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大明虎臣>第262章 用周公之礼来补偿吧

女子十五而笄,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结发的意思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

笄礼至明代在民间几乎已经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一般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有明显不同就算举行了简单的笄礼,这也算保留了些许古时的笄礼遗风。只有皇家、官员以及有身份的那些缙绅和士大夫之家才举行非常正规的及笄礼。

入宫没几天就被指婚的朱淑嬛是幸运的,和皇帝比较疏远的朱由榛家族无疑也是幸运的。朱淑嬛就是一个纽带,让朱由榛成为了灼手可热的新贵,同时,朱由榛有由于和手握重兵的周遇吉成了亲家,因此成为了真正的实力派,皇帝眼中的红人。虽然朱淑嬛这个公主名义上算是朱由菘的女儿,但谁也无法忽视朱由榛这个亲生父亲。

现在谁都明白了,周虎臣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周遇吉的十几万大军其实是周虎臣在掌握,周遇吉只是在辅助。一个不到二十岁,拥有最强兵力的实权总兵,这个驸马等于是一种牵制,是朝廷要把周虎臣拉到皇亲国戚这个圈子以稳定内部局面。

曾经微不足道的县主朱淑嬛现在成为焦点,皇家要给她举行及笄礼,然后要册封为公主才能够赐婚。这两件事为重中之重,各种规矩礼仪要显示出隆重,另外还要给周遇吉准备一个宅邸,给驸马周虎臣准备一个宅邸,尽管周遇吉父子有可能不住在南京。但这两个宅邸绝不能马虎,它关系到皇家威仪,也关系到周遇吉父子的满意程度。

现在的周遇吉毫无办法,皇帝要赐婚。太后和贵妃娘娘亲自出面,周遇吉根本不敢拒绝,因为拒绝意就味着有异心,他只能唏嘘等待在南京。

准公主的及笄礼还未举行,南京城以已人声鼎沸,各路神仙纷纷现世,无论是各界官员、勋贵、士子的祝贺还是民间的各种祝福都让南京呈现在一派喜气之中。

南京距离扬州太近了,消息传来的很快,这几日一直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周虎臣很快得到了消息。可这个对别人来说的好消息对他和小美女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

什么叫热恋,周虎臣和马惠就是,两人眼中只有你我。哪里容的下另一个人突然插进来,即使是身份尊贵的公主同样也不受欢迎。

知道消息的小美女已经完全傻了,这个件事对她来说无疑是五雷轰顶,自己的爱人眨眼间成了当朝驸马,要迎娶公主,而且没有改变的可能,她怎么能接受。

尽管感觉不爽,但作为一个来自讯息爆炸时代的人,周虎臣对这件事完全可以理解。这就是政治的延续,一种平衡手段。无论怎么样。自己必须接受这个公主。那位即将被封为公主的宗室之女就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皇家对周家的恩宠,也象征着周家对国家的忠心。周家无可回避。

拒绝绝无可能,周遇吉没有这个胆子,尤其是在这个国家的关键时刻,皇家要做给天下人看,让天下人看到皇帝对周家的重视,看到朝堂的君臣一心。周遇吉也要做给天下人看,让所有人看到他周遇吉对国家的忠诚不二,绝无第二选择。

这件事抵触但不能抵抗,无可改变!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团结就必须接受!周家处在了风尖浪口,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成为皇亲国戚。

娶一个公主没关系,长得像凤姐也没关系,皇家的凤姐也不错!完全可以摆在家里辟邪!

接受了就是皆大欢喜,天下太平,民间百姓欢欣鼓舞,朝廷上下一心,对于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来说正需要这样的事情增加凝聚力,周虎臣无可选择。

至于不欢喜的,现在...周虎臣需要去安慰。

幻想中的两人世界崩塌了,小美女情绪极其低落,以前的幸福表情完全消失了,换来的是沉默,没有一丝笑容的沉默。

周虎臣的脚步声对马惠没有丝毫影响,她坐在屋内的瓷墩上就像一个美丽的雕塑,两个小丫鬟瞪着美丽的大眼睛傻傻的站在原地。静止也是如此的美丽,周虎臣轻轻迈步向前,随后,他来到女孩眼前蹲下身,眼睛带着无奈看着自己的挚爱。

“我们改变不了什么,这是朝廷的决定,为了稳定现在的局势,谁也无法改变......”

女孩稍稍抬起头,秀目噙着晶莹看向周虎臣,其实,她也明白,但...无法接受。

周虎臣站起身:“翠儿,玉珠你们出去一下,我和表妹单独...说会儿话。”

两个小丫鬟很听话的矮身施礼,随后迈着莲步轻手轻脚的而出了屋门,出了门还没忘记回身给关好。

“祖母和母亲也要在南京居住,惠儿应该明白,祖母和母亲...其实等于是人质!朝廷要收复疆土,要收复北都,要战胜建奴,可...我们兵力太强大了,朝廷不得不防...这些举措也是朝廷的无奈,没有别的选择。惠儿要理解,父亲和母亲无法拒绝,只是委屈了你......”

老太太去南京享清福是福分,可也是人质,继续给周虎臣加官进爵还在后面,再送上一个公主,这是一环套一环的笼络,为了让自己父子忠心卖命,朝廷已经可以称作无所用其极。

这些手段很常规,自古就出现的数不胜数,这算不上什么丑恶,一个皇族女子的命运就是筹码,而这个筹码无论好坏周虎臣必须恭恭敬敬接过来,然后养在家里。

女孩终究是柔弱的性格,残酷的现实让她的泪水已经在眼圈打转


状态提示:第262章 用周公之礼来补偿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