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唐铁肩王狄光嗣>第38章 “审问圣女!”

狄光嗣梦见,那是在,将要离开长安的前几日。/p

那日一早,狄光嗣就和李弘,一起来到了长安城南十里处的滋水驿站。/p

狄光嗣孤身一人,没有通知狄仁杰,偷着跑出的上官府。李弘也是简装微行,身旁也只有桓彦则和张无漾两个人。/p

他们四人没有进驿站,只在门口等人。深秋时节,寒霜骤降,滋水驿前进出的行人并不太多,若非必要,很少有人会选择这个时节出行。/p

远谪,流放的除外。/p

前几天的大朝会,贬谪了袁恕己,流放了武顺和贺兰敏月母女二人。/p

袁恕己往西,自然不会经过城南的滋水驿站,所以毫无疑问,狄光嗣和李弘在此等候的就是武顺母女二人。/p

几个长安县的公差,呼喝驱赶着母女二人经过滋水驿站前,一边走,一边喝骂着。/p

狄光嗣远远望去,见母女二人并没有戴枷号,也没有穿重脚链,只有手腕上戴了一条二尺来长的铁链。/p

他上前拦住几人,说:“几位,我想和他们说几句道别的话,可否通融一二?”/p

走在最前方的一个公差,盯着狄光嗣看了好一会,才开口说:“小子,不要自找麻烦。你知道吗?这两人可是钦犯,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还是快快让开,否则可就要惹祸上身了。”/p

那公差直接拒绝了狄光嗣和武顺母女二人说话的要求,狄光嗣则回道:“即便是秋后处决的死刑要犯,在行刑之前,尚且允许亲朋探视。现他们只是流放岭南,怎么就不允许有人送别了?”/p

领头的公差见狄光嗣执意如此,便稍微有些不耐烦了。/p

他语气颇为急躁的说:“小子,不让你见,是为你好。你若再是冥顽不灵,固执己见,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p

让开,别挡着,我们要赶路了。”/p

那公差一把将狄光嗣推到一旁,就要领着人继续赶路。/p

狄光嗣被人推了一把,自然不是太高兴,李弘抬手让张无漾上前交涉,二他就在一旁和狄光嗣说话。/p

“你非要自己上去,现在出丑了,你说你是不是自找的。”/p

“是啊!我就一普通人,再怎么也没有你太子殿下威风啊。”/p

狄光嗣与李弘二人互相损完对方,张无漾也把几个长安县的差役打点好了,一众差役很自觉地跑地远远的,似乎对他们说话的内容一点也不感兴趣。/p

李弘一挥手,让桓彦则和张无漾两人也各自离开了几十步距离。/p

“姨母,敏月姐姐,李弘尊母命,前来送别二位。”/p

武顺和贺兰敏月都很诧异的盯着李弘看个不停,良久以后,方才停下。/p

武顺冷笑着说:“她倒是有心了!她是让你来看我笑话的?”/p

贺兰敏月则是注意到了在李弘身后的狄光嗣和狄光嗣手上捧着的一个瓦罐。/p

“我母女二人落到今日这个下场,不是全都拜你所赐吗?当然,还有你身后的那位。”/p

武顺也注意到李弘身后的狄光嗣,她自然是知道贺兰敏之就是狄光嗣下手杀死的。/p

李弘闻言,只能回以尬笑,无法正常答问。其实,在答应狄光嗣走这一遭时,他就已经做好心里准备了。/p

虽然明知此番,可能被武顺奚落,但他从本心出发,还是勉为其难地来了。/p

当然,是在征得皇后武氏同意后。/p

皇后武氏和武顺自小就开始相依为命,要说一点亲情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这次,虽然皇后武氏借口贺兰敏之行刺太子李弘,逼着皇帝李治流放了武顺母女,但心中肯定有所不忍。且出于身份地地位的限制,必不能有所表示,此时李弘提出要出面,皇后武氏自然心中欢愉。/p

一来是因为,太子李弘是武氏亲子,足够代表自己,二来,李弘没有擅自行动,而是先行请示自己,这一点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p

狄光嗣是始作俑者,自然不能再躲着。他手捧瓦罐,几步走到武顺母女身前。/p

“贺兰敏之咎由自取,最终下场怪不得他人,太子殿下肯屈身来视,你们又何必苦苦相逼呢?”/p

狄光嗣沉声对武顺母女二人说。/p

武顺听完,顿时怒目而视,恶狠狠地盯着狄光嗣。/p

狄光嗣伸手将瓦罐递到母女跟前,“这是令公子和令兄的骨灰,你们带着一起上路。”/p

皇后武氏在含元殿当殿下令,不许任何人替贺兰敏之收尸,但来自后世的狄光嗣认为,何必跟一个死人为难呢?/p

所以,就和李弘一起向皇帝李治和皇后武氏讨了个恩典,将后来明智的遗体火化,一了百了。/p

严格说起来,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违背皇后武氏在含元殿上的令谕。/p

听完狄光嗣的话,武顺,贺兰敏月二人赶紧抢过瓦罐,“二妹,你好狠啊!敏之都已经身殁了,你还不肯放过他,非要悔其全尸才肯甘心。”/p

贺兰敏月在一旁没有说话,只顾轻抚着瓦罐表面。/p

武顺的怨愤,狄光嗣当然不能放任不管,“两位不妨文扪心自问,贺兰敏之一生作恶多端,如今虽然焚骨碎身,但也清清白白不是,你们又何必执着呢?”/p

“前路漫漫,两位保重。”/p

狄光嗣拉着李弘直接离开了,滋水驿站前只留下贺兰敏月与武顺二人。/p

狄光嗣与李弘回到长安后,没有对任何人说起此事,就像这件事压根没发生过一样。/p


状态提示:第38章 “审问圣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