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我祖父是朱元璋>第71章 胡老三(完)

爷爷,孙儿永不忘!朱允熥正色道,孙儿,不但会要永远记住,还要让子孙后代也记住,让他们知道天下人的艰难!

好孩子!老爷子赞道。

这时,胡老三打发了婆娘去买鱼之后,回头笑着说道,老爷子,小少爷,几位,你们随便坐!

院里有些乱,老爷子也不嫌弃,拉着朱允熥坐在仅有的两个藤椅上。其他人围成了一个圈子,戒备的看着周围。

那胡老三则是捂着胸口,走进草房,对正房那间轻声道,娘,我回来了!

里面传出一个老妪的声音,不在地里干活,这么早就回来。听外面那么大动静,谁来了?

胡老三推开门进去,随后里面发出一声惊呼。

紧接着是老妪骂人声,你想气死我?无端收人这么些钱财?你当我老糊涂了吗?我是怎么教你的,咱们虽然穷,可是要穷得有志气,要有良心!

显然,是胡老三要把银元给老娘,他老娘惊吓之余,以为是不义之财。

胡老三辩解声中,一个头发花白的弯腰老妪推开房门,拄着拐缓步走出,浑浊的双眼看着院里,谦卑的说道,贵客,我家孩儿少不更事,心眼糊涂。不过是压了些庄稼,怎能收这么多钱!

说着,拎着钱袋子,颤颤巍巍的说道,快快拿回去,这钱我们不敢受!

是个明事理的老人家!

朱允熥站起身,笑道,老人家,胡三哥没和您说明白,这钱呀不是白给的,你买你们家几亩地粮食的!

老妪愕然,那也不用这么多,我家那点地,才有多少粮食!

朱允熥想想,又道,不光是买粮食的,您家地里的稻子,种得都比别人家的好,穗比旁人家的大。我家里也有些田地,想着明年请胡三哥也去种种。庄稼把式也是手艺活,他种得好就是有能耐。这钱,就是给他的工钱!

当真?老妪还是有些不信,可这也太多了!

老姐姐,你收着吧!老爷子也开口道,能把庄稼种好,都是不外传的秘方,咱花点小钱得了你家种地的诀窍,咱高兴还来不及呢!

他有啥秘方不过是

娘,您放心吧,这钱来得明白,您回屋歇着吧,一会给您炖鱼!胡老三连忙把母亲又搀扶回去。

等安顿好自己母亲,胡老三出来,又是憨厚的一笑,让老爷子笑话了!

有啥笑话的,你娘是个明事理的人。老爷子笑笑,看看他,你也是个孝顺儿子,有钱了知道先给老娘!

家里娘最大,不给娘给谁!胡老三蹲在门槛外,咧嘴笑道。

老爷子也是一笑,随口问,你爹呢?

我爹早死了,修城墙时摔死的!胡老三叹气道,死了二十多年了!

顿时,老爷子脸上的笑摸样就没了。

大明立都于应天府,在原来的基础上,历年数次扩建。干活的,都是京畿附近的百姓民夫。

官上,没给抚恤吗?老爷子沉声问道。

给了,家里那两亩水田就是给的抚恤!胡老三笑道,咱大明皇上好哇,拿我们这些百姓当人。村里说老人说,以前大元皇上在的时候,人死了就死了,跟死个畜生没分别。托生在大明朝,死了还有田地给。这可是水田,花钱都买不着的!

说着,又笑起来,这两亩水田可顶了大用,那时候我小,我娘拉扯我不容易呀。靠着这点米,每年换粗粮,又养活点鸡鸭之类的,才让我没饿着。等我大了,用两担大米做聘礼,给我娶了个媳妇!呵呵!

老爷子脸色缓和一些,嘴里小声骂道,狗靠地!

旁人未必能听到,可朱允熥听了个真切,不过老爷子骂的是谁,只有老爷子自己心里清楚。

农人百姓,既要负担国家赋税,又要负担徭役,一辈子没个闲的时候。

朱允熥看着院中的物件,还有几个躲远的孩子,不愿老爷子心里再难受,开口问道,胡老三,你家里六亩地,去了皇粮,家里还够吃吗?说着,指下几个小孩,再大点,可都能吃得很!

胡老三看看几个儿子,眉头皱起来,但也还是笑着,穷人家有穷人家的活法,如今世道太平年景好,河里的小鱼,地里的粮食,山里的野菜混着吃,怎么都饿不死。等他们大些,也是壮劳力,实在不行进城去码头上扛包裹,也能混个肚儿圆!

虽说吃的多,可没壮劳力不行,人多了才能日子好!胡老三有着质朴的生活观,继续笑道,今日又得了老爷子赏的银钱,回头再置办些地,饿不着!

百姓呀,即便怎么苦,都没放弃过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老爷子又开口问道,你一年交多少皇粮?

胡老三一愣,萝卜粗的手指算了半晌,苦着脸,我也不知道,反正里长和官上说交多少,我就交多少?

朱允熥笑道,你这浑人,不怕人家骗你,让你多交?

谁敢?胡老三瞪眼道,咱大明的皇上,杀贪官那叫一个狠呢!他老人家让交多少,谁敢给加码?前些年,隔壁庄子上有个收粮的,大斗换小斗,让皇上他老人家,把全家都给宰了!

说着,胡老三一咧嘴,有咱大明皇上在,欺负老百姓可不成,他们长几个脑袋!惹急了,我头上顶着大诰,告状去!

顿时,老爷子又笑了起来。

大诰,是历经数次由老爷子亲自督促颁布的最高律法。里面详细记载了,对于各种贪官污吏的处置办法。

颁布天下,要人人家中一本,若百姓不识字,地方官还要派夫子去讲解,使百姓明其所以。若


状态提示:第71章 胡老三(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