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教书多是不管学生懂不懂,先让他们将书背下来,然后再讲解,讲解得如何先不说,光背书这一块就不知道为难了多少人。
以往兰哥儿要背一篇课文,记住,不是像现代熙燕那样只背一两段哦,而是一整篇,小孩子记性再好,兰哥儿也要熬夜两天才能背下来,背下来后转身还可能就忘记了。
熙燕教他们的就是将课文注解给他们听,然后让他们思考一些问题,剩下的东西就交给他们的先生,等他们学完之后,她再总结一遍,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问,这样往返三回,两个孩子就记得清楚多了。
佑哥儿还好,陈老先生就是先讲义,然后才让他背书,他只是觉得佑哥儿基础打得牢,理解中时不时带一些新颖,欣喜的同时,只是略加关注这个小弟子而已。
但兰哥儿就不一样了,贾家不少人在家学里都是混日子的,咋一发现竟然还有一个很有潜力的弟子,贾代儒自然欣喜非常,再发现这个弟子是贾家嫡支更是高兴了,见到贾政的时候难免就夸了几句。
贾政本来就极看不上宝玉的作为,贾环虽然小小年纪,但看平时的作为也不像是个出息的,本来已有些心灰意冷,现在听说兰哥儿有出息,又是自己嫡亲的孙子,一回去就高兴地将兰哥儿叫到自己的身边,考了几句,满意的点头,就给了不少好东西给他。还让账房从他的账上每月走十两银子给他,
嘱咐道:“你看上什么书只管买去,只一件,可不许荒废了学业,读些杂书,当年你父亲也是个极有本事的人,只希望你能继承他的遗志。”
李纨听说又是激动又是伤心的哭了一阵。
此时的王熙燕却皱紧了眉头看手中的信,这是姑苏那边来的信,两位太爷还是不愿意来京城。
庄嬷嬷不免劝道:“姑娘,照我说这样也不错,京城虽好,但姑苏毕竟是两位太爷的家乡,难免不舍得,现在姑娘和少爷都能得到好教养,又何必强逼两位太爷呢?”
“当时百般算计要过继过去的时候就说好了由我们俩姐弟奉养几位老人,现在却是两位祖父实现了当初的诺言,我们却什么都做不了,其他的我不担心,就怕他们在姑苏吃苦,而且那地方也太玄,怎么那么多人就陆陆续续没了?要是能接他们到京城颐养天年,我也放心些。”
庄嬷嬷也觉得这两位太爷太固执,送过去的钱总是被一份不剩的退回来,但也正是因为这份固执,庄嬷嬷才放心。
“我们在姑苏那边也有人吧?让他们多照顾一些两位祖父,要是有什么事就赶紧写信上来。”王熙燕刚开始不过是和两位老人做交易似的,他们帮她和佑哥儿脱离京城王家,她和佑哥儿继承姑苏王家的香火和奉养几位老人,只是现在,他们没有回姑苏王家祭祖,第一个许诺就不算是完成,第二个更不用说,她不能接几位老人过来一起生活不说,连送过去的钱都被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