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燕停下脚步,她想起来了,今年最大的一件事应该是林如海病危!
熙燕看了一眼毫无所知的黛玉,叹了一口气,关于林如海生病,书中只有几句话,却跨度一年之久,她明明已经尽量提醒林如海注意身体了,不知道这件事能不能推迟一些,现在正是夏家的困难时候,她有些□乏术,但又不愿放任黛玉独自一人去面对。
更何况,当初她是计划和黛玉一起去一趟扬州,顺便回一趟姑苏,那两位老人的事情也该解决了,他们重情义,她总不能毁信誉吧?
她和弟弟亲自去接人,总有办法将几位老人接到京城来的。
黛玉察觉到她的心思浮动,问道:“怎么了?”
“没事,我们快回去吧,湘云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熙燕拉着黛玉快步走。
湘云早就跑进了黛玉的房间,在床上打了个滚,这才拿了些绸缎出来,熙燕见了阻止道:“大晚上不要做针线,小心以后眼睛看不见。”
湘云不乐意的瘪嘴,“家里几个姐妹要过生辰,怎么也要送贺礼过去才是。”
“叫你白天只往外面跑,来了十几日还没玩够。”黛玉一把抢过东西扔在篮子里,道:“明儿我帮你一起做,不过是几个荷包,做个两三天就完了,何苦去熬夜。”
“我明天也没什么事做了,我也帮你吧。”熙燕和黛玉都知道湘云哪里是为了姐妹过生辰用的,恐怕是怕家里两个婶娘问起要做了交差的。俩人也不拆穿。
湘云使劲的抱着黛玉,“好姐姐,你们真是太好!
“作死了,还不快松开。“黛玉气急,就用手去挠她,湘云咯咯的笑着,倒在床上,也用手去挠黛玉,黛玉最怕痒,惊叫连连。
熙燕就上前帮忙,一起按住湘云,湘云叫道:“你们两个欺负我一个算什么好汉?”
黛玉笑着接口,“我们本就不是好汉,只不过是小女子罢了。”
闹了半响,三人的头发都有些乱,也不特意去收拾了,叫人打了水来梳洗睡觉。
熙燕也正打算入睡,佑哥儿却跑了过来。
熙燕将他拉到自己身边,摸摸他的脸,问道:“怎么还过来?”
佑哥儿不好意思道:“姐姐,先生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几位师兄弟打算后天去大悲寺上香听经文。”
熙燕好奇,“你们又不是和尚,去听什么经文?”
“先生说经书能让人静心,几位师兄弟都去听过了,只我们这几个小的没去过。”
“那就只你们这几个小的去?”
佑哥儿见姐姐板下脸来赶紧摇头,“不是,不是,二师兄和三师兄带我们去我们可能要在山上住两天,那两天大悲送药丸,所以我们要去帮忙。”
熙燕了然,大悲寺每年总有那么两三次规定的要给香客们送药丸,其实也不过是一些风寒发烧等普通病症的普通药丸,去领的也都是些贫困买不起药的贫民,那些人家领回来的丸药也都是关键时候用的,这也是为什么大悲寺这么受推崇的原因。
不说每年送药,灾年还会开赈济粥之类的,不管对方是真的慈悲心肠,还是只为了名声,熙燕对他们的行为都不反感。
“可你身体不好,到了那里可不能受寒,多带几件衣服去,要是冷了困了就赶紧下去补衣服休息,可不能逞强,不然回头病了,姐姐和林姐姐要伤心的。”
佑哥儿赶紧点头。
熙燕嘱咐了一些,这才让佑哥儿离开。
第二天熙燕就给佑哥儿准备了几件厚实的衣服,对佑哥儿的小厮日泉道:“你要看好少爷,宁愿让他热着,也不能冷到。还要小心来往的人,现在外头的拐子多着呢。”
黛玉还找出去年给佑哥儿做的手套,“今儿又降温了,也不管用得到用不到,先带上,要是真冷的慌就戴上。”
日泉的额头冒出汗来,“两位姑娘,这还没到冬至呢,怎么就戴上手套了?”
“手套能占多大地方?你在身上收着,机灵些,用得到就拿来用。”黛玉也不由的担心起来,佑哥儿可没有离开过他们呢。
熙燕倒是回过神来了,摇头笑道:“我们常说老太太把宝玉给宠坏了,孩子还是要摔打着长大好,可你看,我们对佑哥儿现在和不曾如此?”
“哪里就有宝玉这么过了?不过是佑哥儿身子弱,我们多准备些罢了。”
熙燕是过过学生时代的,以前小学生们出去郊游,那些学生的家长恨不得什么东西都给自己的儿女绑上,可以说是千叮咛万嘱咐,那时候别提她多羡慕了,可那些孩子却觉得很丢脸,觉得自强自立才是最好的。
熙燕苦笑,道:“算了,只带这些吧,再带上一些常用药丸就是了,要是带多了只怕他的师兄弟笑话,到时佑哥儿反过来怪我们就不好了。”
日泉连连点头,他也觉得,要是少爷带太多东西,只怕那几位少爷要笑话少爷的。
黛玉无法理解,“我们也是关心他。”
“你只看宝玉,你看袭人她们,哪次不是嘱咐这个嘱咐那个的,可是越是嘱咐他就越不耐烦,虽然咱们家的佑哥儿不是这样的人,但我也不愿他有这么的情绪。而且我们带的也够多了。日泉,在山上一旦出什么事就要想办法给我们送信知道吗?”
日泉连连点头。
熙燕和黛玉安排妥当了,这才双双去找老太太汇报。
老太太就叹道:“这大冷天的,要我说派个人上山捐些香火钱,也算是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