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唐铁肩王狄光嗣>第51章 “遇险昏迷!”

亥子之交,一个黑影从后衙越出,直奔武家别院。不消片刻,一直没有露面的武惟良,听完来人禀报,震惊之余,突然拍桌而起。/p

“李弘,你好啊。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p

发泄过后,武惟良缓缓坐下,死盯着眼前人看,很久很久。/p

“你做的很好,我很满意。你只需替我再做一件事,我就放了你兄弟,如何?”/p

武惟良始终盯着眼前人,一刻也不放松,即便问完话后,也是如此。/p

“你要我做什么事?”/p

眼前人抬头,看向武惟良,武惟良面露浅笑。/p

“杀人。”/p

武惟良脸上笑容骤然隐匿,不复出现,剩下的只有冰冷阴鸷。这副表情,与慈祥和善的面庞很不相称,甚至无比违和。/p

但是偏偏,这种怪异的搭配,就出现了。/p

“你——要我——杀谁?”/p

眼前人吞吞吐吐问说,又面露纠结之色。/p

“李弘。”/p

武惟良只吐出两个字,表情,不,没有表情。/p

他盯着眼前人又看了看,补充说:“你放心,只要你做了这件事,我包你兄弟安然无恙。”/p

眼前人跃跃欲试,其心思神态,都表明了这一点。/p

“好,我答应。也希望你说话算话,说到做到。”/p

“甚好,甚好。”/p

眼前人犹豫再三,还是应了下来,武惟良见状,当即脸堆微笑,向眼前人招手。/p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武惟良吩咐眼前人,要见机行事,争取一击成功。/p

计议商定好后,前来报信的人,没有再作停留,直接离开武家别院,原路返回了县衙。/p

可是,武惟良并未就此消停,他随即召来两个人,开始吩咐起来。/p

吩咐完,其中一个去了梵安寺,另一个则带几个喽啰,连夜出城,往交城方向赶去。/p

武家别院中,发生的这一切,狄光嗣被蒙在鼓里,一无所知,现在他正美美地睡觉呢。/p

腊月三十,狄光嗣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意不愿,情不甘地起床。/p

或许,正是因为没人催他,起床气没发作,今天狄光嗣的心情格外不错。/p

略微梳洗后,狄光嗣就约李弘几人,同往梵安寺,其目的自然是,商定如何处置『摩尼教』众人。/p

梵安寺中,摩尼教人众,本是由魏真宰亲自看守,但如今魏真宰另有要务,只得委托几个心腹差役。/p

马荣离开了,只剩狄光嗣,李弘,王勃,桓彦则四人,前往梵安寺。/p

算起来,这是狄光嗣第三次踏足梵安寺,第一次是被抓来的,第二次是为了审问贺兰敏月。/p

所以,狄光嗣对于梵安寺,并不太陌生,驾轻就熟之下,狄光嗣的警惕心就所剩无几了。/p

在经过『选民』暂居的僧寮时,由于通道狭窄,只有放弃并肩而行的方式,呈一竖队,缓慢前行。/p

这样的行进方式,可就给了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p

这不,几人刚刚转过一道月亮门,行至一处假山背后,嗖嗖嗖,声响过后,三只冷箭分别从斜上方,侧前方和侧后方应声而至,直直向狄光嗣奔去。/p

说时迟,那时快,王勃一见情况不妙,就毅然决然,用双手使劲朝前,推了狄光嗣一把。/p

狄光嗣趁势下蹲,一个趔趄,外加一个前滚,成功躲开了,侧前方和侧后方的两支箭。/p

三只冷箭,只剩下斜上方射出的那支,眼看着,这只箭就要射中狄光嗣,桓彦则在确认李弘安全无虞后,一把抓过,便将羽箭缚在手中。/p

至此,狄光嗣算是暂时安全了。/p

桓彦则手持羽箭,前后,左右,上下,探查了一番,然后回来对狄光嗣说。/p

“公子,歹人已然逃脱,怕是难以捕获。”/p

好险啊,真是太险了,狄光嗣不住地在心中感慨,要不是我运气好,可r!/p

狄光嗣努力平复心情,回答说:“抓不到,就不抓了,最重要的是没人受伤。”/p

他想了想,目光又先后扫过王勃和桓彦则二人。/p

“子安,士范,辛苦了。”/p

(桓彦则,字士范)/p

王勃闻言,推脱几句后,就去确认太子李弘安全,桓彦则听后,反而变得言辞吞吐,眼神闪烁,十足做了什么亏心事的样子。/p

狄光嗣很是不解,桓彦则为什么会如此?要说是因为保护不力,自责加怕担责任,就更说不通了。/p

桓彦则的职责是保护太子李弘,并不是保护自己这个冒牌货,他根本不必如此。/p

“士范,你……”狄光嗣刚开口,几乎与此同时,桓彦则也开口了。/p

“公子,对不住了。”/p

桓彦则话音未落,就举起手中箭矢,迎面向狄光嗣刺去,其方向,直指狄光嗣心房。/p

哒,噗,呲,一阵声响过后,箭矢尖部没入表层衣物,其距离约三寸有余。/p

狄光嗣与桓彦则二人,面对面站着,不及三尺距离,桓彦则有心要害人,能不成功吗?/p

突如其来的变故,万分危急的时刻,抓心挠肝的刺痛,狄光嗣捂着心口,低头看着,不断从指尖渗出的血,滴落在地面青石上。/p

“你,为什么?”/p

狄光嗣的沉声一问,使王勃和李弘回过神来,二人不约而同,做出了同样选择,直接一左一右,护在狄光嗣身前。/p

“桓彦则,你这是干什么?”/p


状态提示:第51章 “遇险昏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