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之所以离开,便是不想因为自己影响顾雍的判断。
蔡邕对于自己的每一个弟子都希望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他们做出有违自己本心的选择。
从这一点来说,蔡邕就可以算得上一位良师了。
陈元也没有怪罪蔡邕不帮自己的想法,反而觉得蔡邕的确是一个好老师,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然非常难得了。
蔡邕离去,顾雍看向陈元:“子初师弟,你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需要为兄相助吗?”
陈元点点头:“师兄真明鉴万里也,师弟确实有一天大难处想请师兄相助。”
顾雍一愣。
他只是客套一句而已,可是没想到自己这个师弟顺杆爬的本领居然如此之强。
也不好拒绝,顾雍只能说道:“师弟请一一道来,如若师兄力之所及,必尽全力相助。”
人家顾雍也不是傻子,我有能力帮就帮,超出我能力之外,那就不好意思了。
虽然两人现在是同门师兄弟了,可是毕竟刚认识,谈不上什么感情,顾雍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看在蔡邕的面子上了。
陈元听出了顾雍的意思,不过一点不在意。
他相信自己肯定能把顾雍给忽悠走的。
对于顾雍这样的人,谈利益什么的,没用,必须谈理想,谈人生,谈价值观。
陈元此时突然双臂一挥,大袖一展,身躯挺拔如松,坐如凤踞,神色严肃。
“敢问师兄志向如何?”
顾雍被陈元这一下给弄得一愣,因为陈元这一坐姿有一名称,名为凤踞,能够做出这种姿态的,非渊源流传之家族嫡系不可。
陈元,陈氏?
汝南陈,下邳陈,广陵陈?
不对啊,自己这个师弟明明自称的是涿郡陈元,可是并未听说过有豪强大族之中有这么一个涿郡陈氏啊。
难不成是哪一个陈氏的分支?
顾雍有些不解,故此并未回答陈元问题,而是问道:“敢问师弟,祖籍何处?汝南?下邳?还是广陵?”
陈元摇摇头:“皆非,吾就是涿郡陈氏出身。”
顾雍更不解了,以为是自己孤陋寡闻了,因此再问:“请师弟恕师兄无礼,敢问师弟祖上可有公卿?”
这是要追根问底了,这并不怪顾雍。
这个时代虽然不像魏晋时期,见面就要谈论自己家族的品级什么的,可是相互询问郡望已成司空见惯之事。
这也为后来的九品中正制提供了基础。
九品中正制在豪强大族实力无比壮大的基础上,结合了东汉末年人物品评和察举等综合制定出来的一个制度。
这是时代非常盛行品评,很多人也喜欢评价其他人,比如说许子将的月旦评。
这引发了很多佳话,也让许子将的名声鹊起。
许子将品评人物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其想掌握人物名声好坏的标准,掌握舆论,从而提高汝南许氏的声望。
所以,这家伙并不是做好事,这里面有着利益所在的。
陈元这个时候也明白了这个时代的一些特性,故此并未生气,而是回道:“并无。”
顾雍越发不解了:“那师弟从何处习得凤踞之坐?”
陈元一愣?
什么风踞?
旋即反应过来,难不成就是自己这种跪坐之法?
我哪里知道,我这不是从原主记忆中继承来的吗,我只是觉得这种跪坐很有逼格,拿来装逼而已,我哪里知道原主从什么地方学来的。
陈元也不好解释,只能说道:“师兄有所不知,吾在十三岁之时,头部遭受重创,醒来之后,很多事情都忘记了,故此并不记得这风踞之坐从何习来。”
顾雍沉默了一下,心中却是暗自思量。
自己这位师弟身份虽然成迷,但是绝对不一般,多半是那几家流落在外的嫡系子弟。
“师兄,这些并不重要,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自当强爷胜祖,岂可依仗祖上余荫行事乎?”
顾雍闻言,不由一震。
此言大善,强爷胜祖方乃是英雄本色啊。
顾雍点点头:“师弟所言甚佳,师兄受教。”
顿了一下,顾雍继续说道:“师弟问吾志向,雍诚言以告之。”
“大丈夫自当上佐君王,下安黎民,中传经典,不负此生所学也。”
顾雍这话说得气势凛然,显然有志在丞相之意。
上佐君王,那就是佐君王,镇朝纲之意。
陈元点点头:“师兄志存高远,元深佩之。”
“不知师兄看当今天下如何?”
顾雍眉头一皱,不知道陈元是什么意思。
不过,顾雍有丞相之才,对于当今天下之形势自有自己一番看法。
“当此之时,黄巾将定,天下将安,然内有宦官乱政,外有外戚专权,朝政混乱,黎民难安,欲要致盛世,恐须天再降孝武皇帝方才可力挽狂澜,才可再兴汉室矣。”
陈元喟然长叹。
顾雍可以算得上当世之杰,对于天下的看法不可谓不精辟。
如果按照他说的,汉室之中再出一位汉武皇帝这样雄才大略而有手段的皇帝,也许可以使汉室再延续两百年,可是两百年之后,必然又会出现如今这样的乱世。
因为造成如今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豪强大族无休止的壮大,兼并土地,富者有弥望之田,穷者无立锥之地,活不下去的百姓也就只有造反了。
这已经被无数的史实证明了。
不能从根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