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唐铁肩王狄光嗣>第11章 “两股颤颤!”

一队不速之客的到来,彻底打破了狄光嗣平静而小资的生活!/p

洪亮和马荣发现,一队羽林府兵专门在狄宅周围等候,细问之下,方才知道原来是黑齿常之让五火一队50人的“天雄军”来接训练使大人的!/p

至此,狄光嗣的懒觉计划彻底破产。/p

50个羽林府兵裹挟着狄光嗣,从狄宅出发,转眼间就来到了晋阳城西十五里的太原校场。/p

校场很大,足可容的下两万军队,现在只有400名原左威卫羽林府兵在这里驻扎,倒是显得很空旷!/p

狄光嗣赶到校场中央,见黑齿常之正在操练一众府兵,狄光嗣便走上前去招呼。/p

“黑齿将军,他们是你派去的?”/p

狄光嗣一边问黑齿常之,一边指着身后的府兵问道。/p

黑齿常之先向狄光嗣行了一个军礼,毫不迟疑地说:“是的!是我让他们去请训练使大人的!/p

只因太子殿下临来之时,对末将千叮万嘱说,训练使大人是个慵懒拖延之人,让末将一定要多加督促,如此才会为大唐效心劳力!/p

必要之时,可以去请!”/p

黑齿常之在心中暗忖,还是太子殿下有先见之明啊!/p

狄光嗣闻听,又是太子李弘干的好事,再一次在心中向他竖了一次中指;/p

不过,虽然如此,狄光嗣在心中还是很感激太子李弘的,因为如果没有太子李弘的襄助,狄光嗣不可能求得下便宜行事的“镂牙尺”!/p

“看来,我得勤快一点了!不然倒是枉费了太子殿下的一番苦心了!”/p

狄光嗣虽然心中感激着太子李弘,但嘴上却不饶他。/p

黑齿常之讪讪笑笑,没有答话,他也无法答话。/p

“如今400名府兵就在台下,训练使,请!”/p

黑齿常之给狄光嗣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狄光嗣走了几步,正正身形,站在校场中央高台前端,对着台下一众府兵大声说道:/p

“今天,‘天雄军’正式成立!/p

这个名称前所未有,练出来的这只军队也要前所未有!/p

这就是我与诸位要一同达到的目标!”/p

狄光嗣说完,目光扫过全场,似乎有很多人不以为然,他顿了顿,又接着说:“四个旅帅留下,其他人把兵器放下,绕着校场跑圈,一直跑,不许停,直到跑不动为止!”/p

四个旅帅闻言,各自安排八个队正领着各旅府兵开始跑圈,他们自己则是留了下来。/p

狄光嗣让四个旅帅上台,自己只是做了一系列动作,立正,稍息,左转,右转,后转,队列,正步,齐步走等,他示范完后,就让四个旅帅依样画葫芦,模仿了起来。/p

两柱香过后,在狄光嗣的指导下,四个旅帅倒是做的有模有样,像是那么回事了!/p

“你们就照我刚才所教,一火十人站一整排,一旅百人为一方队,先练个三天再说,三日后我来验收结果!/p

你们明白了吗?”/p

四个旅帅点头,示意都已经明白了,也保证会尽力督促。/p

狄光嗣在打发了四个旅帅去督促手下跑圈后,又转身对黑齿常之说:“训练期间,两餐改为三餐,得让人吃饱不是,只有这样才有力气训练啊!/p

所需费用就先从那两箱金子里出吧!”/p

黑齿常之疑惑,这小子也太大方了吧!怎么花钱那么大手大脚的,这一改得花多少钱啊?/p

要知道,即便强如盛唐,还是尚武的初唐,供养府兵也是殊为不易。/p

不要说平时,就是战时,也不是每个府兵都能吃饱的,平常集训中的府兵能吃个半饱就不错了。/p

所以当狄光嗣提出要加餐时,黑齿常之很是不能理解!/p

黑齿常之好心提醒狄光嗣:“狄训练使,如此行事,所费不赀啊!这多出来的费用……”/p

狄光嗣当然知道黑齿常之的意思,所以没有给他说完的机会,就出言打断了他。/p

“黑齿将军无须担心,所需费用皆由太原府库发出,府库那边走由我去说!/p

再说,二圣下了如此大的决心,倘若能一举解决吐蕃问题,再多的投入也是值得的。”/p

狄光嗣看着黑齿常之,笑着说:“难道不是吗?”/p

狄光嗣又与黑齿常之说了几点注意事项,一直待到日中,方才离开校场。/p

在二人谈话的过程中,黑齿常之对于少了的那一百府兵,连问都没问。/p

不是他不关心那一旅府兵的去向,而是因为来时,二圣特别交代,只要狄光嗣做的不是太出格,就由他折腾去吧!/p

狄光嗣不愿在校场待的太久,因为这个时代不是乱世争雄的时代,他也不想领着军队去冲锋陷阵;/p

最为关键的是,他不会骑马还晕马!/p

难道要他骑着山地自行车带着两万人马去和敌人作战?/p

那场面,想想都带感!/p

狄光嗣离开时,几百府兵已经跑完圈了,四个旅帅正在指导各队的队正,副队阵和火长进行口令练习呢!/p

至于普通的府兵,虽然疲惫,但也能勉强站立,保持基本的队形不乱。/p

看见这副光景,狄光嗣邪魅一笑,心想明天有你们好受的!/p

一个与秀儿同眠的夜晚转眼间就过去了,翌日一早,狄光嗣主动来到了校场。/p

由于他来的太早,除了站岗执勤的,一个人都没有,狄光嗣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不由得心中一阵得意!/p

他独自一人在


状态提示:第11章 “两股颤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