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明显是一个长期工程,开国至今,收集了几十年,还处在一个收集的高峰时期。
集贤苑的一帮子官吏,就是为了收集各种典籍而设的。
这堆人负责的就是寻访,抄写,印刷,各种古代典籍。
这些书,收藏到了国家图书馆,也不是就不用管了。
就轮到了盛籍。
在大周朝之前,甚至都没有印刷术,都是手工抄写的书。
经过一个传一个的攥抄,这里面难免混上了一些良莠不齐的人,典籍难免就有不少的谬误。
普通的书错一点没那么重要,但是重要的经史典籍,差一字意思就完全变了。
除了校检这个之外,也要校检思想。
有一些不符合当权者利益的话,该删也是要删的。
盛长柏现在做的是最基础的工作,还不需要考试典籍里面的思想,合适不合适。
就是检查一下错别字,多字少字,为书本增加一些,简单的标点符号,方便阅读。
校勘错别字,凡错字以雌黄颜色涂掉。
别字或多字,以雌黄圈之。
缺字,在字旁添入。
如果行距密集,则用朱砂画圈,然后在上下空纸处标写清楚。
诸点语断处,以侧为正。
有人名、地名等需要细分者,以中间加细点分隔,这就是顿号。
当然了想要校检这些书,也不是盛长柏按着自己记忆随便的改就行了。
像是后汉书,这种流传下来还算比较多的版本,盛长柏就需要,把所有的版本都找出来。
逐字逐句的仔细斟酌,查询各种资料之后,有充实的佐证,依据之后,才可以更改。
在大周朝校书,也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
当然了,严谨是因为盛长柏不是大佬,是大佬的话,盛长柏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思,校检一些典籍。
甚至可以给科举的经义,论注作疏。
校检的时候,难免的可以夹带一些自己的私货。
那些古代传下来的经史典籍,又没有标点符号。
不好改原版文字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改一改断句。
中文的博大精深,就在一字一字之间,不同的断句,一句话就完全是两个相反的意思。
只要科举的时候,考官认同哪方面的解释,哪个说法就是‘显学’。
想要做点大事,争取一点学术圈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
现在盛长柏就处于大周学术最高,最权威的地方。
也不好浪费这么好的条件,等工作稳定下来之后,盛长柏就准备自己写本书。
写书,当然是为了传播一些现代的思想,以后想做点事,搞点改革的也容易一点。
校书的事情,不是一件急事,慢慢的来做就行。
盛长柏也不是准备混日子,校书这件事本身,还是挺有意义的。
如果不是大周朝,官方一直矢志不渝的校检,印刷,传播书籍的话。
科举也不可能那么兴盛,也不会从寒门之中,涌现出那么多的人才。
虽然这大周朝的寒门,并没有那么“寒”。
怎么算也是,平民之中的上等人家,起码也要买得起,借得到,由朝廷印刷出来的,做工精美,错漏最少的官版教材。
好多没钱的平民之子,都是读的民间盗印教材,各种传了n手的手抄本。
都不知道会有多少错漏,教材都是错的。
怎么可能能打下好的基础。
在最重视默写的初级(县学,州学)教育中,拿着错版教材,这些人不管再怎么学,也不可能考的进去。
官学这些人都进不去,最简单的拜得名师之路,直接就让这些人自己给堵死了。
其他路,肯定都要比考进官学,更加难走。
寒门也大半出自世家大族的旁枝,经商的富裕人家,乡间的大小地主。
但是大周朝的仕途,总不是像之前朝代,被世家高门完全的垄断。
这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平民的上升渠道,算是真正的打开了。
盛家也是出自寒门,但是盛家也不好说就只是普通平民。
在改朝换代的时候,盛老太爷也是赚下了偌大的家业。
到了盛长柏这一代,三代皆中进士,盛家才成为官宦世家。
如果稍有一点差错,断了考中进士的传承,断掉两代人,盛家就又可以说是寒门了。
寒门站了起来,离平民能站起来,还是有一大段差距的。
平民想要出头,还是很难的,普通的平民,根本就承担不起进学的花费。
还是要先努力赚钱,才有寒门出贵子的可能。
大周朝是优待读书人,但也要读到进士,才能享受到大部分的优待。
县学,州学,甚至太学,一共招收不到多少学生不说,就是招收进去了,也给不了学生,太多的补贴。
供养一个人读书,脱产读书二十年,甚至是三四十年,还不确定有确切的回报,哪是一个平民之家可以承受的。
多少的‘小康’之家,经过几代的积累,才迈向了小康。
供养一个读书人之后,轻易就让家庭返回赤贫了。
第一天上班,盛长柏就胡思乱想了不少的事。
初步想好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先在邵文馆混上几年。
这段时间,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理政,和文坛扬名。
然后就申请外放,到地方上任上一任或者是两任,通判,知州,知府,知军的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