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国势>第235章 离岸平衡(1)

第235章离岸平衡(1)

满载在中国军火的货轮从天津和秦皇岛起运后,顺着中国沿海,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取道地中海在法国港口卸货,时间长达40来天。

事实证明,这批军火来的正是时候,法军在香槟地区发动了针对德国的牵制性进攻,在霞飞老爹被免职后,福煦元帅接替了他的职位。这是一个同样老派、保守的军人,但是比霞飞出色的是为人更加谦逊和含蓄一点,不会对已经暴跳如雷的内阁形成直接挑战。

在香槟地区的牵制进攻并不是他的本意,因为法国投入使用的80万后备军是好不容易才训练出来的,还没有达到战前常备军的水平,但是,局势已经恶化到不容法国再从容不迫地练兵了——德国人连威胁巴黎的大炮都撤走用于支援东线了,再不动手,只能落得和霞飞老爹一样的下场。再说,福煦也迫切地需要树立自己的威望,法德战线虽然稳定下来了,但是这种稳定是全部体现在法国领土上的,法国北部、东北部等工业基础良好的地方全部落于德国之手,昔日繁华的城镇成为一片废墟,而德国自己的国土却是毫发未伤,仍然在源源不断地提供后备力量——如果说这种情况算是势均力敌,那么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令福煦稍微感到宽心的是,这次英国购买的军火中有一批是他早就想要的物资,战车、飞机、快速野战炮都是他渴望得到的。虽然法兰西人的骄傲使得他不敢吧这些货公开与法国国造的相提并论,但下面实际冲锋陷阵的官兵可不会管这些。

特比是战车和飞机,受到了换装部队的热烈欢迎,一致反映,比法国货强多了,特别是中国空军上一代主力战斗机枭式,几乎是法国飞行尖子抢着要的货色——速度快、滞空时间长、盘旋半径小,足以和德国飞机相抗衡。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现在面对掠过阵地的德国侦察机,法国人可不是只有干瞪眼着急的份了,通常都是追上去一顿狠揍,飞机配发前线才三天,法国飞行员已经打下了7架侦察法军阵地的德国飞机,即便与德国的战斗机相互较劲也是互有胜负,不至于像以往那样一边倒的局面。

福煦极为高兴,他终究还是实用主义占据上风的将领,当即命令军工部门测绘仿制,准备批量生产——中国人的东西再好,哪有自己生产的好?至于技术专利,让它见鬼去吧。

之所以德国侦察机屡屡进行侦察,是因为他们已经察觉到了法军不同寻常的调动,非常担心法国人利用德国西线兵力空虚的当口猛扑过来——现在的情形和当初进攻时完全颠倒过来,那时德国的重心在西线,80的力量如泰山压顶一样扑过来,现在德国的重心在东线,西线除了连绵不绝的战壕,充其量只有30的力量,而且还抽调走了大量精锐兵器,如果英法在局部造成突破,后果不堪设想——要么法德前线的脆弱平衡被打破,要么德国被迫从东线抽调增援力量。无论哪种后果,其结果都是灾难性的……

辛慈的情报速递可是比英国人的海运要迅速的多,借助俄国境内的情报网络,他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将德国急需的技术资料通过中东铁路,先后取道中亚、小亚细亚运回了德国,时间不到一个月。一路上,辛慈发挥了无与伦比的情报天分,充分利用了俄国铁路当局的麻木不仁与粗心大意,在俄国警察的眼鼻子底下运走了成捆的技术资料。这些资料一经抵达柏林,立即得到总参谋部的高度重视,迅速被投入生产中去。

因为图纸已经完全是成熟的工艺图了,只要任何看得懂技术参数的工程师都可以进行利用,事实也证明了德国人的高效。仅仅半个月的功夫,德国已经将装有机枪同步协调器的隼式战斗机组装完毕,经过飞行员试飞,特别是经过里希特霍芬等顶尖飞行员的使用,纷纷赞不绝口。

但法国人在前线投入新飞机的消息传来后,德国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总参谋部制止了这种盲动,而是果断停止了旧有飞机的生产,将全部优先权赋予最新接受的先进技术。一大批先进装备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运抵前线,至于法国人,先让他们高兴几天再说。

香槟战役果然如期发起,德国人在前三天因为事起突然而有些狼狈之外,到了第四天,局面已经完全稳固了下来,法国人在前进了几十公里以后,再也不能越雷池一步,前面是大片大片的尸体一呻吟者的哀号,不过,即便没有能够取得预料当中的突破,就战略层面来说,不是毫无斩获,神经过敏的法金汉从东线调回整整12个师,并且暂停了对俄国人的攻势,让俄国熊得到了喘息的良机。37天之后,法国人主动停止了进攻,香槟战役最终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人付出了49万的伤亡,换来了德国人27万的伤亡和不到60公里的战线推进——法国人要想赢得战争的胜利,还远远看不见曙光。

更让福煦郁闷的是,他倾尽全力下达的仿制指令刚刚深入下去,德国人已经在前线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德国人驾驶着最新式的飞机——居然能从前面开火,将法国的战机打得一败涂地,大批优秀飞行员血洒长空。虽然空战改变不了整体战役走向,但看着空中为对手占领,法国人只有挨揍的份,谁心里都不是滋味,大大影响了原本因为伤亡惨重而显得低落的士气。

至于德国人,虽然堪堪挡住了法国人的进攻,


状态提示:第235章 离岸平衡(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