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明末军阀>第六十七章 心有戚戚
li的,现在皇太极决心把所有蒙古各部都duli出来,暂时编为五个旗,科尔沁、奈曼、敖汉各部牛录再加上喀喇沁部的三十个牛录,皇太极实力再次膨胀。

皇太极当初单独建立汉军旗可谓是用心良苦:扩大兵源,以汉攻汉只是表面现象,更深一层的用意在于削弱八旗诸王贝勒的权势,打破他们对军队的垄断,削弱他们手中的权力,从而巩固皇权。

之前的汉军旗其实只有两旗,皇太极早就想将孔耿二人麾下数万汉兵也编入汉军旗,无奈在两人归附的条件中,自己曾亲口允诺过让他二人各自带领本部兵马,自成系统,现在怎么好出尔反尔?

没想到旅顺之战两人大败而归,为了减轻罪责,在心腹苏克萨等的穿针引线下,二人上疏提出主动编入汉军旗,所部兵马交皇太极所领,这可谓正中皇太极下怀。

于是皇太极把汉旗军分为四旗,每旗设牛录十八人,固山额真一人,梅勒章京两人,甲喇章京四人。四旗共计两万四千人左右,孔耿二人加上马光远,石廷柱等分任固山额真。

除了旗权和蒙汉旗外,他还借机抛出了三院、六部、都察院、理藩院,合称三院八衙门制度,进一步削弱旗主权势,加强集权,在官制建置的同时,还推出了武职满名等级制度,但这项制度实行的阻力很大,需要时间慢慢的分化拉拢一批,打击另一批,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效果。

就这样,凭借一个小小的兵败旅顺借口,皇太极便一石数鸟,大获全胜。在军事上,他独领两黄一蓝三旗和蒙、汉四旗,放眼整个八旗再也无人是他的对手,哪怕其他人勾结在一起。政治上,他不但把诸贝勒的参政权削弱到最小,甚至连旗权都受到了大幅的冲击,可以说,只要他一煽动,其余各旗下辖牛录再也没有之前的那种团结。

然而,皇太极需要平息众人兵败旅顺的怒火,以及否决随之而来再次出兵的提议,他需要时间去消化夺取的这些胜利战果,皇太极的对策很简单,怒火是一回事,利益又是一回事,你们谁不服气的,可以自己去啃啃这块硬骨头。

果然,第三天朝议的时候,镶白旗的多铎在阿济格的撺掇下就跳了出来,大声疾呼说这场失败是无法忍受的,特别是在占据了旅顺之后还被明军赶了出来,这是后金恒古未有的惨败,若不派出大军扫平旅顺,对旗人士气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对大汗个人的权威也是不利的云云……

皇太,又看了看多铎,沉默不语,平心而论,旅顺救援的这股明军给他一种非常怪异的感觉,就像埋伏在草丛里的毒蛇那样,却突然对岳托他们伸出了獠牙!

可无论是旅顺之战还是金州之战都没能获得有用的信息,也没能抓获一个俘虏,甚至连这股明军是哪一部的兵马都不知道,只知道明军的旗号打的是东江旗号,查来查去很快就排除了这个说法,对于金州那个甲喇章京的说辞,皇太极是嗤之以鼻的。

但无论如何,皇太极也必须有个说辞,当初是他力排众议,说服众人出兵夺取旅顺,现在两旗损兵折将,他必须有所表态才行,说什么?明军强悍?这句话不适合他来说。

想到这里,皇太极目视代善……

代善看出了皇太极的窘迫,他想了想,转动着手里的扳指悠悠的开口道:“就如铁摩达所说,这股明军火器凶猛,又个个悍不畏死,倒是有些传说中的浙兵的样子,我是这样估计的,很可能就是大明按照那个叫什么戚继光遗留下来的练兵纪要训练出来的一支新军……”

听到代善的话,大厅里一片沉寂,他们想起了浑河一战那些川兵和浙兵的战斗力,而根据岳托等人的叙述,这股明军的战斗力甚至更高。

代善扫了一眼皇太极,又道:“所幸大明财力匮乏,要供养这样一支军队耗费太高,一般大明家丁月银以二两记,这支队伍兵丁最少也要四两,所以人数并不多,那个带队的把总也有些狡猾,不过这终归是小打小闹,折腾不起什么风浪的”

“以我来看,这旅顺还是不打的好”

多尔衮突然开口说道:“虽然这股明军人数少,但他们牢牢把住了城池,又凭借火器凶猛,咱们硬攻伤亡太大,还不如找个机会,把他们诱出城池,一举歼灭的好。”

听到多尔衮的话,阿济格气得几乎一脚把这个亲弟弟踢死……

“这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阿济格在心里愤怒的骂了一句,却梗着脖子对皇太极大声叫囔道:“莫非那些汉狗一辈子不出城,咱们就等他一辈子不成?”

多尔衮叹了口气,深深的把头低下不再言语,他知道自己与阿济格的隔阂已经无法弥补了,阿济格脾气暴躁,心无城府,并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一直怒斥他是不仁不孝的畜生,亲母尸骨未寒便与仇人打得火热,多尔衮也不去与他辩解,还不时的在众人面前制造一些矛盾出来,现在阿济格见到多尔衮,与陌路之人没甚么区别。

他当然知道这情形与莽古尔泰兄弟逾墙一摸一样,但略略又有不同,多尔衮并不担心德格类的惨剧在自己身上重现,他们三兄弟的身份不是莽古尔泰他们所能比的,皇太极也不敢公然欺凌,过分逼迫他们三兄弟,否则就犯了众怒,但他必须忍辱负重,小心翼翼的巴结,对皇太极言听计从。

可惜皇太极并不打算放过多尔衮,对于制造三兄弟分裂的机会他是绝对不肯放弃的,


状态提示:第六十七章 心有戚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