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战争有很多手段,第一式只是牛刀初试而已——杜桑德和埃斯科瓦尔也希望以此来测试一下,帝国官僚体系对于金融危机到底有多少认识,同时他也希望借此搞清楚……帝国官僚体系的反应速度能有多快。
因为接下来的第二式,就隐藏在第一式的阴影里。
只要成功引发金融危机,那么正处于无监管地带的奥林证券交易市场就能成为奥林发展银行最好的收益来源。
在股票暴跌的时候,有两种方法可以赚钱。第一种是趁机购入大量低价的优质企业,比如自己就有矿产的公司,或者拥有大量生产设备和员工的企业。
第二种则是从其他金融市场交易参与者身上赚钱,而杜桑德开出的计划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名词——轧空。
奥林发展银行在第一式之后总资产至少会达到8000万金镑。一开始吸收的公众存款可能会有些损失,但在其他银行接连倒闭之后,保持相对低利率的奥林发展银行必然能够吸引到更多有避险需求的客户存款。在这个基础上,奥林发展银行才能开始第二式的运作。
做空股票是在奥林证券交易所里早就开始实施的一种套利操作。交易者们会从其他股东手里借来某一家公司的股票,然后约定一个时间期限,随后将借来的股票全部卖出。
完成做空,只需要交易者在约定的时间期限之内重新买回公司股票,并且将借来的股票还给原持有人即可。当然,这个股票是不能白借的,除了支付一笔押金以外,在归还股票的时候,交易者还需要向借出股票的股东支付一笔利息。
能借出股票的股东们大部分都以收取红利为目的,他们对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波动相对不太敏感。而做空交易者的主要利润点在于卖出和买入之间的差价,差价越多,他们赚的也就越多。
轧空的目标就是这群做空交易者。他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买回做空公司的股票,并且还给那些股东们。否则,做空者的押金将会被全部没收,并且还需要赔偿结算日当天的股票价格和卖出股票之间的全部差价。
杜桑德给定的计划非常简单粗暴,利用奥林发展银行的巨大资金优势,在市场上找到一支被做空的最严重的股票,然后全款买入他们的股票——能买多少买多少。pδ
大量买入一只公司的股票,市面上该公司股票的价格就会开始暴涨。做空者很快就会发现,他们试图做空的打算落空,而且开始承受起了巨大的浮亏。
当奥林发展银行完成轧空之后,他们到底打算什么时候退出就已经不重要了。市场上所有的公司股票都将被奥林发展银行全部购得,这些做空者根本就没有机会能够从市场上买回自己完成交易最后一步——买回股票换给出借者所需的股票。
根据奥林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规则,这些做空者首先需要支付相当于做空股票当前市值90的保证金,而如果无法实现平仓,做空者还需要支付平仓节点下这支股票股价和他们借走时的所有差价,并且保证金也得全部交给出借方。
换言之,轧空最多只能赚到无限接近100的利润,但带来的损失风险却是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做空者本金的。
在这么不利的交易条件下,做空者仍然决心采用这样的方式牟利,原因就是他们有自信不会被“恶意轧空”。他们的身后的势力足够强大,不会有不长眼的人对他们动手。
但是,建立在盘外招上的保险措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如果对方使用盘外招来试图避免轧空所带来的损失,那就会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做空机制带来根本性影响。其他所有的市场交易者在开始交易的时候都得先想想,我的交易对手背景是不是比我更硬,我是不是可能会被对方用盘外招搞死。
金融系统和金融交易行为本质上是一个由信心支持的空中楼阁。只有参与者都认可并且相信这个市场是公平——至少是相对公平的——整个市场才有可能运转起来。
这就是杜桑德第二式的目标,他就是要让这些市场参与者肉疼到不惜动用场外招来控制损失。而只要他们敢控制损失,那再配合上一些中央特科的宣传,奥林的金融体系关键就算是彻底废掉了。pδ
要么从帝国金融体系之中再敛财一笔,搞垮一批敢于做空的超级交易者……要么让整个帝国金融交易体系陷入土崩瓦解中。
这就是“信心”的力量。
·
·
·
杜桑德制定的两步走计划是以“尽可能大的杀伤帝国经济”,以及“尽可能保证奥林发展银行安全”为前提制定的。奥林发展银行的所有行动,都是以符合帝国相关法律规定为前提。除非皇帝陛下亲自出来发表“御意”,否则奥林发展银行至少能够维持一个非常安全的位置。作为合法的金融市场参与者,奥林发展银行能够像是一根毒刺,时刻威胁到帝国的金融安全。
要是皇帝陛下真的这么想不开,那可就算是彻底中了杜桑德的埋伏。当初设定下的“吸收公众存款”,可不光是为了让奥林发展银行快速扩张,也不光是为了让其他中小商业银行跟进。
吸收公众存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以此要挟或者说威慑帝国乃至皇室。奥林发展银行的规模越大,吸收的公众存款越多,帝国就得越发小心处理这根毒刺——如果贸然对奥林发展银行动手,那将会有大量的贵族和中产阶级失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