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五代末年风云录>第四十七章 梁山1
那些烦恼事统统丢掉。”

“李叔先请!”韩奕起身随李榖往后院行去。

李家的后院颇大,李榖又匠心独运地造了不少池沼、园林,正值三月佳季,庭院中一片桃红柳绿,莺歌燕舞。阵阵妇人的欢笑声从桃林柳荫里传来,吸引着韩奕信步往前行去。

见到韩奕过来,李氏的家眷们立刻停止了欢笑声。

“韩……”众人环绕之中的老妇人,正是李榖之母刘氏。以往刘氏曾经因为儿子李榖的缘故,将韩奕视作侄孙辈,可如今站在自己的面前的是特进、检校太保、西京留守、河南尹兼侍中、开国侯,推诚奉义翊戴大功臣,位兼将相,爵位、阶位、官位皆在自己儿子之上,这些日子来京城里都在议论的风云人物,刘氏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称呼韩奕是好。

“祖母不如以二郎呼我!”韩奕道,“侄叔在青州家乡时,长辈们常如此呼我。”

“二郎真是、真是……”刘氏语无伦次地说道。

“真是天下少有的俊杰人物!”李榖之妻陈氏接口道,“还跟当初一样让人觉得亲近。”

除了刘氏、陈氏之外,家眷当中还有李榖之子李吉、李拱及他们的妻小,将凉亭下坐得满满当当,这当中也包括早就不拿自己当外人的郑宝。

韩奕的目光停留在刘氏身边的少女身上,正是李小婉。

“小婉见过韩相公!”李小婉落落大方地拜道。她如一朵盛开的桃花,欲语还羞,肤如凝脂,眼眸如这春天的一泓碧水,亭亭玉立在春风中如天上仙子。

“免礼、免礼!”韩奕道。

真所谓女大十八变,他被李小婉的美丽无暇所惊讶,这让他不由得想起当初逃亡路上那个如惊弓之鸟的小女孩。再看李小婉时,见她俏立在春风中,虽有弱柳的娇柔多姿,却有梅花的冰肌玉骨。

“李小姐万万不可如此呼我,这世上称我韩相公的,也没有几人。”韩奕自嘲地说道。

“那我该如何称呼?”李小婉鼓起勇气,大胆地直视着韩奕。

韩奕想了半晌,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得道:“随你!”

见韩奕有些尴尬,众人轻笑起来。

亭下当中摆放着一只炭炉,李榖与韩奕围着炉子坐下,茶几上摆放着一溜茶具与诸色果脯。令韩奕意外,李小婉跪坐在蒲垫上,亲手烹制茶水。

美人如玉,白嫩的皓腕上一对翠玉与被风吹起的罗裙,还有高高的飞云髻上纤巧金钿,更显得她的无限风情。桃柳为景,景中有美人,微风吹起,将数片花瓣吹落在美人柔媚的身上,令人产生无限暇想。

亭下的众人,似乎都忘记了呼吸,人们静静地坐在那里,欣赏着李小婉的动作,聆听着勺子在茶盏摇动的轻微声响,直到几缕沁人心脾的茶香随风飘散开,这才知道茶煎好了。

李吉与李拱,早就急不可耐,但见李小婉将茶分好,心知这头几份自己永远也排不上的,只得耐着性子等着。

“第一盏茶,献给祖母品尝!”李小婉将茶献到刘氏面前。

“婉儿一向孝顺知礼!”刘氏接过茶盏,老怀欣慰,却又追忆起往事来,“只可惜,你那苦命的爹娘看不到了……”

李榖与妻陈氏,不得不好言相劝。

“第二盏茶,献给伯父,感谢伯父养育大恩!”李小婉将第二盏茶献给李榖。

李榖道:“婉儿自幼命苦,然而却有不屈之心,实难可贵。能看到你长大成人,伯父甚感欣慰,否则它日地下作古,有何面目见你双亲?我当初若是考虑周全,哪里会有这等祸事?”

见李榖自责,李小婉安慰道:“婉儿不敢作如此想,伯父大恩,婉儿永世不忘,愿侍奉伯父膝下。”

陈氏在一旁数落道:“婉儿说的是哪里话,你如今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以后不许说这种话。我们家婉儿要模样有模样,又知礼,还识文断字,性子又温婉柔和,这样的好女子哪里找?嗯,这事不能马虎,得让你伯父替你寻个一等一的夫婿,那才相配!”

“就是、就是!”李吉与李拱在一旁起哄,二人挤眉弄眼地冲着韩奕说道,“韩侯,你以为如何?”

李小婉脸上绯红,忙低下头,只听韩奕说道:“二位世兄说的是,不过这事,小弟不便评论。”

李吉与李拱二人,相视嘿嘿一笑。那一边,李小婉又向陈氏献茶,依次是李吉、李拱,最后才轮到韩奕。

“将军对婉儿有活命大恩,我无以回报,今日特献此茶,略表谢意。”李小婉道。

韩奕接过茶盏,说道:“此事不必再提。力量有多大,责任便有多大,吾辈七尺男儿岂能任敌猖狂?为一小卒,当仗三尺剑,护得身边周全,为一大将,当镇守一方,革马裹尸,荡寇御敌!”

“将军虽醉心于戎马边事,不妨稍稍停下来,品一品茶,须知弓弦不可常紧绷。”李小婉道,“唐人元稹有诗云: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韩奕听李小婉说的极有趣,连忙捧起茶盏喝了一大口,想找找茶圣陆羽的感觉。

李小婉露出三两颗贝齿笑道:“将军这是牛饮,茶可不是这么品的,尤其在大梁城,这雨前的紫笋茶极难得。”

“哦,我口渴!”韩奕尴尬万分,惹得众人暗笑,韩奕连忙问道,“那么请教李小姐,这茶


状态提示:第四十七章 梁山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