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商路开辟出来之后,三大商行的运输成本节省了很多。
不只是路途缩短了很多,而且那新修成的水泥公路,也让他们运输货物变得更加方便了。
马车用上龙城轮胎厂生产出来的轮胎,在水泥路面上行走,载重量一下子就提升了几倍。
现在方浩这边一些重要的东西都会追求自己生产,可还是有一些东西没有办法自己来生产。
盐、铁这些已经得到了解决,硝石硫磺也不用从内地来购买了,现在大宗的商品主要是茶叶和布匹,然后就是橡胶和各种稀有金属。
虽然现在的化工厂可以合成橡胶,但是质量还是比不过天然橡胶,马车用合成橡胶做的,轮胎到没有什么。
一些重要的设备,比如说拖拉机,那还是用天然橡胶做的轮胎更好一些。
特别是那些用来拉火炮的车辆。
现在火炮已经用不着用马来拉了,动力研究院已经生产出来了专门用来拉火炮的拖车,这使得他们在草原上移动的速度快了很多。
聚宝商行从南方带过来的商品,除了茶叶就是橡胶,别的都没有多大的价值。
而丝路商行做的最多的就是布匹的生意。
布匹的用量是最大的,方浩这边的人口加上山路那边的人口一共有一百多万,这一百多万人口都需要穿衣服,丝绸的衣服穿不起,只能穿布衣,需求量很大。
以前一件衣服要穿上好几年,现在能够有更多的布匹贩卖过来,他们的衣服就能够多一点了,也能够好一点了。
丝路商行运过来的布匹,基本上都是在雁城购买的。
方浩当初在雁城弄出来的那个纺织工坊,经过这几年的时间已经扩大了十几倍,成为了雁城最大的也许是尧国最大的布坊。
因为他们有着机械上面的优势,成本更加低廉,同行没有办法竞争过他们。
方浩自己的工坊生产的这些东西,通过那些商行卖到关外来,好像就是自己的东西再卖给自己,可是经过了中间商那一插手,就要多出不少的钱,其中还包括商税。
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关外的气温就不适合种植棉麻,他只能够接受这样的事情。
他自己又不方便成立商行,这样会破坏他和三大商行背后各方势力的关系。
至少通过自己的工坊,将损失降到了很低。
而且那三大商行多多少少都有他的股份在内,通过别的贸易,也能够弥补这样的损失,还有比较大的赚头。
在这条新的商路开通之后,双边的交易往来更加频繁,获益最大的,就是梅瑜主管的特务府。
交易越多,他收的税也就越多。
打下碧落大草原之后,增加了那么多人口,这也等于是增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在过去的一年里,税收就已经达到了十多万贯。
而这条新的商路开通之后,交易量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预计税收还可以上调很多。
对于这件事情,梅瑜到是挺高兴的。
税收增多,那就是他的政绩,这就是以后升官的资本。
虽然实际上他什么都没有做,就是靠着方浩打下碧落大草原以及开通新的商路。
但他主管的部门能够提高成绩,那就是属于他的政绩,谁都抢不走。
以前觉得离开翰林院来到这里属于发配,但是现在却觉得这也是他的福地。
甚至他觉得这里的环境比京城还要好一些,除了天气更冷一些之外,没有别的比京城要差的。
至少电灯这种东西,京城就没有。
虽然他对方浩照样的厌恶,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方浩确实有着过人之能。
同时他也听说了,方浩在攻打碧落大草原的时候用上了以前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过的大炮,这让他感觉到危险。
所以,他以特使的名义,向朝廷上书,提到了方浩军中的那种武器。
当然,他没有说那种武器会对尧国造成什么样的威胁——他没有那个胆子说那样的话。
他是以称赞的口气描述那种武器的威力,然后再提出来,如果这样的武器能够扩散到朝廷各个军队之中,那就可以裁撤掉很多的士兵,照样能够拥有镇压四方的能力。
他相信,朝廷知道这样的事情之后,肯定会想要拥有这样的武器。
到时候一道圣旨下来,要求方浩将那大炮送过去,想来方浩也不敢不送。
朝廷的各支军队都装备了大炮,那么方浩就没有了军事上的优势,就不用怕他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了。
那些带兵打仗的,有了一定的实力,都会变得膨胀起来,有造反的想法并不是多奇怪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朝廷的文官集团一直在打压武将集团,不允许他们有过于强大的势力。
太久远的不说,这几年的时间,朝廷最为头痛的就是两个边关节度使的事情。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朝庭的开支,又能够抵御戎突人的入侵,朝廷设立了两个节度使,给予了他们屯田自治的权利。
但是这两个节度使壮大之后,很多事情并不买朝廷的帐,仅仅是设立大将军一职,就爆发了不少的明争暗斗。
到现在朝廷都还不敢裁撤这两个位置,很大概率要等到这两个节度使老了之后自己将位置让出来。
如果让朝廷知道方浩这边有着足以碾压他们的军事实力,肯定会对方浩起戒心。
哪怕是同一阵营的也一样。
大家都是为了利益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