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是答应了,寡人便是背弃了与东盟的协议,可是会叫天下人不耻。”说道这里,赵王迟疑了一会,然后开口说道“还请先生先宽限几天,让我有一个思索的时间。”
其实他担心的哪里是什么协议问题呢,依照他的性格,他会想到的怕是只有自己的利益吧。虽是说东盟,可是组成过家的帝王,还是有绝对的领地自主权的。若是他一旦接受了臣服匈奴的约定,那么运气好还可以当个藩王之列,若是运气不好,自己恐怕就是连小命都难保了。
见到赵王的退却,青书并非不知道他心头的打算。此时如果自己非要纠缠出个结果,恐怕赵王会狗急跳墙,把自己扣留在朝廷之中。于是青书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就退下了。
可是离开了赵宫的青书,却并没有班师回朝,而是像日轮发出信号。率兵攻取赵国的陕,并将赵人赶走,同时在上郡筑关塞。这一事件引起赵国的极大惶恐,于是在惠安接连两次与齐威王相会,企图依靠齐国对抗匈奴。
由于青书从中挑拨离间,又极力为匈奴拉拢齐国和楚国,齐国不仅不帮助魏国,反而与楚国共同打击赵国。由匈奴归赵的公孙衍趁机发动‘五国相王‘,使赵、燕、齐,楚四国互相尊重,同时称王,结成更加稳固的联盟,借以增强赵国的防御力量。楚国却迎头给魏国浇了一头冷水,就在‘四国相王‘的当年,发兵攻赵,在襄陵大败赵军,占领了八个城邑。由于齐、楚的破坏。四国相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而赵惠王更加憎恨齐、楚二国。
出了这件事不算,青书代表匈奴却又采取了更为狡猾的手段。就在开战的三天后,青书约集齐、楚、赵三国执政大臣在挈桑相会,试图为赵国调停,以讨好和拉拢赵国。赵惠王在此后果然放弃公孙衍的合纵政策,而接受了青书的联合匈奴以对付齐、楚的政策。次日,赵太子和赵国丞相入匈奴朝见,青书的地位也想雨后春笋一般,层层拔高。
为了使赵国进一步臣服于秦国,青书再次巧舌如簧的进行劝告。赵王思量再三,最后同意了青书的观点。不久,赵王再次派太子入匈奴朝见,向匈奴表示归顺。赵国从反叛到归顺,用时不过半月,没有耗费一兵一卒,却是双方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