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唐时财圣>第十六章 白衣读书人

龙位上的皇帝还在等着千里马上探子汇报边关的消息,可是千里马再快也不可能立刻把消息放到皇帝的面前。/p

可惜有很多不知名的人却是先皇帝知道了消息。有些人兴奋,有些人叹息。/p

千般事,千种人各不相同罢了。/p

手中拿着月牙状弯刀,一遍又一遍的擦拭,家中就这一个人。或者说方圆百里就这一个人,/p

旁边有一条身上有些不少泥污的小狗,只不过瘦小倒是没有那人用来磨刀的石头高。/p

“怎么了小五。”/p

小五是这条狗的名字,不是因为之前男人养过四条狗,而是这个男人是家中的老五。/p

当看见这条狗的时候,上半全都是斑点,说是斑点不过是一条小白狗身上带着些泥点。/p

不过是男人不喜欢吃肉,小五跟在后面便有了明天的食物,小五好像找到了生活的目标。/p

而这手拿着月牙状弯刀的男人,确实看了看这条还在后面摇着尾巴欢快的小五,犹豫再三还是没有举起手中的刀。/p

毕竟一人一狗走一路,倒是比这一个人流浪这条路上要好许多。/p

小五倒是也明白了这个人接受了自己,在后面尾巴摇的更加快乐。/p

“汪汪!”/p

小五冲着男人手中的月牙状弯刀吼叫着,在它看来,这弯刀就是不祥之物,一点不比那些在空中飘荡着的鬼神差。/p

每次男人拿着弯刀出去,回来必然是一身血,伤口多少小五不知,但是每天屋子都是汤药的味道,倒是着实不太好闻。/p

养伤需要半年,在床上躺上三个月,这就是男人拿着弯刀回来的日常生活。/p

“这是最后一次了。”/p

粗糙的手掌抚摸着小五,说着最后一次就是最后一次。这点男人没有骗过小五。/p

可是最后一次的含义有很多,而男人确实不敢保证自己能在回到这里。毕竟这次去的是大唐最为严管的长安。/p

而他不能不去,这是在大唐之中苟且偷生的代价,代价很大,更何况他本来就是应死之人。/p

小五这边安静的接受着男人的抚摸,只不过不知道,此时男人可能是最后一次抚摸他了。。。/p

长安城却也来了不速之客,一个穿着灰色衣服的和尚,倒是用着佛家的神通长安城门外就向着长安城中说话/p

“北齐僧人布施前来讨教。”/p

说是声音之大,确实让人有种镇耳的感觉,无论是朝中的大臣,还是市井中玩闹的孩子都听到了这句话。/p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并不好看,布施来了,证明大唐的边关可能不保,不然他可不敢这么样子出现在这里。/p

朝中大臣也都是面面相觑的样子,这对于朝中的所有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p

“各位可有什么意见?”/p

皇帝知道有些人迟早要来,可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罢了。/p

“陛下,大唐关中人才居多,那一个没有听过名号的布施的人。”/p

一身穿着整洁,微微低头不去看皇子的样子,这是做臣子的规矩。当然也是皇帝的规矩。/p

而他说的倒也不是没有道理,大唐可谓是四方来朝,说这些话倒是可以底气十足的说出。/p

若问大唐哪里人才最多,那么作为大唐的都城,这个造就了无数帝王的长安毫无疑问可以排在第一。/p

当然这位倒是没有知道,这位布施站在城门外就可以将声音传到他的耳朵里是多大的神通。/p

所以他认为长安随便出来一个毛头小子,就可以将这个不伦不类穿着灰色衣服的僧人给打的亲娘都不认识。/p

事实也确实像他想的一样,不过是这位毛头小子倒是可以在大唐那个小江湖中叫的上名号。/p

“大唐孙守信前来领教。”/p

旁边有人叫好,这位孙守信喜欢拿着长枪,虽然算不得顶尖高手,但也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踏入了三境。/p

平时江湖中都喜欢叫这位江龙枪,可是这个机会一旦抓住,这杆江龙枪,倒是估计可以从江入海了。/p

大道至简,等到两个人出手,孙守信倒是动作极快,不见什么动作便是已经刺出了一百零八枪。/p

而灰衣老僧却只是躲闪,见不到出手的动作,只是轻轻抬起一脚便踢在了这位江龙枪的面门之上。/p

飞出多远倒是没人统计,但是身体重重的进到了城墙之中,只见应该是进气多,出气少了。/p

“不谢。”/p

双手合十,对着那个江龙枪陷入城墙的地方躬身行了一礼。/p

说的不谢,是对前面领教的回复。不去多说话,但是下手确实极狠。/p

这让周围叫好的人倒是瞬间闭了嘴,好像刚才说话的人不是自己一般。/p

当然前来挑战的人却没有因为停下脚步,命只有一条,机会也只有一次,那么究竟哪一方更加重要呢?/p

没人知道答案,或者说不同的人知道的不同的答案,他们的行动就是答案罢了。/p

一个拿着剑的修道者出来,修为不低,剑也是名剑。/p

并无多去招呼,胜者才能去说多些话,败者就是死人,先前说着再多话不过是之后人笑话的资本。/p

一剑化三,倒是从不同的方位攻击,自己拿着剑匣中的一把雕刻着桃花的剑刺向那僧人的眉心。/p

灰衣僧人确实不慌不忙,挥了挥衣袖,倒是三把剑一起段掉。/p

看着朝他而来的剑客,伸出一指顶住剑尖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白衣读书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