈,导致大量劣币充斥于市,其中劣质银


状态提示:第一一一章 来自英国的使者(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