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赵集英就算真正的坐上了帝位,轮到了新帝发言。
新帝上位之后,首先还是操办赵宗全的后事,任命韩章为山陵使,给赵宗全修建帝陵。
韩章还没开始,给赵宗全的爹先舒王修陵寝,就需要先开始给赵宗全修陵寝了,多少有些讽刺。
安排各位朝臣和礼官,去为老皇帝操办葬仪,陵地勘测,撰陵名、哀册文、谥册文和议谥号的各种事。
最后就是,册封现在的太后为太皇太后,册封现在的沈皇后为太后。
赵宗全的其他子嗣,新帝的弟弟妹妹,哪怕还在襁褓之中,也是男的封亲王,女的封公主。
这件事主打的就是一个儿子孝顺老子,新帝对先帝的感恩,给予先帝留下的遗留,应得的封赏。
表示新帝确实善待了先帝留下的一大家子。
都安排完,这次的大朝也就算结束。
虽然从昨天到今天发生了许多事,军队联合后宫谋反,要牵扯出不少乱党,乱兵,好多的事情,都需要处理。
但是这些事情,不需要在新帝继位的大朝之上讨论。
现在也不需要审判,只需要抓人抄家,先把人控制起来,新帝直接派兵去做就是。
新帝继位的有功之臣,有功之兵,这个时候,也不着急封赏。
等到新帝真正的举办过登基大典,在大肆封赏不迟。
许多的朝堂重臣,都留下了和新帝开小会,议各种事。
盛长柏这个级别,还是凑不到跟前。
下朝之后本该去御史台上班,但想着昨天也是跟着忙了一夜,没必要让自己那么辛苦。
到御史台告了个假之后,盛长柏直接就回了家。
“长柏,到底出了何事,我听到了丧钟响了二十七声,这是国丧,到底是谁去了?”
盛长柏刚回家,像王若弗报一个平安,王若弗已经着急的问了起来。
这个时候盛长柏才想起来,宫里的人,都知道皇帝去了。
但是皇城外的人,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皇城外对局势的了解,还停留在昨日晚上的判军进城。
“是官家去了,现在桓王已经继位……”
盛长柏给王若弗和如兰解释了起来。
“老太太,你怎么过来了,我还想着过会儿去给您问安的。”
也是想着昨晚,所有人都挤在了葳蕤轩,环境不如平常不说,提心吊胆的也不可能休息好,天亮后才回各自院休息,盛长柏才没第一时间找老太太。
没想着讲到半截的时候,老太太和海朝云,长枫也都陆陆续续到了葳蕤轩。
“不用多礼,你继续讲,昨日皇城之中,到底都发生了什么?”老太太摆手说道,身处于官宦之家,也不能不关心这些朝堂大事。
“是桓王和顾廷烨带兵回来救的驾……”
看情况,不满足这些人的好奇心,肯定是不行的,盛长柏也就挑拣了一些,能对这些人说的,讲了一些。
“多亏了你,父亲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没事就好。”
就算盛长柏已经尽量轻描淡写的描述,海朝云听到了海氏一家被赚入了皇城,还是一阵后怕。
“长柏,既然顾廷烨回了汴梁,还是要派人过去,知会一下蓉姐儿。”老太太说道。
“顾廷烨带兵抓乱党去了,等忙完之后,他应该会来看蓉姐的。”盛长柏回道。
“长柏,你这次跟着桓王的兵马一起入皇城救驾,算不算立下了大功?”
王若弗就和海朝云,老太太的关注点不一样了,没有需要关注的人,王若弗首先注意到的就是盛长柏立功。
也不能说没王若弗关注的人,王若弗最关注的就是盛长柏。
“不算什么大功,先帝还是遭了难,我这也就是尽了一些绵薄之力。”
盛长柏应付道,功劳都没定下的时候,不适合让王若弗张扬。
之后的二十七天,属于新帝的孝期,平常人为父守孝是二十七个月。
三个秋天,也就是平常说的守孝三年,帝王守孝,以日带月,也就是二十七天。
过了孝期,就是新帝的登基大典。
虽然这件事属于盛长柏的分内事,但是这次先帝宾天,新皇继位。
礼官们的事情,比起上一次还是轻松上很多。
之前的时候,是因为大周朝几十年没有皇帝去世,朝中没有熟悉仪典的老臣,大周也没有形成礼仪的定制。
需要查询海量的典籍,所以礼官连带着盛长柏都挺忙碌。
现在操办赵宗全和新帝这爷俩的事情,礼官既有经验,又有定例可以遵循,可以说的是一句轻松。
新皇登基之后,照例还是大赦天下,加办恩科,封赏诸军,恩赏群臣。
这些都是大周朝的惯例,新帝继位之后,也和赵宗全做不出什么区别。
“登基大典总算忙完,长柏你也算是可以歇息一下,为自己前程考虑一下了。”盛紘对着盛长柏说道。
忙完了新帝的登基大典,盛长柏的封赏也快该下来,又到了该考虑仕途怎么走的时候。
“我的想法没变,还是想往边州任上一遭。”
虽然皇帝变了,盛长柏还是不希望改变自己的计划。
想要北伐,盛长柏亲自任职于边州,亲身了解一下西夏和辽国,还是必须的。
“长柏,新帝和先帝不一样,新帝没有准备为先舒王争什么尊号,对太皇太后也颇为孝顺。没有了礼仪之争,你这个御史,也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