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华又询问了胶卷的价格,以及租相机的价钱。
工作人员介绍说:“一盒乐凯胶卷二十八。租相机,一天五十块钱,需要另交八百块押金。”
朱晓华一愣,心想,怪不得拍照的人那么多,却没人关注到这个租相机的窗口了。
这乐凯胶卷比自己在潞城买的整整贵了十块钱。租相机也贵得离谱,光是押金就需要八百块,如果租客有八百块钱的押金,早都自己买一台相机了。
不知道这里的工作人员脑袋里是怎么想的。
不过,这个年代,国营的单位,很多都是这种情况。经营者高高在上,根本不在乎你游客用不用。
你不用,反正总会有人要用。
朱晓华拿着收据,回到景区门口等待游人上前拍照。
下午他又接拍了五张照片,赚了一百块钱。
朱晓华举着钱,喜不自禁地想,今天一天赚了三百,哇塞,照这个速度,再努努力,自己一个月岂不是要月入过万?
八十年代月入过万,抵得上三十年后月入百万了吧。
没想到,自己找弟弟、妹妹,却无意中又发现一处发财的金矿。
朱晓华隐隐约约看到了人民币上的毛爷爷在向自己招手。
他禁不住感叹:“都说八十年代是遍地捡钱的年代,没想到是真的啊!只要稍微有点本钱,胆子大点,赚钱真的很容易啊。”
这跟自己在魔都当金融民工时简直没法比啊。
金融行业看上去高大上,但是金融机构众多,竞争激烈,市场上的机会基本都被开发殆尽,想赚钱,只能是从市场的缝隙中一点点挤,工作繁重,而且绝大部分基层人员收入不高。
所以才有了金融民工这个称呼。
等到天黑时,朱晓华去景区窗口取回冲洗出来的十六张照片,又把下午拍到的五张底片交回窗口,交给了对方五块钱。
照片色彩鲜艳,画面基本清晰,清晰度虽然跟三十年后的数码相机没法比,但是照片上多出一层朦朦胧胧的光晕,有一种这个年代特有的味道。
画面看上去很柔和很温馨,跟三十年后高清写实风格大不相同。
朱晓华把三百块钱装进兜里,骑上摩托车,去景区两条街之隔的杨氏饺子馆吃饭。
杨氏羊肉饺子馆是全洛城最出名的招牌餐馆之一,朱晓华很久前就想去这馆子里撮一顿。
如今赚了钱,又有摩托车,来回很方便,他毫不犹豫地奔向了饺子馆。
他把摩托车停在门口,刚进门便闻到一股浓烈的羊膻味道。
餐馆里,坐着不少的食客,每个人的桌子前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饺子,饺子上配着绿菜和虾米,看上去极可口。
朱晓华在门口的桌子边坐下,招呼服务员,问:“饺子怎么卖的?”
服务员说:“羊汤五毛,羊汤饺子一块二,大份羊汤饺子一块五。”
朱晓华:“羊汤饺子,来一大份。”
朱晓华点完餐后,低下头,翻看手里的照片。翻看完当天给游客拍摄的十张照片后,他又翻看起当时自己和贾亮两人拍摄的照片。
那是自买相机以来,留存在里面的底片,今天一次把它全都冲洗了出来。
当翻看到王二叔张大嘴巴啃树皮上的鸟屎时,朱晓华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贾亮当时拍照的角度,绝了。
照片上,王二叔张大着嘴巴,树皮上那坨白色的鸟屎从侧面看过去,恰好就在他张开的嘴巴里。
还有那些邻居们夸下海口之后,滚泥浆的照片。
院子里,一群老老少少躺在地上,就地打滚,有的光着膀子,有的穿着长袖,还有万晓莉那样,穿着亮眼长裙的,一群人满身泥浆,灰头土脸,场面极其壮观。
十多分钟后,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了上来,鲜香四溢。
饺子上漂着绿菜和炸得金黄的大虾。
朱晓华翻动筷子抄了抄,足足有六只金黄的大虾。
朱晓华又瞧了瞧其他食客碗中的饺子,他们碗里的虾米只有芝麻大小。
朱晓华叫住服务员,说:“不对吧,我点的是大份羊汤饺子,没有要大龙虾。”
服务员也一脸错愕地看着他,而后说:“老板让我上的,没错,你放心吃吧。”
其他食客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朱晓华。
先瞧瞧他,又瞧了瞧他碗里的大虾。
有两人不干了,拍着桌子问:“老板呢,把你们老板叫来。”
“同样的大份羊汤饺子,为什么他的虾比饺子还大,而我们的虾却只是小虾米,还没有芝麻大?”
有人扔下筷子抱怨。
此时,门口站在摩托车旁的一个中年男人笑眯眯地走进来,他圆脸,体态微胖,一脸福相。
他搓了搓挂在胸前的围裙,说:“这些虾是赠送的,你们就别抱怨了。”
服务员介绍说:“这就是我们杨氏羊汤饺子馆的创办人,杨忠福。”
众人听说这人是杨氏馆子馆的创办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朱晓华说:“俗话说,无功不受禄,杨老板为何单单送我一个人大虾?”
杨忠福说:“这辆摩托车是你的吧?”
他边说话,边盯着朱晓华脖子上的相机。
朱晓华点点头:“是我的。”
杨忠福说:“我有个请求,我想坐在你的摩托车上,替我的店面拍两张照片。你今天的饭钱嘛,本店直接免单了,另外照片钱,我会另外支付。”
所有人忽然明白,原来这老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