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的脸上露出急切之色,匆匆忙忙地将楚歌扮演的李浩迎入选德殿。
这一幕对楚歌来说,有些熟悉。
十年前,他也是如此这般进入选德殿中。
本来想为韩甫岳将军美言几句,看看能不能说动齐高宗,让韩甫岳将军不要退兵。结果齐高宗丝毫不给他这个机会,还是执意要退兵议和,执意要杀韩甫岳将军。
从那个时候开始,楚歌就制定了一个十年计划。
而现在,十年之期终于到了。
“李相!
“这最新的军报,到底是怎么回事!”
齐高宗的表情,已经无法用慌乱来形容。
那分明是一种被吓破胆的恐慌。
金主完颜海陵征调大军,分四路进攻,准备一举灭齐。他所率的主力直扑淮西,两淮地区的齐军闻风溃逃,一直逃到长江南岸。
而此时,金兵已经抵达长江北岸,打造战船,准备渡江。
原本在京师高枕无忧的齐高宗发现,眨眼之间,自己竟然已危在旦夕。
“李相!
“金人为何撕毁和议,来入侵我朝!
“他们怎么敢撕毁和议的……这和议,这和议……”
齐高宗手足无措,惶惶然的表情全然没有了冤杀韩甫岳将军时的帝王架子。
对于金人的恐惧,是深深刻在他的骨子里的。
不论是靖平之变还是后来的搜山检海,这位高宗皇帝一生都在被金人当落水狗一般撵着打。
他本以为杀了韩甫岳将军之后,还有几位名将虽然进攻不足,但防守有余,足以保他此生偏安。却没想到短短十年之后,金人就已经大军压境。
而他原本还停留在韩甫岳将军百战百胜时期对齐军的印象,却瞬间崩碎一地。
十年前韩甫岳将军打出数次大捷的场景,仿佛就像是一场幻梦,梦醒了,一切都回归老样子。
楚歌心中冷笑,对于这位皇帝,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耐心。
秦会之可恨不可恨?
当然可恨。
但若是没有这位狗皇帝,秦会之又何德何能,可以权倾朝野?
但事已至此,做戏还是要做全套的。
“官家,情况危急,依臣之见,此时也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齐高宗瞬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李相!我就知道李相你一定有办法!你可以去跟金人议和,对不对?
“李相你快去想办法和金人议和,长江以北,朕都可以割让!进贡的银两绢丝也可以再加,只要你能谈成和议,那就一切好说!
“否则,否则,朕,朕就……”
他本想说,“朕就罢了你的宰执之位”。
有这种想法也正常,在这位高宗皇帝看来,这些年他之所以一直让李浩当宰执,甚至屡屡忍耐李浩明显的越界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两国的和议。
可现在,金人竟然毫不犹豫地撕毁了和议,那己方又何必再遵守“不可以无罪去首相”的条款?
可是,他支支吾吾了一番之后,还是没能说出口。
因为时移世易,此一时,彼一时了。
十年前,这位李浩虽然是宰执,可在朝中并无太多的势力,仍旧是齐高宗可以随意拿捏的臣子。
只是因为他在议和方面确实好用,比较适合给自己背黑锅,所以齐高宗才一直重用。
但在这十年间,这位李浩凭借着金人的撑腰,一步步地破坏朝中的政治规则,让群臣中一多半的实权人物全都变成了他的党羽,等于是将齐高宗给架空了。
如此危难之时,齐高宗想罢免李浩?
也就是想想。
他既不能,也不敢。
楚歌躬身行礼:“官家,此时金国的话事人是完颜海陵,不是完颜盛了!
“完颜海陵此人,凶残嗜杀,背信弃义,臣也未曾想到他竟然真的能无耻到如此地步。
“臣已经遣使求和,但仓促之间,恐怕和议难成。”
齐高宗听说已经遣使求和,眼前本是一亮,可听到后面半句,神采又瞬间暗淡了下来:“那该怎么办?”
楚歌诚恳地说道:“请官家放心,臣已经为官家安排好了退路,必然可保官家无虞。
“请官家禅位于太子,而后臣亲自守护官家以战船出海,暂避金人锋芒!”
齐高宗的表情瞬间变了,有些抵触地说道:“禅……位?”
这话从权倾朝野的李浩口中说出来,总是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一种逼宫的错觉。
楚歌赶忙解释道:“官家误会了,其实此时禅位,才是最佳的时机。”
齐高宗有些疑惑:“为何?”
楚歌继续说道:“其一,皇帝乃九五之尊,不可轻易离开京师。但成为太上皇之后,官家却可以随时离开,再也无人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拦。
“其二,当今太子孝感动天,乃是个千载难寻的绝佳储君。官家禅位之后,也无须担心会发生先皇旧事。
“其三,禅位,可以施恩于太子。可若是正常的即位,就起不到任何施恩的效果了!
“其四,既然官家已经打定主意要将皇位传于太祖一脉,便该早做打算,免生后患。
“所以臣才说,此时是最佳的时机。”
楚歌这一番解释之后,齐高宗原本充满狐疑的脸上,终于渐渐露出了“爱卿言之有理”的恍然神色。
楚歌的这番话有毛病吗?完全没毛病!
其实,此时的齐高宗早就已经当够了皇帝。
按照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