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萱和弘历的事情暂且不去管,婉宁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其实是雍正的强国大业。不过无论婉宁还是雍正都十分明白,这事情其实是急不来的。不光不能急,还得一点一点慢慢的把基础打好。婉宁一边关注着雍正的安排,偶尔在雍正思考的时候她也提点建议,一边就思考着她还能帮住雍正做点什么。
这段时间下来,朝堂上虽然还有很多人不明白雍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但是大家都学乖了。不想被皇帝修理,那就乖乖的把皇帝的事情好好的干完。不光要完成,还要完成的漂亮。这年头,在皇帝手底下打工不容易。不光得好好的办差,还不能受贿行贿,有几个贪官污吏虽然身在要职切平日里拍龙皮拍的也不错的,但是也都被皇帝办了。现在大家都乖的紧。不过还好,皇帝把大家每个月的俸禄往上提了提。
朝堂上现在十分安稳,边境上的情况也不错,自从和缅甸打了胜仗以后,戍边将士们的日子明显好过了不少。
但是边境虽然很是安稳,雍正却不敢让自己有丝毫的松懈。派两个钦差在边境绕了一圈慰问了一番将士们,然后雍正又扔了一系列的任务下来给工部。
雍正已经从婉宁那里了解到了,在一百多年以后,机械是十分重要的。现在他知道了,自然是不能无动于衷。
很快大家发现,工部越来越忙了。从前偶尔还能看到工部几个领头的官员偶尔出来应酬一下,但是现在却见不到了。工部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现在就是脚不沾地。
没办法雍正给的任务实在是太多了。不光要把从前的机械改进,还得创新。还得弄什么新式的交通工具。要是单单这些也就罢了,还得和兵部合作弄出来什么新型炸弹,还得改良火枪。不光得弄,还不能声张。顺便还得把民间的能人异士再搜罗上来,一定不能放过人才。
工部尚书虽然每天累得腰酸背痛,但是渐渐的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各种文件呈上来跟他汇报各个工程的进度,还有需要的各种材料需要采办的,他也得一样样的安排。然后他还得天天往皇帝那里跑去汇报任务进度。这些还没完,他还得不断的看各种书来丰富自己,皇帝每每看了他呈上去的各种图纸就会问各种问题,在一次答不上来被皇帝批评之后,他就开始啃书了。身为工部尚书,他很明白,若是下次皇帝问起什么他还答不上来的话,或者是再说不上来自己的想法,那他这个工部尚书也就做到头了。但是仅仅看书还是不够的,很快他就发现,其实那些工匠们一个个都很有才,他好不容易有了几刻钟的休息时间的时候,还得拿着各种图纸去请教各种有经验的工匠们。
但是他以为他的差事忙到这份上已经是极致了,但是他错了。没有最忙只有更忙。
这一天雍正又把工部尚书拎到了乾清宫。
很快工部尚书就愣在乾清宫了,皇帝要让他修书。
“朕这些日子看了不少书,以前历代留下来的各种书籍朕都大致看了看,很多技艺方面的东西都已经残缺不全了,真想让你负责把和工艺有关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整理出来,分门别类编成书,传之后世。”雍正说的十分轻巧。他已经想明白了,他的确得发展教育,但是不能仅仅是发展科举这一方面,还得包括各种技艺方面的。咸安宫官学已经被他拿来做试点了,他觉得这样做应该是十分正确的,而且婉宁也很支持他这么做。
可是工部尚书都将近五十岁的年纪听到雍正的话却差点哭出来,他已经很忙很忙了,现在又要让他编书,还不如直接把他贬去当泥瓦匠呢。
雍正看工部尚书这么大年纪差点哭出来也知道的确有点难,编书是十分耗费心神的事情。但是他实在没办法跟自己说这事不重要,可以不做。工部尚书虽然文采不是最好的,但是他对于各种技艺都有了解,让他做主编是最最合适的。满朝文武里,没有别人更适合做这个的主编了。
雍正招招手把工部尚书招到跟前:“朕并不是要为难你,朕相信你能做好,你又这个能力。”雍正的语气十分和蔼,但是却不容置疑:“工部的事情现在没人比你更加熟悉,你这些日子看了不少书朕知道。”雍正说着拍了拍工部尚书的肩膀:“这一点朕十分满意,这般年纪你能主动去求索,朕很欣赏。这些日子看了这么多书,跟下面人交流了这么多,难道你就不想把前人没有编成书的那些技艺都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么?想想从古至今多少神乎其神的技艺都没能流传下来你不心痛么?”
“臣万分心痛。”工部尚书抽抽鼻子,他还真心痛。这些日子他忙得脚不沾地,看了很多书,和工匠交流了很多很多,每一次说道什么东西以前有现在却造不出来,他就很心痛。痛着痛着就麻木了,他就想着已经失传了没办法。但是雍正现在这么一说,他还真有一种想把现在能记录下来的东西都记录下来的冲动,这样以后能少失传些东西吧。
“以后工部编的书,都由你来统筹,你就是主编。至于其中各种技艺,若是谁家的独门技艺,你要让人记录清楚,出自谁家某人之手。这些愿意把自家秘技拿出来编入书中的人,你要把他们的名字报上来,朕要赏这些人。要让以后的人都记住他们的名字。参与编写的人员,朕也要让他们的名字都留在书上。”雍正说着又拍拍工部尚书的肩膀:“不光他们,你也会在史书上留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