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扼元>第七百七十一章 三军(上)

许多纸上谈兵的书生以为,守城的办法,首要就是往城里填充重兵,好像城池里兵力越多就越安全,其实大谬不然。

单一座孤城,乃是绝地,无论城池有多大,城里的兵力有多么充足,自家困锁城中,便若束缚手脚与人作战,在战术上是极大的浪费,鲜有不败的。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守城一方必定会在城外控制要隘,设下牢固营垒,驻扎强大兵力以呼应内外。

军中俗语说,守城必守山,又说,守城必守寨,都是这个道理。

昨日金军南下各部在付出相当代价以后,甩开了淮南等地的宋军,一路奔回开封附近,也并没有急于入城。他们汇合了提前一天到达的潼关守军完颜从坦所部,还有河南府守军纥石烈乞儿所部,进入了折冲都尉夹谷泽控制的临蔡关旧址。

各部原有的兵力合在一处,将近十万,兼且将士勇锐,南下劫掠时威风赫赫。这会儿和宋人纠缠了一个多月,撤退时又人心惶惶,时常遭到追击,所以不断有人脱队逃亡。

当晚点集人手,只剩下约莫三四万人。

好在这三四万人,算是各部都尉的基干兵力,战斗力尚存。

完颜从坦从潼关携来了一批粮秣,安排将士们吃了两顿饱饭,又调了数千人挖土为壕,垒土为墙,在关城的遗址上,造了一座临时小城。

有这座小城作为立足之地,金军和开封城之间便有了犄角相援的势头,将士们立刻就安心了许多,开封城里又连夜运出一批军资,使军队的元气稍稍恢复,觉得至少可以背靠着开封坚城,在城外的大平原上打几场真正的狠仗。

早年大宋极盛时,在国都汴梁城经营有诸多河渠以保障漕运线路。众多河道派引脉分,咸会天邑,舳舻相接,赡给公私,所以无贵乏。

但自宋人杜充决河以后,黄河水患连年不断,以河道淤积,不能受水,所以或决或塞,迁徙无定。汴梁周边的河渠久不修治,渐淤成平陆,待到明昌五年八月,黄河决阳武,灌封丘而东,水势趋南,更是彻底摧毁了原有水系,在开封周边形成了大片的砂碛、砂滩。

到如今留下的漕运遗迹,只剩下曾为汴河锁钥的陈留,曾为蔡河锁钥的临蔡关、曾为惠民河锁钥的朱仙镇。

定海军驻扎在陈留,沿着汴河河堤布阵。军营距离临蔡关,近的只有十二三里,远的也不过二十里出头,两军之间的土地空旷平坦,居民早已逃散一空。

故而大军一动,临蔡关的金军立时警戒。

“定海军出动了!”

“各部旗帜鲜明,秩序井然!”

“各部都出营了!速度极快!阵列极严!”

临蔡关的关城顶上,有座新设的望楼,值守军官站在望楼顶上一边眺望,一边讲述自家见到的情形。

在他的视线中,大量的定海军甲兵越过稀疏的林地和灌木,踏过田野和草地。在前进数里的同时,他们迅速结成一个个阵列。

有的阵列一口气迫近到临蔡关东面五里左右,才放缓脚步。金军军官看到了队列中的枪矛如林,而刀盾手们组成的盾墙偶尔因为地形变化而分开队列,很快就再度合拢,像是巨蟒在游动的时候,鳞片舒张那样。

在值守的军官身旁,好几名同僚都登上望楼,他们也不说话,只皱眉看着,知道眼前这种小型队列很不好对付。

更叫人紧张的,是前锋小队后面的定海军主力。

距离远了些,看不清兵种分布,但骑兵数量肯定不少,而且一个接一个的大型阵列徐徐前压的时候,除了腾起的烟尘和脚步闷响以外,居然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

这和金军军官们认知中的军队很不一样。通常来说,一支军队在敌前展开迫近,必定会设法展现自身威势,步骑多到上万的时候,喊杀和挥动武器的姿态聚合在一处,隔着老远都会像山呼海啸。

但眼前的定海军却不这样,他们的姿态更多的是沉稳和从容,像是庞然勐兽行于山林,知道绝无天敌可以抗手的那种安然自得。

而这种安然自得又绝非出于傲慢。

过去数年里的辉煌战绩,让他们有这样的底气!定海军在训练、装备上持续不断的巨额投入,让他们有这样的本钱!

与定海军相比,金军的状态就要差很多了。

值守的军官垂眼扫视本方军营,各都尉所部都有些纷乱,但却没有立刻调动应对。那是因为力主出战的只有完颜陈和尚一个,其他诸将更愿意死守营地,以待敌锐气自挫。

完颜陈和尚的兄长重伤,他暂时代领部属,身份上和其他的元帅和都尉差着一层。他又不是口才辨给的策士,一时也说服不了别人。

所以此刻他已经回到本队,正脱了个光膀子,站在城楼下方的空场上,任凭阿里喜把井水一桶桶地浇在他身上。

淮南的宋军不是弱兵,这一部金军从淮南撤退到开封,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完颜陈和尚前后厮杀了不下五十次,受了轻重十几处伤,要不是他天生强壮而坚毅过人,这会儿早该晕倒了。

饶是如此,冰冷的水冲涮着血淋淋的伤口,冲去伤口的瘀血和污泥时,伤口处有些灰白的肌肉抽搐挑动,引起针扎般的剧痛。

但完颜陈和尚张开双臂,任凭阿里喜不断泼洒清水,不动,也不出声。

等到清洗干净了,另两名阿里喜开始替他着甲。

在他的身后,随同他南下又北撤的数百名糺军将士,那些羌人、乃蛮人


状态提示:第七百七十一章 三军(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