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问鼎十国>番外 二:这天下姓罗

“驾!”

“驾!”

“驾!”

宽敞的官道上一行二十余骑策马扬鞭,飞速奔驰。

为首一人浓眉大眼,四十许岁,明明的一身书生打扮,顾盼之见却有不怒自威之态。

在他身后的二十余骑也是戎装劲旅气势非凡……

不过他们一行人并没有吸引过多的目光。

尽管天下承平十数年,但大虞阅兵的传统一直维持,禁军的战斗力或许比不上开国时期,却也是久经训练的能战之士。

在这天子脚下,从不缺这种威武之师。

一行人来到洛阳北门,他们这种装束队伍第一时间就吸引了守城兵卒的注意,派来了兵士询问身份。

为首书生并没有倨傲姿态,在马上和悦说道:“在下青海经略使寇准,奉太子教令,回京述职。”

他自报名号,身后一骑立刻上前下马,取出信物证明寇准的真实身份。

守城卫兵地位不算高,却是见多识广的职位,什么亲王贵胃都照脸认识,甚至当今皇帝、太子都亲眼见过,可对于“寇准”这个名字,依旧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当年耶律休哥与曹彬联手覆没吐蕃,将吐蕃正式纳入大虞固有领土。

吐蕃与中原朝廷的恩怨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在无尽的对峙消耗中,吐蕃内部矛盾日趋激化。王室内部互相争夺,将领之间又发生混战,十多个派系相互倾轧,乱了足足一百五十年。这一百五十年里,高原上因为战争,形成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派系阶级。

武力征服容易,想要让高原上的遗民臣服并不容易。

曹彬、耶律休哥打掉了吐蕃王室、大贵族,然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却也不能一杀了事,只能怀柔安抚。

高原气候恶劣,物资运送不便,大军长期驻扎,耗费巨大,以致于朝中不少大臣动了放弃之念。

是罗幼度将此事压了下来,然后抽调能人去高原、青海治理安抚。

已经崭露头角的寇准自告奋勇自请入藏。

寇准用了三年时间,走遍高原藏地,写了二十五万字的见闻,又写了三万字的治理方案,花费了七年时间,修青唐商道,茶马古道,在沿途大兴驿站,制定了关于雪区物资生产销售、贩运、税收、价格,质量、监察的一系列法规制度,让藏地百姓大获其利。此外,他又用空闲时间组织诗文辞赋之会,还让儒生研讨儒家经典,勉励青年学生,推动雪区学风。同时以雷霆手段对付潜藏于暗处的豪强,恩威并施,令得藏地大治。

在过去的十年里,寇准的名字可是长时间制霸邸报的头版头条的。

守城兵卒即便没有出过京畿地,却也通过各种渠道听过寇准的名声,确定了印鉴,带着几分恭敬地让寇准入城。

寇准看着周边熟悉又陌生的街道,说道:“张叔,你先行回府,同我父母到个平安,我先去东宫,看看到底发生了何事……”

寇准政治嗅觉超凡,知道大虞太子罗康叡此番召自己进京定有大事。

寇准沿着御街而行,经过层层通报,走进了现如今的意义上行政中心中东宫。

自从大虞举办开国五十周年庆典以后,身为大虞朝的开国皇帝,罗幼度逐渐将手上的权力向东宫转移。

琐碎事务由太子一言而决,重大事情也无须特别汇报,与诸宰辅一并商议即可,唯有三品以上的官员调任,需要罗幼度的准许。

完全可以说现在的太子罗康叡已经掌握了大虞朝廷的八成权力。

罗康叡接见寇准的地方并非东宫正厅,而是用膳的偏殿,酒食冷菜已经准备就绪,就等寇准到来,开火炒菜。

阔别十年,寇准看着面前已经具备一定气度的幼时玩伴,毕恭毕敬地道:“见过太子殿下!”

罗康叡大笑着上前,双手搭在寇准的肩头说道:“从小到大,你就是这性子。我特地清退所有人,结果你还是这般拘束……算了,不强求了,你同你父亲一样,都是这个倔脾气。嘿,可就如父皇说的,若庙堂之上,人人皆如你们父子,他得少活几年。可一个朝廷要是没有你们父子这类人,等同少了立足之基石。”

如此赞誉不可谓不重。

寇准亦心中感动,身为人臣,能够连遇两代贤主,那是几辈子修来得福分。

两人对饮了几杯,寒暄了几句。

罗康叡放下手中杯子,说道:“平仲,可听说过泉州官商勾结桉?”

寇准知道正事来了,说道:“在邸报上看过了,范仲淹不愧是陛下看中的好人物,臣在青海,神往之。”

青海、泉州万里之遥,但是此事轰动天下,寇准还特地托人将此桉所有邸报、文稿都收集起来,详细研究。

揭发泉州海贸贪污桉的核心人物就是范仲淹。

大虞的科举制度与宋明最大的区别在敢于放进士外出为官,而不是将他们留在京师充当文员熬资历。

范仲淹作为罗幼度钦点的状元,在京畿只待了三个月就给分配到了江南为官,担任一个八品小县县令磨炼。

凭借超凡的政治才能,范仲淹短短几年就干出了成绩,连连升迁,调到了泉州市舶司任职。

泉州的地理位置独特,已经成为了天下最大的商贸港口,每日往来的商船货船数以十万计。

东南之利,舶商第一、市舶之利最厚早已成为公认的事实。

泉州离京畿万里之遥,又有巨大利益,如何反腐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数十年来,朝廷也抓了不少腐


状态提示:番外 二:这天下姓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