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策这话说出来是大逆不道,要是让尧国朝廷知道了,不止是他全家要满门抄斩,就算是尤登阁的全家也逃不掉。
他能够在方浩面前说出这样的话,就是一种表态。
说出这样的话之后,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方浩听到他这样说之后,收敛起了脸上的笑容,问道:“尤太傅为何要这么说?”
“总督大人,”令狐策向方浩拱了一下手,说道,“尤太傅认为现在的皇帝昏庸无能,朝廷众臣只知党争,不谙朝政,没有一个有治国之能,也没有一个有治国之心。这样下去,受苦的就是老百姓。他觉得总督大人治理关外,成绩斐然,是关外所有生民之福。如果总督大人能够入主天下,则是天下所有生民之福。”
“这可是造反,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啊!”
方浩加重了语气说道。
“尤太傅跟我说过,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令狐策很认真的说道,“皇帝之位,有德者居之,现在的皇帝德不配位,总督大人就应该举起义旗,将其逐出,这才是救生民于水火之中,于天下有大功。”
“这战乱一起,就是生民涂炭啊!”方浩叹息着说道。
令狐策道:“尤太傅认为,长痛不如短痛。大乱之后,方能大治。”
方浩沉吟着没有说话。
令狐策进一步的说道:“总督大人,尤太傅认为,越早举事,对这天下越好,对着天下所有的老百姓也越好。总督大人治理关外那么成功,天下百姓无不翘首以盼,只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总督大人入主中原,不会有任何的阻力。”
“那可是造反,能够找出什么合理的理由来?”方浩苦笑着说道。
“尤太傅认为,齐王就是一个合理的理由。”令狐策说道,“尤太傅跟我说过,他已经说服了齐王,齐王愿意配合总督大人举事,并且会在得到天下之后,对总督大人行禅让之礼。”
方浩脸上终于又露出了笑容,说道:“齐王真的答应了吗?”
这件事情一开始郑绪就派人跟他说过,并且承诺会做齐王的思想工作。
他也一度非常的期待。
只要齐王那边的事情搞定了,他举兵造反有了足够的理由,那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只不过一开始的联络之后,就没有了下文,让他有一些失望。
也不知道是因为齐王的思想工作没有做通,还是因为郑绪的人没有了行动自由,没办法跟他联系上。
“齐王答应了。”令狐策肯定的说道。
其实一开始郑绪向齐王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齐王就非常的意动,只不过他被正统皇帝看得死死的,有些担心答应之后会有不测之祸,所以就不敢松那个口。
反正这个皇位跟他无关,与其让一个仇人来占据那个位置,还不如让他姐夫来当。
至少他姐夫不会那样的对待他。
唯一担心的就是,皇帝的耳目遍布他的府上,要是同意了这件事情,被皇帝知道,那就非常危险了。
后来尤登阁又过来劝说了他:“你看看你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大不了就是一死,难道你现在过得比死就要好很多吗?如果这件事情成功了,你不用遭受这样的折辱,还可以为子孙后代搏一个永世富贵,为什么不拼一拼呢?”
齐王细想之后,觉得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就同意了这件事情。
仅仅只是同意还不够,还需要有能够让方浩起兵的理由——那就是要弄到一份老皇帝让齐王当皇帝的遗旨。
遗旨当然是没有的,老皇帝既然让正统皇帝做了几年的储君,而且以储君之位监国,那就说明早就认定了他是未来的皇帝,肯定不会在临死之前又颁下让齐王当皇帝的遗旨。
他们想要搞出这样的东西,就只能够作假。
尤登阁能够模仿老皇帝的笔迹,弄出一份亲笔的遗诏并不困难。
但是他没有传国玉玺,盖不了这个印章在上面,遗诏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他们最后想的办法还是由尤登阁模仿着老皇帝的笔迹,写了一份让齐王登位的遗诏,再将那份遗诏偷偷的弄到皇宫之中,让郑贵妃找到一个机会,偷偷的用传国玉玺在上面盖了印章,然后又将这份遗诏拿出宫来。
这个过程非常的危险,而且费了很长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找到那样的机会做成的。
拿到那一份遗诏出来之后,尤登阁就将自己信得过的那些门生故人都召集了过来,向他们展示了这一份老皇帝写给方浩的遗诏。
这一份遗诏以老皇帝的口吻写出,一开始就痛斥正统皇帝yín_luàn后宫,祸乱人伦,后悔不该立他为储君。
在遗诏里面,老皇帝提出了要方浩出兵,废掉太子,立齐王为储君的要求。
并且,在遗诏里面封方浩为燕王,许诺自朔燕二州往北,所有疆域都归方浩所有,而且王位与封疆世袭罔替。
尤登阁那些门生故人都不是傻子,知道这个遗诏的真实性非常的值得怀疑。
老皇帝死的时候还不知道方浩这边有了火枪火炮那样犀利的武器,那个时候方浩也只是一个总兵,实力看上去并没有燕朔二州的节度使那么强大,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的向方浩写出一份遗诏,显然不大可能。
就算是有那个意思,给上官云或者是铁默笙写这么一份遗诏的可能性都要强上很多。
但是这并不要紧,因为这份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