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正规化
八月二日,敌人仍没有任何动静。到了五日,敌人也没有丝毫进攻的迹象。同样,一路军方面也一直没有发动进攻敦化的战役。[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在一片平静之下,十二军却发生着一些变化。
八月四日,根据地召开了第一次正式的党委会议。
会议开始后,叶磊首先做了一次长长的自我检讨。检讨的内容无外乎就是叶磊认识到骄傲自满的态度,并对在这几个月,特别是在上月末的奉西北战役中表现出来的患得患失、缺乏积极性的态度做出了深刻的反省。叶磊不仅做出了检讨,还分析到犯这些误的原因,并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最后叶磊率先提出,正规化根据地、十二军的领导构架,程序化决议形成过程等建议。
在众人都表示出谅解之后,会议马上就转入了正规化组织机构的问题上。
经过商议,众人首先确定了根据地的名称。
以前只有青岭岗根据地的名称。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一直都直接叫根据地或是十二军根据地。
考虑到十二军的主要活动区域在中华民国辽宁省的东部,便决定不使用南满等名称,直接叫做辽东抗日根据地。根据地设立辽东军事委员会,作为统一领导长白山地区、兴京地区、朝鲜方面各项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
军事委员会由五人组成,叶磊担任军事委员会主任,刘松江、白燕红担任副主任,其他成员分别是赵尚志和李青。
而辽东抗日根据地的党委由九人组成。叶磊任书记,刘松江、白燕红任副书记,其他六人分别是赵尚志、李青、曹亚范、黄海峰、齐辉、伊俊山。
根据地方面正式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由白燕红担任政府主席,李青、伊俊山担任副主席。以后民政方面的事情将由这三人负责。其中白燕红负责全面工作,李青负责民政,伊俊山负责党务。
叶磊本来想在会议上提议再建一个辽东军区,统一指挥辖区内的部队,但考虑到辖区内只有一个十二军,并无必要再建一个领导机构,便搁置了这一提议,等以后再讨论。但,会议上还是再次确定了十二军党委构成,七人党委分别是叶磊、赵尚志、刘松江、曹亚范、黄海峰、齐辉、尹夏太。
确定完些内容之后,辽东抗日根据地军事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马上于当日举行。
这次会议一直进行到深夜。
在分析了辽东根据地面临的严峻局面后,经过讨论会议决定,马上调整策略,采取主动打出去的方式应对敌人的讨伐。
第二日,也就是八月五日,十二军军事会议召开。
军事委员会确定调整策略后,有了明确方向的讨论很快有了结果。
在基本保持目前兵力部署的前提下,前线各团从直属侦察连抽调一个排,三个营中各抽调一个侦查班,并从团部补充人员后,组建五支游击队,每支游击队的人数大概保持在七十人左右。三日内,完成编队后,九日开始所有五十五支游击队全部派到外线。其任务是骚扰敌人据点、公路、铁路,使其疲于奔命。作战策略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逃我追。具体做法是主动、合理地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隐蔽地部署兵力,果断、坚决执行战斗,迅速、彻底撤离战场。主要战术则采用袭击战、伏击战、破击战、袭扰战、麻雀战、围困战等方式打击敌人,并通过这样的战斗达到杀伤敌人、消耗物资、迷惑敌人、疲惫敌人的目的。
除**师、第一师外的其他各师的主力部队则马上以营为单位,集中兵力、补充弹药物资、积极备战,随时做好向敌人发起进攻的准备。当战役开始后,团部跟随其中的一个营行动,统一指挥所辖的三个营及五支游击队,师部则单独组成一支部队运动作战,同意指挥下辖各部队。
另外、守备一团、守备二团和**师第四团归为军部指挥,负责防守濛江、仙人桥、石龙岗,**师集结到抚松和濛江中间的太平川,随时做好增援的准备。同时,第一师也要随时做好出击桦甸的准备。
至此,叶磊已经动员了他能调动的所有部队。除调往敦化的一师两团外,剩下的和新建的共二十一个团将要参加这一次的战役。
组建了这么多部队,根本达不到一人一枪的程度。原来的几个师还好一些,基本上都有三千以上的枪支。考虑到轻机枪、重机枪、掷弹筒等装备都是两人或是四人操作,主力部队的基本上是处于满编状态,武器也不缺。
但新编的两个守备团就没那么幸运了。虽然人数达到了团的标准,但装备却只能两人使上一支。
如果敌人真打到濛江、抚松附近,拿这几个团想挡住敌人的进攻,那根本就不可能。之所以把他们派到那里,主要是防止敌人小股部队的渗透。敌人的主力还是要由其他各师去解决。
会后,指挥部外,松树下。
“刘叔,你觉得这两天我做的对吗?”不跳字。
“你这么做是正确的选择。虽然你已经很优秀了,但一个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管这个人是谁”
“…”
刘松江又说道很多人都说,在战争时期尽可能简化指挥系统,简化指挥层次。我想这是正确的。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如果因为复杂而混乱的指挥系统受到牵绊,那会影响前线部队的作战。但,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变成一人直接领导,所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