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明疯皇>929 准备出征

戴梓都把半自动步枪给研制出来了,贡士榜也终于贴出来了。

这一界取士足有三千多!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都轰动了,所有学子都激动的不行了。

三千多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知道,泰昌朝以前的科举也就五六千人参加,最多的时候也就取士三百多。

这一次,取士数量足足比以往暴增了十倍,所有学子怎能不欢欣鼓舞。

这天一大早,卯时还未至,贡院前面放榜的地方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来迟了的,那都只能回去等着人来报喜了。

没办法,三千多个名字啊,哪怕文理科各半,一大堆人最少也要把一千五六百个名字仔细看上几遍。

再说了,好不容易挤占了位置,很少会有人只看文科的榜单又或者只看理科的榜单。

毕竟,大家都有亲友、同门、同乡什么的,就算不是自己所考的文科又或者理科,那也得好好看看,万一看到个熟人还可以好好去恭贺一番,结个人缘不是。

卯时整,榜单准时放出。

这一届的理科会元不用问,那就是杭州府的戴梓,第二名还就是内阁次辅毕懋康的儿子毕登科。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考官作弊,硬把人抬上去的,也不是泰昌事先给自己的参谋将军透漏了题目。

这次的考题还就是毕登科最为熟悉的科目。

毕竟他家学渊源,他爹毕懋康就是有名的武器专家,而且,这几年他随泰昌东征西讨也把大明所有武器装备的性能都了解了个透彻。

他不但对火枪熟,对火炮,对战舰,乃至对步兵战车都相当的熟悉。

如果纯论现有的武器装备,这届考生就没人是他的对手。

要不是出了戴梓这个奇才,这届的理科会元和状元估计就是他了。

没办法,戴梓太狠,竟然把半自动步枪都研制出来了,他也只能屈居第二了。

至于理科第三,泰昌都没听说过,而且人家也只是对武器装备相当的熟悉,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改进建议,所以,泰昌也没怎么去了解。

理科这前三名貌似在所以参与会试学子中还没多大名气,大家看到这三人占据榜单前三之后貌似还有点不服气。

文科就不一样了,前三名就没人不服气。

因为这三人在历史上那都是大大有名的海内鸿儒,泰昌甚至都听过他们的名字。

那么这三个到底什么人呢?

第一名,昆山顾炎武。

第二名,衡阳王夫之。

第三名,余姚黄羲之。

这三人在历史上的名气那是真的相当大,论学识,明末清初没几个人能跟他们相比。

只可惜,明朝亡了。

他们这些拒不事清乃至失志抗清的明遗民结局都相当的凄凉。

没办法,历史上,明末清初生不逢时的人实在太多,他们空有一身本事也只能悲剧收场。

当然,这会儿就不一样了。

大明正逢盛世,正是他们的用武之地。

每次会试结束,那都有人欢喜有人愁。

榜上有名的,那自然是扬眉吐气乃至欣喜若狂。

榜上无名的,那就只能唉声叹息又或下次继续努力了。

还好,这会儿就算不能金榜题名,想要当个官谋个差事还是很容易的。

现在大明到处都需要人,举人也相当的吃香。

而且,当举人的步入仕途也不是一点前途都没有,只要办事得力,升六品乃至五品都没问题。

数日之后,很多落榜考生都已经在商议是不是响应朝廷征召,直接步入仕途算了,而上榜考生则来到皇极殿前参加殿试来了。

这次殿试的题目就三个字,平天下!

文科理科都一样。

泰昌的目的就是告诉这些考生,大明要平定整个天下,大家要做好打大仗的准备。

至于如何平天下,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各人也有各人的见解。

泰昌也不怎么管,每次他都关注理科有没有什么奇才,有奇才那就点为理科状元,着力培养。

至于其他人排名如何那都是徐光启和毕懋康等人的事情。

殿试结束,徐光启和毕懋康等人正在那里拼命的阅卷呢,泰昌却是坐在龙椅上皱眉沉思。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平天下了,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世事就是这么的凑巧。

他正坐那里皱眉沉思呢,曹化淳突然捧着份电报疾步走上来,附耳低声道:“皇上,西大营急报。”

西大营?

泰昌接过电报一看,眉头不由一展。

西大营总督卢象升奏报,他已经率军拿下喀布尔了,正准备跟波斯帝国谈判呢!

很好,那就从中亚开始吧,这边也是时候准备出征了。

泰昌当即命曹化淳派人招来了张之极和徐允贞,细细交待了一番,命他们去跟波斯帝国谈判。

第二天一早,他又带着孙承宗来到了武备城,来到了武器研究院。

这个时候戴梓都已经带着人在靶场上等候多时了,五个靶场守卫端着五把崭新的半自动步枪聚精会神的站在那里,只等泰昌一声令下了。

孙承宗见此情景,不由满脸的懵逼。

皇上这是要他来看火枪的吗?

说实话,这会儿火枪在战场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尤其是对蒙元骑兵,基本上没什么作用。

因为人家最少也批了牛皮软甲,百步开外,火枪基本伤不到他们,等他们冲到百步之内,那几乎是转瞬即至,火枪就更没


状态提示:929 准备出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