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为挤进咱这个第一陆军集团军唯一的特别坦克连,咱可是连吃奶的劲儿都使了出来,除了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咱容易吗?
但坦克兵好是好,就一样让人最为不爽。
什么?当然是俘虏了。
人人都说陆军里面,最难做的、也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活捉敌方的坦克及其坦克手。道理其实极其简单,不说大家也明白。
突然出现在苏联红军坦克先锋营的突击营三辆t59坦克,以一字型赫然挡在他们前进路上,甫一现身,便以毫不客气的三发齐射宣告了双方遭遇战的开始。
而在中间那辆标有007的坦克里面,一直嘀嘀咕咕不停地自言自语的谢光宗,正是这个特殊连队的连长,同时也是突击营第三代招收的新兵中的佼佼者。当然作为坦克兵,他也算得上是一马当先的兵王了。
说这是一个特殊连队,不仅因为这是整个突击营唯一的四个坦克连中的一个,还因为他们所拥有的坦克是t59改型,其先进程度与卖给德军的坦克又多出了一个代差。
同时,这也是在t59改型坦克成熟定型后,经孟遥亲自批准,第一次在突击营第一、第二陆军集团军中,前所未有地给两个集团军各自增设了两个坦克连的特殊编制,也使得两大陆军集团战力更是提高到了一个恐怖的等级。
至于为何这次毫无顾忌地派出了全部新式坦克。而不是像骑兵军一样对等地进行战斗。除了孟遥要求的此战必须立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坦克军里面没有一个蒙古人。
所以,当谢光宗一声“全连齐射”命令发出,对于800米这个距离,其实在所有参战坦克兵心中也是存有疑问的。
不过事实很快打消了他们所有的疑虑。
随着三股浓浓的黑烟在敌方坦克阵中升起,谢光宗毫不犹豫地又发出了第二次“全连齐射”的命令。
这一次,他还是嘀嘀咕咕的,但却是咬牙切齿状。
坦克是足够先进的,而且可以毫不怀疑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突击营。但前提是他们必须一丝一毫不能差错地不折不扣的执行营长作战计划的每一个细节。因为单纯就坦克会战而言,他们只有四个坦克连,每个连队三辆坦克,全部加起来也不过12辆坦克。
而对面的苏联红军呢。仅仅已经进入战斗状态的就是两个坦克师、一个**装甲旅。别忘了,刚刚结束柏林战役的苏联红军装甲编制,依然还是采用四辆坦克为一连队的制式,一个整编坦克师就是108辆坦克。
突击营四个坦克连全部加起来,一共12辆t59改型坦克。接近一比十的悬殊比例,这还只算他们一次面对一个苏军坦克师的条件。
因此,他们的胜机只有一个——那就是距离。
是的,只要保持在t34坦克所有射程之外,距离就将成为苏联红军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同时也注定将成为他们的一个个移动的活靶子。
很好。除了第一次试射打飞两发炮弹之外,两轮齐射,已经有四辆苏军坦克明显趴窝了。
显然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的反应时间,明显也是落后了。
谢光宗一面快速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表,一面将两眼紧紧贴在潜望镜中,飞快地将双方之间最新的距离进行了再一次标定:
760米,看来在库尔斯克大会战中积累了无数经验的苏军坦克手,也不过是徒有虚名嘛,反应时间才刚刚达到了40米。再来一次齐射,他们又一个连队又得玩完。
“全体都有,穿甲弹,一次齐射——”
话音未落,三道火光飞驰而去。紧接着在远处爆出三朵耀眼的光芒。
很好,这一次全部都换上了穿甲弹。而且打的都是扇面攻击队形中的第二号坦克。这种战术,是他们训练科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针对的就是这种大集团冲锋的打法。
果不其然,冲在最前面的排头坦克,已经冲出去很远了,后面的坦克却还在原地打转。原因无它,只因排在队列当中的第二辆坦克爆炸的烟雾和瘫痪后庞大的身躯,一下子变成了整个攻击队伍的拦路石。
这就是后来被写进装甲部队经典训练大纲中的“2号本垒打战术”。
趁着苏军坦克大队乱成一窝蜂之际,谢光宗连的第二波次攻击第三个全连齐射再次发动了。
这次是三颗破甲弹,目标依然还是敌人的二号坦克。当然,现在的敌二号坦克,指的并不是原来队列中指定的担任二号作战任务的坦克,而是现在慌乱中蒙头蒙脑冲到排头兵之后第二位置的敌坦克。
至于一直轰轰烈烈不要命地一直向前开着的最前面敌坦克,谢光宗连就像它根本不存在一般,依然保持着对它熟视无睹的状态。
在全部打掉这一大队敌坦克之前,“勇敢地”冲在最前面的坦克,无疑是突击营最好的“钓饵”。
又一次齐射之后,谢光宗紧紧盯着标尺上的距离,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全连都有,最后一次齐射,然后快速退至二号阵地。”
此刻,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缩小到了四五百米左右,经过谢光宗连几次命中率几乎都在百分之八十的打击下,苏联红军近卫军坦克**旅这个先锋营的坦克数量,已经锐减到三分之一。而剩余的坦克,有的不是慌不择路地掉头曲线救国绕起弯子来,有的则干脆给自己壮胆地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打起炮来。
呵呵。连虎式坦克都赶不上的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