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浩这一系将领的带头之下,禁军领空饷的问题被揭了盖子,暴露在朝廷的面前,而且相当的严重。
御史台的御史们抨击这件事情的时候,用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触目惊心,把它拔高到了亡国亡天下的高度。
这件事情背后就有户部的推动。
现在的户部尚书是王大学士在兼任,他太子党的主力,太子现在又在监国,而且还是禁军的大将军,当然有能力推动这件事情。
户部的诉求很简单——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彻查空饷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裁减军队,减少军费开支。
国库最大的开支就是用在军队上面,而户部就主管着国库。
国库永远都是空的,入不敷出那是常态。
如果能够裁撤一部分士兵名额,省下的钱就不少了。
包括给士兵的军衣军饷军粮,一个士兵一年也能够省下一二十贯。
查出吃空饷的并不是户部的终极目标,因为查出来之后再补上那些名额,户部的支出一样的不会减少。
他们的目的是借着这个机会展开一场关于裁军的大讨论,最后裁减至少五十万士兵名额。
理由——既然在吃空饷这么严重的情况下,那些士兵还能够守卫这个国家,那就说明朝廷给出来的士兵名额虚高,必须要进行一些裁撤,减少士兵名额。
如果能够裁减五十万士兵的名额,国库一年就减少了一千万贯的军费开支。
在这几股势力的推动之下,一场全面的彻查活动展开了。
先从禁军开始,京城的军队,包括金吾卫都展开了一次彻查空饷的调查。
当然,彻查得太严格的话,肯定会导致将门的激烈反扑,那会让朝廷不稳。
所以最终弄出来的彻查方案,还是先自查自纠,然后由兵部和御史台一起进行复查。
自查自纠,就给了那些将军们一个可以下的台阶。
由他们自己来查自己的部下到底有多少吃空饷的,报一个数量上来,也交几个人出来。
如果交出来的数量兵部和御史台觉得可以接受,这件事情就这么过了,将领不会受到惩罚,只是罚掉三个月到两年左右的俸禄。
如果交出来的数量太过敷衍,那么兵部和御史台组成的彻查队伍,就会进行认真的核查,对于隐瞒不报的将领,会进行撤职查处。
这就看那些将领们的自觉性了。
自觉性高一点的可以过关,只是损失一些空饷,要是还守着那些空饷不放,那就对不起了,户部的大牢还可以关上很多人。
有方浩那一系将领查处出来的空饷数字在那里,禁军其余那些将领也不可能将数字弄得太少,基本上都交出了手下士兵总数一半的空饷,战战兢兢的通过了兵部和御史台的检测。
虽然还保留了一些空饷,但是和以前相比天差地远。
禁军和金吾卫这边打了一场胜仗之后,这一次大彻查,又推广到了尧国内地各个兵镇。
没有动的也就是朔州和燕州这两大州,因为那两个州的军队太强大了,他们不敢动。
但是对内地各个兵镇,朝廷还真没有多害怕的。
侯千城走的时候,内地各个兵镇的调查情况还没有交上来,朝廷已经开始展开了裁减军队的大讨论。
裁撒目标就是五十万。
当然,这个数额还是没有涉及到北方边关。
禁军系的那些将领们,每一家的损失都不小,让他们对方浩那一系列的人有着很大的怨言,对太子那一系也有了很大的怨言,已经有一些将门子弟对选择和太子合作的程家表达了不满,埋怨程家选择应该和太子合作,结果迎来了这么一把大剪刀,剪去了他们的福利。
但是他们也只能够抱怨,因为太子已经靠着关外调来的那些将领掌握了禁军中的一半力量,拥有朝廷的大义,已经不是那些将门子弟联盟起来就可以对抗的。
何况太子那一派,并没有动到边关两州的利益,跟当今天下最强大的两支军队没有利益冲突,那两支军队不可能为了禁军系的利益来跟太子党交恶。
现在的太子党已经不是以前的太子党,因为现在的太子继承帝位之事没有哪一股势力能够动摇了。
而且方浩那一期的那些将领们,掌握了禁军的职务之后,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将从方浩那里学的那一套都弄了过来,几个月的操练已经让他们掌握的军队成为了禁军之中最为精锐的部队,精气神和另外那些军队完全不一样。
在这种强大的武力威慑之下,那些将门也只能心存怨言,不敢表露出来。
侯千城这一次来,还承担了禁军一系那些将领们的请托,希望方浩能够用自己的影响力劝告他的那一批老部下,让他们适可而止,大家一起坐下来发财享受,这才是人间正道。
方浩听到这样的要求,苦笑了一声,无奈的对侯千城说道:
“侯公子觉得现在他们还会听我的吗?我只是一个正三品的总兵,他们有一些人都已经和我品阶一样了,而且还是京城的武将,地位甚至在我之上,以前就算是我的部下,可是现在我还要摆出老上司的资格,恐怕就是自讨没趣。”
“应该不会吧?”侯千城犹豫着说道,“听有一些接触过他们的将军说过,他们言谈之中对方总兵你非常的推崇,以曾经跟着方总兵打仗为荣。”
“侯公子,这话千万不要乱说!”
方浩脸上变色,郑重起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