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第363章 一个五年计划

当然,对赵尘来说,压根无所谓,他什么时候不得罪过人了?

整个朝堂,能上朝的少说也有几百人,真正和赵尘关系好的,也就那么几个,房玄龄、程咬金他们,然后,就没了。

从进长安开始,赵尘得罪人就没停下来过,反而是过得越来越滋润。

一个臣子忍不住问道:“驸马,为何我们是阿谀奉承之辈?难道我们说错了吗,难道百姓不是在陛下的治理下,能够吃饱了?百姓在过得越来越好,陛下治理有方,怎么就阿谀奉承了?我这些都是实话,掏自肺腑的实话。”

赵尘摇摇头:“你们除了在后面拍马屁,又出过什么实际的策略没有,又真切为百姓做过什么什么没有?难道你们在看到这个村子的百姓生活水平,就一点问题都没看出来?”

那些臣子都是愣了,那臣子皱眉:“这有什么问题吗?”

“如何没有?第一,是通往该村庄的道路,道路坎坷,全是小道;第二,村庄百姓住的是什么屋?不过是最为破旧的木屋,连个石头围墙都没有,这种屋坚固吗?能够遮风挡雨吗?第三,每家每户的地面之上,直接就是泥土,连地砖都没有,这种生活水平和条件,这些问题,你们一点都没有看出来?”

那臣子目瞪口呆:“这……”

说句实话,他们还真没看出来,但现在一想,好像这些问题的确存在。

赵尘沉声说道:“只一昧看到歌舞升平的景象,只会歌功颂德,不是一群阿谀奉承之辈是什么?”

那臣子张了张嘴,忍不住说道:“那驸马你又准备为这些百姓做什么?”

赵尘淡淡说道:“玄龄,念下第一个五年计划。”

啥?五年计划?

那些臣子都有些懵,而房玄龄直接开始念道:“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始时间为贞观十年到贞观十五年,总共耗时五年,在本次五年的时间里,我们将达到以下目标:第一,完善大唐交通道路体系,修建三十条主干道,建立大唐的初步公路体系;第二,增加大唐的粮食产量,保证主粮存储达到三百万石,解决粮食危机,让大唐百姓进入小康社会第一步温饱阶段;第三……”

听着房玄龄的话,周围所有臣子都是傻了!

李世民眼睛也亮了,这个计划他竟然没听过?

而且,这个计划真的是将目标完全量化了,很容易就进行推动!

等到念完,房玄龄又是说道:“小康社会是赵先生提出来的概念,我觉得很好,根据百姓的家庭收入水准,可以分为非常贫困、贫困、温饱、小康、富裕,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让大唐百姓共同富裕。这,就是赵先生与革部准备做的事。”

那臣子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李世民哈哈大笑:“赵先生,这个五年计划好啊,朕觉得很不错,但为何朕之前没见过。”

“陛下,这还是初步的草稿版,还没有正式敲定,打算再修改贴合实际之后,再交给陛下呈阅。”

李世民很满意,转头对那些臣子说道:“瞧瞧,赵先生说得对,身为大唐臣子,必须要想着为百姓做实事,不要一天到晚想着拍朕的马屁,拍了有用吗,百姓生活得不到改善,你拍十次,比不上为百姓做一次好事。为什么百姓今年能过得好,为什么百姓还能买上自行三轮车?那是因为赵先生的红薯与土豆,是赵先生研发出来的单车。这些才是真切的实际事情,以后朕不想听到有人再拍朕的马屁,朕只想听到真切实际的建议。”

那些臣子都是低头应声。

经过这一个简单的闹剧,车队继续朝河东道出发。

接连几日,总算是到了河东道,结果一到河东道,沿途所见,和之前见到的村子大不一样。

途经的河东道这个村落,一片死气,李世民下了马车,朝前过去一看,这才发现,整个村落里,只剩下二十几人。

看着坐在村口好像奄奄一息的老人家,李世民走上前。

“老人家,村里的其余人呢?我怎么看到村里,还空了这么多的房屋?”

那老人抬起头,看了李世民一眼,叹了口气:“都得病了,死了,村里得了病的,都是主动离开了村落,自己到乱葬岗去了,现在我们村里,只剩下,一些老幼病残。”

李世民精神一震,他看着村落里其余人,年轻人的确很少。

“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村里的人到底有并没有病,这个病,太厉害了。”

“没人来治病吗?”

“其余村,也是或多或少有这个病出现,我们村,还算好的,咳咳。”

这个老人咳嗽起来,他就是坐在这棵柳树下面。

李世民心情有些沉重,让身后的御医给村民检查,然后给他们熬药,又留下了粮食之后,这才继续朝前走。

这一趟的目的地,在牛村。

又往前走了没多久,赫然是见到一队出殡的队伍,只见棺材足足有十几副,队伍也很长。

李世民心情愈发凝重,又往前经过的村落,只见到这个村落已经隔离起来,有官府的捕快在牵起隔离线。

继续往前,李世民一路让太医分发丹药,帮忙治理病情,一路看着那些经过的村落,少部分村落人数较多,但基本也是房门紧闭,派人上去一询问才知道,大家都被其余村爆发的疾病弄怕了,压根不敢胡乱出门。

至于耕地,现在命都保不住了,还要什么耕地?

一路上,河东道的这些村落,繁华热闹景象,


状态提示:第363章 一个五年计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